精品阅读 资讯

支付宝圈子运营方谈“正确玩法”:应视其为抢占红利的窗口期

支付宝圈子运营方谈“正确玩法”:应视其为抢占红利的窗口期

新浪热点

关注

摘要:“我觉得支付宝是选择了另外一种切入方式——用户因为付钱行为经常打开APP,从而把用户导入到感兴趣的内容和社区圈子里去,再来反哺整个APP,让APP的打开频度变得更高。”

文 | 周天

虽然支付宝“圈子”中运营方打擦边球的手段引发争议,但也让人看到了个这平台爆发出来的能量。支付宝团队为此反思“错了就是错了”,不过这不妨碍产品本身的想象空间——作为“国民级应用”,如今开放出首页这样的宝贵位置,很可能也会出现一波红利。

同批次参与了“圈子“运营的脉脉创始人林凡告诉36氪,他能看到自己的圈子后台数据在这两天有“不小的拉升“。

支付宝9.9版本在今年8月份内测时,把支付宝首页从九宫格变成了Feed流,这意味着整个APP在从工具属性向内容属性转移。8月,支付宝相关人士就对36氪透露,未来媒体和自媒体将可以入驻支付宝,推送到首页不同用户的Feed流中,但此功能当时还未大规模开放。

“社区现在是支付宝的重要战略方向,是创新业务中最核心的一个。” 一位圈子运营方负责人认为,“支付宝应该有两百多人的研发团队在做社区这个产品,包括驻上海的产品团队也有几十号人,负责人是腾讯系的。”

支付宝目前还只给二三十家创业公司开放了“圈子”运营权。其中一家运营方的负责人透露,“运营方都由支付宝挑选,由他们主动来接洽我们这些团队,这个过程从5月份开始。”显然,越早进入圈子,占据的流量红利就会越大。 

这些垂直社区运营方涵盖了美剧、宠物、童衫、运动等圈子,上述负责人向36氪透露,支付宝主要看哪些领域会有社交场景,以及这些社交场景有没有产生支付的可能,比如运动社区肯定会涉及运动装备的购买。

支付宝打算允许多少圈子的存在?上述人士认为,“总数应该还没有设定上限,就像淘宝的店铺数量也是不限量的。”——这对创业公司来说就是机会。

如此“圈子”圈的住人吗? 支付宝推出社交功能“圈子”

引发轩然大波的事件,是运营问题,还是产品问题?

一家生活圈运营商负责人称,信用分高才可以评论和打赏,是一种开脑洞的尝试,“但这个尝试上线后就失控了,又刚好发生在周末,很快数量就膨胀了,我觉得可能是在运营策略上面没有很果断处理导致的一个情况。”

但其实,还可以限定其他各种条件,比如在一些圈子中限定HR身份,还比如要求用户必须发生过某种行为,“总之,用不同条件来限定用户在圈子里的权限,这就相当于在每个垂直领域都有不同玩法。” 

但更长久的活跃要靠什么? 脉脉的林凡举例称,“你在家附近的超市购买一个母婴产品,用支付宝付款后,支付宝就会发现你附近同样购买过母婴用品的这拨人,她们具有足够的社交动力,而这些购物数据并非任何平台都能掌握。” 

支付宝做社区的醉翁之意

那么支付宝真正要做的是什么?

此前有人嘲笑支付宝做社交就像“在提款机旁边聊天”,但林凡认为,相当于在淘宝天猫之外,又开了一个叫作“社交”的商城。而支付宝会对各个圈子进行导流。

林凡认为,和微信相比,目前最大的运营思路差别是,微信的流量必须由创业公司自己去争取,微信几乎没有推荐位,不介入流量分发,但支付宝在现阶段会给运营方导入很多流量。

“每家垂直社区都可把支付宝平台变成赚钱工具,比如在宠物、运动,乃至在家居建材的圈子上赚到钱。”林凡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不管是什么场景,所有的交易和支付行为都要在支付宝上完成。

据林凡介绍,支付宝平台有几个基本要求,第一是整个瀑布流展现由平台控制,内容如何摆放是最核心之处。第二是建哪些圈子是平台所控制的,平台不允许直接给第三方APP导流,还是希望一切就在支付宝体系内运转。”

  • 支付宝就“校园日记”事件道歉

    错了就是错了,不要怪别人!

