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冬奥史话:陈露的蝶舞时代

冬奥史话:陈露的蝶舞时代

新浪体育

关注

摘要|陈露在1998年冬奥会上的“化蝶”,是中国冬季运动的经典之一。但实际上,由于国人对冬季项目的关注仅限于奥运会,又由于陈露的跨国婚姻和国际化的生活方式,还由于陈露远离中国冬季运动的权力结构,总体上说还是低估了她的历史地位。关于陈露蝶舞时代的故事,请听房学峰为您一一道来。

陈露 资料图

背景|陈露与日本大妈

今年的上海花滑世锦赛期间,中国的媒体没少揶揄看台上的日本大妈,虽然她们的水平至少高于开幕式的导演团队——我当时概括了“世锦赛三大怪”,其中第一怪就是“中国观众玩手机,日本大妈看比赛”:

“我右侧的看台整齐地坐着一大批日本冰迷,不管是不是日本选手出场,他们都目不转睛地关注着比赛,而且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看什么、什么时候该给祝贺的掌声还是鼓励的掌声——运动员每完成一个难度大的动作,右侧观众是整齐的掌声和喝彩。我左侧的看台是中国观众,他们大多拿着手机,或者阅读中、或者拍照中。他们中爆发的掌声,总会比右边慢半拍、总是被右边带起来的……”

把日本大妈和陈露联系起来,不仅是因为陈露如今的形象略有大妈风韵,而是因为中日选手在女单项目上有过很多交手往事:

1980年,中国第一次参加花滑世锦赛,两国女单选手第一次交集:29名完赛选手里,刘志英是第29名,前一年世锦赛获得铜牌的渡部絵美取得第四名——那块奖牌创造了历史,是第一个亚洲或亚裔女选手登上领奖台,她曾经八次蝉联日本全国冠军、陈露蝉联中国冠军的次数是九次。

八十年代初期连续参赛多届之后,中国花滑选手缺席了1986-1990年的五届世锦赛,就是在那个时期,伊藤绿成为创造历史的第二位亚洲女单选手,她获得了1989年世锦赛金牌。

1991年,再次出现在花滑世锦赛舞台上的中国队只有陈露一名选手,她在那年参与和见证了三个创造女单历史的事件——其一,陈露当时的身份是世青赛第三名并在世锦赛上获得第12名,这是中国花样滑冰真正的曙光;其二,那年获得世青赛金牌的是法国选手包娜丽,这位黑珍珠不是在国别意义而是在种族意义上改变了花样滑冰的审美;其三,获得世锦赛金牌的是美国日裔选手克里斯蒂-山口(后来出了点儿小故事的哈丁和克里甘获得银牌和铜牌),这为北美的亚裔花滑选手树立了榜样。

在陈露所参加的七届世锦赛上,1994到1996年的三届和日本大妈有关:1994年世锦赛在池袋举行,刚在奥运会上获得金银牌的巴尤勒和克里甘没有参赛,获得奥运会铜牌的陈露获得世锦赛金牌看似板上钉钉,但陈露的受伤成就了佐藤友香、她昙花一现般的意外夺冠对日本花滑来说是一针强心剂;1995年世锦赛陈露夺冠,但获得第四名的关颖珊已经咄咄逼人,日本选手只勉强挤进前十名;1996年世锦赛,在一场有争议的比赛中陈露输给关颖珊(其中中国裁判杨家声没有抽中决赛是失利因素之一),而伊藤绿大妈则在阔别多年之后重新回到世锦赛舞台并吃力地获得第七名,此时日本女单确实后继无人。

陈露在世锦赛上的最后一战在1997年,短节目比赛她排名第25位失去参加自由滑比赛的资格,而以第24名的成绩把她挤出自由滑的、是一位日本大妈村主章枝——章枝为日本女单赢得了唯一的奥运会席位,这才使我们在1998年的长野第一次知道了另外一位日本大妈的名字:荒川静香是唯一参加长野冬奥会的日本女单选手,但只获得第13名,八年之后,她赢得了都灵冬奥会的女单金牌。

陈露做客《冬奥荣耀》 四点起床训练

 恩怨|陈露与中国“后妈”

在1996年世锦赛之后,陈露和李明珠教练的关系出现裂痕,陈露以技术瓶颈为理由要求换教练。1997年世锦赛陈露未能获得冬奥会资格,在师从刘洪云之后状态回归,获得了1998年冬奥会铜牌。

陈露退役后,中国分别派出了杜艳坤、卢美佳、孙思音、方丹、刘艳参加了1998年到2010年间的世界锦标赛,在荒川静香、安藤美姬、浅田真央以及村主章枝等日本选手接连取得奖牌的这些日子里,中国女单的成绩不但不如日趋强大的双人滑、而且和男单的成绩也有很大差距。

穷则思变,中国花滑界开始打起大妈们的主意:陈露大妈当然不能参加比赛了,但大妈的大妈可以——张园园在2009年全美锦标赛上的成功和李琰在温哥华赢得的辉煌,使得李明珠教练回归中国国家队,看起来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于是李明珠大妈回来了,寄予厚望、提供给她的队员数量刚好等于一支篮球队。在李明珠的率领下,中国女单确实出现反弹迹象:张可欣和李子君先后获得世锦赛第七名,并且尤其让人觉得兴奋的,是这两位选手在自由滑比赛中都表现得更好和显得更有潜力。

