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女生涉嫌高考移民被取消学籍追踪

新浪教育
攻读本科专业四年,临近毕业却因涉嫌“高考移民”被校方取消学籍。武汉市一高校女生多方申诉后,向法院起诉校方。
武汉市洪山区法院在3月16日通报:此案经过一审、二审后,法院均判决校方因程序违规,但同时驳回学生恢复学籍的请求。法律界人士称,高校对查实的“高考移民”,有权取消违规学生的学籍。
名词解释:“高考移民”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现象。由于中国幅员辽阔、考生众多,且各地区之间教育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实行各省、市、自治区分别进行评卷和划定高考录取分数线的政策。部分考生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数线的差异及录取率的高低,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这被称为“高考移民”。
临近毕业被取消学籍 学生起诉学校
2008年8月,在新疆一所中学就读的徐某,参加高考后被武汉某高校法学专业录取。入学后,徐某某各科成绩优良,多次获得奖项。
2011年10月,学校收到一封举报信,称本来是湖北人的徐某是“高考移民”。学校向新疆招生办出具协查函,对方回函称,徐某的户籍不符合当地高考报名资格。
2012年3月,学校依据该函件,根据教育部及该校的相关规定,作出了取消徐某学籍的决定。
2012年3月,学生徐某某提出书面申诉,并提交了自己符合当地高考报名条件的证据,要求学校撤销决定。校方再次向新疆招生办出具协查函,对方回函称,相关民警在徐某某及其父亲落户当地的时间和信息上违规操作,才让其在报名高考时“达标”。
随后,徐某不服,向武汉市洪山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学校作出的取消学籍决定。
校方被判程序违规 学生恢复学籍请求被驳回
法院认为,按照程序正当原则,行政机关作出不利于公民的行政行为时,必须遵循正当、公正的程序。因此学校在作出取消徐某学籍处理决定前,应当给与其提出申辩意见的权利,故判决撤销学校作出的决定。
学校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武汉市中级法院认为,根据相关法规,取消学籍不属于行政处罚法定种类和教育类行政处罚。但取消学籍对徐某的学习、生活具有重大影响,学校是具有对学生教育管理权限的部属高校,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应当遵循正当程序原则。学校在收到举报后,应当全面、客观地调查、搜集相关证据,对徐某的户籍流转等报名资格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故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最终,此案经过一审、二审后,法院均判决校方因程序违规,但同时驳回学生恢复学籍的请求。
高校败诉是不是“高考移民”的胜利?
由于各省市之间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特别是高校招生指标在各省市的分配不均衡,导致各省考生考取大学尤其是考取名牌大学的机会和概率大不相同,相差巨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高考竞争激烈省份考生为了顺利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跑去高考竞争相对较轻的省份参加高考,玩起“高考移民”的把戏。
根据目前高考政策的规定,“高考移民”属于一种非法行为,即使各省陆续实施“异地高考”政策,“高考移民”依然不合法。按照规定,要依法剥夺“高考移民” 考生的高考资格、录取资格,即使通过“高考移民”方式被高校成功录取了,一旦发现,高校就该取消学生的学籍,也就是开除,这一点毋庸置疑,也符合公众的期许和高考公平正义。
然而,在武汉这起首起“高考移民”案中,法院的判决结果却是作为“高考移民”的学生获得胜诉,作出取消学籍决定的高校败诉,但是,从法律角度说,高校败诉其实并不是“高考移民”的胜利,而是法治的胜利。法律并不是在为“高考移民”行为撑腰,公众不要误读了判决。因为在这起“高考移民”案中,高校之所以败诉,最主要是高校自己违反了程序正义,没有按照法律程序处理,使得作出取消学生学籍的决定不合法。(检察日报)
高考移民带给我们的反思
不可否认,“高考移民”是一种投机行为,也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破坏了高考秩序,而且损害了教育公平,对其进行抵制和治理,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探究“高考移民”诞生的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再对症下药,才是治本之策。
首先,高考试卷全国不统一,催生了“高考移民”的怪胎。随着随迁子女人数增多,各地基础教育使用的教材不一,他们回乡参加高考便遭遇“水土不服”;再者,各地高考录取率、录取分数线相差巨大,一些人通过各种途径迁移户口,甚至不惜弄虚作假,以求子女在异地参加高考。
再者,异地高考政策全国不统一,为“高考移民”提供了现实土壤。虽然国家层面出台了“工作意见”,但各地“自选动作”太多,也助推了“空挂学籍”的自选动作。比如,内蒙古规定,参加异地高考需具备户籍、学籍、住房、父母就业等诸多条件,一些随迁子女达不到条件,只得当“高考移民”,企图蒙混过关。
“高考移民”为何屡禁不止?反思下来,除了我们提到的诚信之外,更要保证异地高考新政,能够兼顾和平衡随迁子女与当地考生之间的利益,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体现教育公平,各地就不能各自为政,应步调一致。
不过,今年的两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要减少学生加分项目,地方加分项目取消63%。把自主招生时间调到高考后。扩大高考统一命题试卷地区范围,目前确定明年25个省用统一命题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