    查看详情

所以支付宝做圈子的本质,是希望占据更多的支付场景。

微信很火,但也没有掐住整个交易和变现的环节,支付宝今天做社区的目的不是要成为一个聊天软件,而是把所有可能跟社交有关的变现环节,统统拉到支付宝平台上。直接咬住“最肥的肉”,可能才是支付宝真正的战略。 

支付宝的社区产品到底是什么?

对用户来说,如果每次打开支付宝都会在首页发现对他有价值的内容,于是在不知不觉中打开支付宝的频度就会越来越高。

那么,像微信由社交切入支付这种“高频打低频”容易,而支付宝反过来从低频切入高频会有机会吗?

林凡认为有机会,他说,“如果你认为支付不是高频场景,但其实社交也不一定是高频场景——微信最早解决沟通诉求,但对很多人来讲,除非加了很多群,往往一整天都收不到一条消息,特别是父辈们。但微信有了订阅号和朋友圈后,有更多内容让用户黏着在体系里,黏着后就会产生更多交互行为——这就是它把通讯和内容融合后所带来的高频。”

“我觉得支付宝是选择了另外一种切入方式——用户因为付钱行为经常打开APP,从而把用户导入到感兴趣的内容和社区圈子里去,再来反哺整个APP,让APP的打开频度变得更高。”林凡说。

为什么说现在可能是创业者的红利期?

“所有商业模式最初都是在跟一些非既得利益者合作,才有可能把一门生意做起来”,林凡说,比如淘宝最开始一定得跟线下不开店的人合作,开店免费,让不少人赚到钱,才把店铺体系做了起来,于是线下开店的人就被迫要到淘宝上再开一个店。

“同理,今天支付宝当然不会跟微信和微博去合作,但它在和所有还没有成为巨头的垂直社交平台合作,先让利给第三方,形成一个红利期,这样吸引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进到体系中来。

更多热评——

@冰河热浪(网友):

作为一名普通人,感觉到自己的社交价值被透支了。

@佳璇 Bali(评论员):

阿里擅长的就是内容和运营,圈子的确有小错的地方,没有考虑到很多问题,但在试错阶段,整个产品的战略目标和方向没有错,作为用户,作为被提供便利的一方,我们就应该对这一新的导流社交产品有所期待,优秀的产品都是这样产生的,且看支付宝下一步应该如何运作改良。

@Vista看天下(企业):

引发争议的日记圈子关闭后,小编又陆续体验了几个读书和数码的圈子。还算有人气,有人晒给父母买的数码产品,也有人组团读书。打赏与点赞功能也都还在。现在手机上还没有一个类似的实名社区,也许支付宝圈子在风波之后,还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董红燕(评论员):

互联网越来越紧密的今天,人的隐私变得越来越脆弱,钱包都要露出来吆喝了。习惯了朋友圈互加好友才能看到评论,在支付宝发个生活圈,想着所有人都能看到评论,感觉怪怪的,似乎又回到了QQ的年代。

@锂氩氢(评论员):

支付bao,生活圈。 目前是官方建立社交圈子,交由第三方或者自媒体运营,再或者自己运营,只许可加入圈子的人才发表内容或者评论内容,从组织和管理上,有点儿类似开放式的微信公众号,或者说是像微博大V号的私密版。 生活圈的每一条消息的结构上关联了: 用户,消息文本,消息图片。

  • 支付宝为何要死磕“社交”?

    支付宝的“圈子”功能在上线之后,迅速引爆了舆论,却也受到了众多争议。

    查看详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