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体育

冬奥史话:中国冰球的故事

冬奥史话:中国冰球的故事

新浪体育讯

关注
摘要: 冰球被称为勇敢者的游戏,中国的冰球运动在精神和物质生活都相对匮乏的年代产生,曾经,处于巅峰状态的中国“爷们儿”将它带到过沸点,但好景不长,随着金牌至上的观念成为竞技体育主流,像冰球这样投入大、周期长的集体项目开始遭遇漫长的“寒冬”。中国冰球运动的“前世今生”,请听房学峰为您慢慢道来。

1957年新华社的一篇冰球报道

“日本冰球队昨晚最后一场比赛中,净胜北京、哈尔滨联队十六球。曾被誉为哈尔滨市先进集体的冰球运动员和北京市运动员所组成的联队实力较雄厚。观众很赞扬他们的‘干劲’,这种‘干劲’能够反映出我国人民勇敢、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尽管由于基本技术较差,他们没能攻破对方球门,但是士气是不亚于客队的。”

首都体育馆

1959年春节,什刹海举办了一场冰球赛。当时国家体委的整个领导班子,都在贺龙率领下来看比赛。比赛结束后,贺龙想起1957年对日本队的那场球,问大家什么时候能打败日本。

运动员们告诉贺龙:日本早在1925年就建成了室内的人工冷冻冰场,人家一年365天都能练习,而我们从10月中旬的黑河到来年三月中旬的满洲里,也就是能练不到半年。

这件事贺龙一直放在心上,到六十年代中期终于找到了机会:由于印尼在主办亚运会的时候拒绝“中华民国代表团”入境,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处罚,于是印尼联合了亚非很多新独立的国家,举办了旨在与奥运会抗衡的“新兴力量运动会”。

在1963年的第一届新运会举办期间,与会国家决定由北京作为第二届新运会的备选东道主,首都体育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成的,考虑到冰球等项目的需要,特意安装了人工制冷设备。

1970年夏天,首都体育馆开始正式试冰。在北京最热的七月,齐齐哈尔、哈尔滨、长春、北京……,很多冰球老队员都来了,这些当年一到秋天,都要到黑河、满洲里去赶冰期的老运动员,如今却在三伏天上了冰,简直像是在做梦。

可遗憾的是,有了室内冰场,却没有扫冰车,大家想出的办法是准备几十把扫帚一把压一把,领头的人喊一声“预备——起”,大家再一起扫。到1976年,首体才有了第一辆进口的扫冰车。

在首都体育馆之后,吉林市、齐齐哈尔、哈尔滨、长春等地,也陆续建起了人工冰场,中国的冰球运动也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那时,不但有全国甲级联赛和乙级联赛,一度还出现过丙级联赛,开展的地区虽然集中在东北,但新疆、宁夏、河北、内蒙古都有过自己的冰球队。

1981年世界冰球C组锦标赛

1981年3月5日,《北京晚报》刊登了两条与市民生活相关的消息:一条是公交信息——设立了白石桥车站,这是为了增加公交运力,方便人们去首都体育馆;另一条是电视信息——中央电视台将进行三场世界冰球C组锦标赛的实况转播。

C组比赛是世界冰球级别最低的一级比赛,因为在当时,全世界一共只有二十几个国家开展冰球运动,C组的八个队,就是世界上水平最低的一档球队:第十七名到第二十四名。但是,北京在主办过1961年的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之后,这是第二次举办正式的、也叫世锦赛的国际比赛,所以吸引了广泛的关注。

担任1981年中国冰球队主教练的是哈尔滨的李万基,他是黑龙江绥化人,毕业于大连工学院,1953年在哈尔滨举行的首届全国冰上运动大会,成了李万基的最初启蒙,1956年,他成为哈尔滨冰球队中的一员,他所在的球队曾经七次获得全国冠军。1972年,开始担任国家冰球队的主教练。

在那次比赛中,中国队取得了六胜一负的成绩,成功晋级B组。

第二年的世界冰球B组锦标赛,对中国冰球来说却是一场痛苦的回忆:在战胜挪威和荷兰、战平瑞士之后,中国的积分是5分,最后一场罗马尼亚对瑞士的比赛只要分出胜负,中国队将保级成功,但那两支队伍心照不宣地打平了,让中国队回到了C组。

但即使如此,中国冰球队仍然在1982年获得了第十五位的最高世界排名,他们那两年在C组和B组比赛中战胜的对手,很多是今天的世界强队:瑞士、挪威、法国、丹麦、奥地利等队,都是能参加世锦赛的队伍、也就是如今世界排名在前十六位的队伍。

  • "全家福":1981年世界冰球C组赛中国队合影

    1981年世界冰球C组锦标赛时中国队的两张“全家福”是我的最爱。每次看,当时比赛的场景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泪水也会随之滚落。