但中国女单这块希望的田野上,花开花谢得一样快,“篮球队”里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勉强能凑起一场网球或者乒乓球的女子单打。这里可能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不是在以二十年前管大妈的方式管小姑娘?这我就不敢妄断了。

总之其结果,就是高海军教练成为救火队员——李子君在上海世锦赛期间使用的跳跃动作难度很大,让人依稀想起当年高海军调教过的李成江和张民,那个年代,世界上最擅长各种四周跳的运动员来自中国。

但即便如此,中国的女子单人滑终究没能出现又一个陈露,特别是和日本女单相比,中国的没落让人扼腕长叹。

  • 杨旺:陈露希望李子君能够实现超越

    陈露正如同一个灵巧的蝴蝶般在冰面上翩翩起舞,几天后在同一块冰面上,她的接班人李子君在《月亮河》的伴奏下优雅滑过。

    查看详情
  • 中国青年报:中国花滑下一个高峰不会太远

    带着为中国花滑队再培养一位陈露的梦想,李明珠接过中国女队主教练帅印。

    查看详情
  • 陈露:上海的冰上活力让我吃惊

    陈露:上海的冰上活力让我吃惊 世锦赛上座率惊人

    查看详情

对手|人才辈出的日本女单

在陈露之前,日本女单虽然获得有1979年获得世锦赛铜牌的渡部绘美和1989年获得世锦赛金牌的伊藤绿,但真正在世界上变得一枝独秀,却是陈露成名之后的事情:佐藤友香、荒川静香、安藤美姬、浅田真央先后登上世界冠军的宝座。从2006年到2015年十年间,日本选手在世锦赛上届届有奖牌、五次拿金牌,和只有一个金妍儿的韩国、只有一个科斯内尔的意大利相比,这是日本独领风骚的十年。

在此期间,日本的男子单人滑虽说比女单稍逊,但也名流辈出:除了高桥大辅和羽生结弦获得过世锦赛、奥运会金牌之外,本田武史、小冢崇彦和町田树也获得过世锦赛奖牌。

日本在单人滑项目上形成的这种优势,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

从河久保子郎出版滑冰书籍算起,花样滑冰在日本的“正史”恰好一百年。日本第一次举办花样滑冰全国锦标赛的时间、比中国全国比赛的时间早28年;第一次承办花滑世锦赛的时间、比中国早38年;第一次参加冬奥会花样滑冰比赛、比中国早48年。迄今为止,日本已经举办过六届花样滑冰世锦赛,此外还因为“311大地震”而“未遂”了一届——正是在1977年日本第一次举行花滑世锦赛时,佐野稔创造历史、为日本获得了第一块奖牌。

佐野稔的教练之一是佐藤信夫,来自一个传奇的花滑之家:佐藤信夫在1957-1966年间连续十次获得男子单人滑全国冠军、世锦赛最好名次第四名,担任教练之后指导的选手有荒川静香、村主章枝、安藤美姬、浅田真央等等;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大川久美子在此期间也连续参加了十届全国锦标赛,在获得连续四次铜牌和连续四次银牌之后,终于连续赢得了两次金牌;他们的女儿佐藤友香,则在1994年世锦赛上,借助主场之利和陈露受伤退赛的时机,赢得了女子单人滑的金牌。

在2015年的上海世锦赛上,73岁的佐藤信夫和女儿佐藤友香组成豪华的父女教练组,带着小冢崇彦参加了男子单人滑比赛——这个家庭的故事,几乎就是日本男女单人滑项目的历史缩影。

如今,花样滑冰的国际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和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而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让人还念当年陈露的蝶舞时代......

  • 浅田真央次阿克塞尔被吉尼斯认证

    浅田真央凭借在温哥华冬奥会上,三次成功完成阿克塞尔三周半跳的壮举,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并被正式收录。

    查看详情
  • 上海世锦赛成东瀛主场

    日本的冰雪资源不算丰富,最北的北海道也没有中国东北冷,为何日本花滑却能这么火?采访上海世锦赛期间,记者找到了一些答案。

    查看详情
  • 浅田真央宣布将继续运动员生涯

    日本花样滑冰名将浅田真央今天中午召开记者会,表明将继续运动员生涯。近日,她已在恩师佐藤信夫、久美子夫妇指导下恢复训练。

    查看详情

撰稿:房学峰 

(新浪体育)

冬奥史话】专题

第一期(冬奥史话:忆中国重返奥运大家庭前后的那些事儿)

第二期(冬奥史话之中国的冬天)

第三期(冬奥史话:重返奥运之视野的颠覆)

第四期(冬奥史话:速度滑冰的故事)

第五期(冬奥史话:萨拉热窝的故事)

第六期(冬奥史话:卡尔加里的故事)

第七期(冬奥史话:中国冰球的故事)

第八期(冬奥史话:花滑发展之初的故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