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杠少年捐款续.被破格录取

新浪教育
摘要:4年前,因为一组“总队长”的照片,黄艺博一夜蹿红,被推上风口浪尖。4年后,“五道杠少年”决定将自己获得的“武昌区政府奖学金”2万元,全部捐助给学校,再次引起舆论关注。
引发热议|全部捐出2万元政府奖学金
黄艺博此次荣获的是首届“武昌区政府奖学金”风尚奖。根据评选规则,在热心助人、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 力的学生方可入选该奖励。黄艺博是武昌区大中小学中获此“风尚奖”殊荣的6位学生之一。
黄艺博得知获得“武昌区政府奖学金”后,做出决定:把这笔奖金全部捐献给学校专项教育基金,以救济学校贫困生和来自农村的宏志生。“学校里有些同学家里条件不好,这些钱不多,但是想让更多需要帮助的水高学子感受到温暖。”黄艺博说。
“五道杠少年”|4年前也曾备受关注
2011年“五一”期间,因为一组“少先队武汉市总队长”的照片,黄艺博被推上网络舆论的风口浪尖。照片中,黄艺博的左臂佩戴着罕见的“五道杠”少先队标志,抬头挺胸、泰然而笑。
事件起初来源于黄艺博的个人博客。5月1日,一张黄艺博博客内的照片突然在网络上蹿红,照片上黄艺博所佩戴的“五道杠”令无数网友直呼自己“见识短”,而早先媒体有关黄艺博“两岁看新闻联播,七岁看人民日报”的报道更令网友感叹“不是一般人能做到”。
破格录取|高中获破格录取组织能力强受肯定
目前黄艺博就读的湖北省水果湖高中,是湖北省教育厅直属的省级示范学校,黄艺博中考时并未考上该校,后经其所在初中力荐,才得到破格录取。水果湖高中副主任戴方文说,“这是个组织管理能力很强的孩子,身上处处体现正能量。录取他时,我对他说, 要把过去获得的荣誉、出版的书都放进箱子,不要躺在过去的成绩簿上睡觉。所以这孩子就沉寂了两年多,很少出头露面,事还在做,但从不张扬,非常低调。”
戴方文表示,黄艺博目前任该校团委副书记,组织能力很强,曾获武汉市“优秀学生干部”、“湖北省优秀共青团员”等多项荣誉称号。“他写作能力强,但一般不用稿子就能演讲。他把团委的工作,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这方面抓得非常好。”
曾经争议|网友质疑其太成熟
网络蹿红的同时,黄艺博也被许多网友认为不符合其年龄,“官僚气重”。而“五道杠”、“总队长”也随之成为网友调侃黄艺博时所贴的标签。小小少年,戴着 “五道杠”,想要“修身齐家、济世安邦”。黄艺博“与众不同”的成长方式,让很多网友认为不符合年龄,“官腔”、“假大空”的评论不期而至,令黄艺博和父 母不知所措。
其中,一张黄艺博在少先队总队部阅读文件的半身照,浏览量达到3万。照片中,黄艺博戴着“五道杠”少先队牌,表情严肃,认真地审阅着手里的文件。围观的 网友中,对黄艺博持肯定意见的人,赞扬黄艺博志向远大,然而多数人却表示难以接受“官样小大人”。有网友翻出黄艺博以前的新闻报道: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 播”,出版20万字的个人成长实录,每月两次照顾福利院老人……网友认为,自始至终就有家长或者第三者人为包装和炒作的痕迹。
拒绝采访|低调捐款拒采访
该校有关负责人向华商报记者表示,黄艺博行事低调,他把奖学金打到校方账户后,学校才得知此事,周一为他补办了捐赠仪式。“此次捐赠,他没有声张,是上上周直接把奖金打到学校账号后我们才知道的,所以在这周一升旗仪式上为他补办了捐赠仪式。”
捐款事件后,曾有记者致电水果湖高中,黄艺博表示自己高三课业紧张,拒绝了采访。
观点|师生力挺 盼给成长空间
同学:他有副热心肠
“黄艺博并不是网上说的那样。他平时跟我们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思考问题更深一些。”黄艺博的初中同学朱竞晖说,“他有副热心肠,乐于助人,班上同学很喜欢他。他是学校初一年级学生会主席,他知识渊博,能以理服人。”
老师:成熟但不世故
在黄艺博初中语文老师许文涛眼里,黄艺博比同龄人更加成熟、稳重,但并非世故,“他只是不吵闹、不调皮,不犯一些其他孩子易犯的低级错误。”许文涛说,黄艺博总是很乐观积极地看待问题。
@DZQ_lifemeetsun:#五道杠少年#那些人凭什么黑他啊,他是我们团委的副书记,他平时我们玩的很好,工作的时候又特别认真,有领导的气势。我问过他为什么,他说荣誉本来就是学校给的。捐款不对吗?我们学校还有那些宏志生都是山区乡下来的。也有困难生,只是刚好很多官员子弟都在我们学校凭什么就这么评价我们学校啊?
黄艺博的确有些与众不同,他的言行与成人社会的传统观念有较大的契合度,这似乎不符合我们对“未成年人”的认知,但也不值得过于大惊小怪,更不能横加指 责。成长于不同的家庭和受教育环境,每个孩子都是千差万别的,谁能说孩子必须顽皮活泼而不能老成持重?谁又能规定孩子只能爱看动画片而不能爱看新闻?对政 治有兴趣也是一种兴趣,我们津津乐道于甘罗12岁拜相,却见不得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立志“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也未免太狭隘。
PK“五道杠”少年捐奖学金,你怎么看?
(新浪教育综合长江日报、长江商报、新闻晨报、华商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