    查看详情
  • 冰球风暴1981 世界C组赛激战引发首体热潮

    一次算不上高水平的世界级赛事——世界冰球C组锦标赛1981年3月7日至16日在北京首都体育馆登场,这是中国第三次承办世界性赛事。

    查看详情

世锦赛二级B组

2015年,在北京申办冬奥会如火如荼的时候,中国男子冰球队取得了一个重大进步,为此,有人兴奋地写了这样一篇报道——

“连续在世锦赛二B组奋斗了六年的中国男子冰球队,终于提前一轮获得本组第一名,明年将参加世锦赛二A组比赛。在有亚、非、美、欧、大洋洲五大洲球队参赛的这次比赛中,中国队已经以10比3胜保加利亚、4比3(加时)胜以色列、7比4胜新西兰、5比2胜墨西哥,无论最后一场对东道主南非队的比赛结果如何,中国队都将晋级,并且将使自己的世界排名从第38位升至第35位。在此前进行的世界青年锦标赛中,中国的两支青年队都取得了正常的名次:U18国家队凭借唯一一场胜利、继续保持在二B行列中,而U20国家队则如愿以偿地取得三A组冠军、进入了二B的行列。”

目前国际冰球联合会把男子冰球的比赛分成七个级别:第一级别是世界锦标赛,一共16队,每年的最后两名降入“一级世界锦标赛”;第二和第三级别就是“一级世锦赛”,分成AB两组每组六队,A组每年二队升级一队降级、B组则一升一降;第四和第五级别就是“二级世锦赛”,也分AB两组每组六队,每组都是一升一降;第六和第七级别是“三级世锦赛”,也分成AB组。

中国国家队,以及U18、U20两支青年队,多年来一直是参加“二级B组”的比赛,简称“二B”其实挺合适的,而能从“二B”晋升“二A”,则确实算一个很大进步了。

  • 中国男子冰球队世锦赛4战全胜 升乙级A组

    男子冰球世锦赛乙级B组完成四连胜,再加上新西兰队输球,中国男子冰球队提前获得冠军,升至乙级A组。

    查看详情
  • 张斌:中国男子冰球的奥运梦

    未来12年中,中国必然会有一届冬奥会来临。中国需要一支奥运男子冰球代表队,只要参加了,就是我们自己的“冰上奇迹”。

    查看详情

唯一的辉煌

“1986年3月,对中国冰球队的小伙子们来说,是终身难忘的时光……”这是1986年3月《人民日报》一篇署名文章的导语。今天看来,这“终身难忘的时光”也是唯一辉煌的时光。

同其他冰雪项目比起来,冰球是新中国较早登上国际舞台的比赛项目,早在1956年,中国就首次派队参加了在波兰举行的第11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冰球比赛,这里一个很简单的原因是:在没有室内冰场的年代,台湾根本没有冰球这项运动,自然就不会在这个项目上存在“两个中国”问题。

中国冰球唯一辉煌的记忆,是在1986年的札幌亚冬会上战胜日本队。

那次亚冬会的冰球比赛采用双循环赛制,中国队第一场比赛趁日本队轻敌而取胜,第二次相遇时由于净胜球的关系,中国队不能输给对手。但在比赛的第一局,中国队就以0比4落后,夺冠希望看似非常渺茫。好在中国队全力奋战,竟然在以少打多的情况下破门得分,最终和日本队打成4比4,这样,中国队虽然净胜球比日本少14个之多,却由于积分的优势获得了冠军。这个冠军同样也出乎日本人意料,日本冰球协会主席为此引咎辞职。

但是后来,打冰球的人越来越少了,不但北京没人打了,就连冰球运动曾经兴盛一时的东北地区,冰球活动也渐渐枯萎下去。到1995年,中国的专业冰球队只剩下四支,到2002年,只剩下哈尔滨、齐齐哈尔和佳木斯三支专业队。

幸好在冰球的专业体制日趋没落的时候,民间的力量却悄然兴起,这就是后话了……

  • 中国男冰何时再现辉煌?

    二十多年前,中国男冰曾缔造辉煌。正是中国男子冰球在世界级比赛中表现出来的顽强与激情,让国人第一次领略到了拼搏精神的真谛。

    查看详情
  • 冬季中心:宋安东入选NHL 有望成冰球姚明

    来自中国的宋安东在美国进行的北美职业冰球联盟选秀中在第172顺位被纽约岛人队选中,成为第一位在NHL选秀中被选中的中国人。

    查看详情

撰稿:房学峰 

(新浪体育)

冬奥史话】专题

第一期(冬奥史话:忆中国重返奥运大家庭前后的那些事儿)

第二期(冬奥史话之中国的冬天)

第三期(冬奥史话:重返奥运之视野的颠覆)

第四期(冬奥史话:速度滑冰的故事)

第五期(冬奥史话:萨拉热窝的故事)

第六期(冬奥史话:卡尔加里的故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