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2018:理性缺位 真相迷离

新浪热点

摘要:舆论热点与事实真相的节奏并不完全一致。有时当我们轰轰烈烈地冲向某一个热点中心,事件的戏剧性反转会让我们瞠目结舌。被同情的受害者瞬间成为被唾弃者,被攻击的作恶者立刻成为被同情者。而导致这些“反转”发生的始作俑者,其实可能是这个舆论场中的每一个人。
1
王凤雅之死事件

王凤雅是一位3岁的女宝宝,2017年9月,她被诊断患上了眼目细胞瘤。确诊后,她的妈妈杨美芹在水滴、火山、快手上展开众筹,呼吁网友为女儿捐款。2017年10月份有自媒体爆料王凤雅的“哥哥”在北京接受了唇裂治疗,并晒出照片。
2018年3月17日,杨美芹再次在水滴筹上发起众筹,网友开始质疑筹款去向。4月10日,作家杨岚(微博大V)在微博上爆料王凤雅父母多次利用孩子惨况,骗取捐款。基于她的爆料,水滴筹关闭了杨美芹发起的第三次众筹,将所有善款返还捐款人。
从2018年4月份开始,分别位于广州和上海的两家志愿机构涉入事件,王家与志愿者的冲突加剧。随后,志愿者举报王家涉嫌诈捐,媒体开始介入。
4月5日,王凤雅不治去世。4月18日,网上出现了一则名为《“救我……”3岁女婴正在等待被父母拖死》的漫画。网友指出原型为王凤雅,遭到热议。5月24日,自媒体发表《王凤雅小朋友之死》,文中指出王家挪用善款给王凤雅的弟弟治病,一天之间引爆舆论。
然而事件很快发生了反转。5月25日上午,河南省太康县公安局宣传科科长张磊落接受采访时表示,经警方调查,确认王凤雅家属当初的筹款目标是15万元,但实际上只收到38638元捐款,且这些钱基本用在了女儿王凤雅的治疗上,目前还结余1301元。据此,当地警方表示不存在诈捐。
至于网传王家重男轻女的事情,记者调查后得知:王凤雅一共五姊妹,她排行老四,患兔唇的是最小的弟弟,非网传的“哥哥”。而弟弟接受唇腭裂手术的时间是在2017年4月,非网传的12月。手术由家属通过申请嫣然天使基金,在北京嫣然天使儿童医院进行,相关费用由嫣然天使基金项目和医院方支付。
相关阅读:
2
高考答题卡掉包事件

2018年8月5日,一篇《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调包,纪委介入检察官实名举报》的自媒体文章,在朋友圈疯转。
这篇文章中,4名来自郑州、洛阳、周口等城市的家长表示,4家孩子今年的高考分数与以往成绩、高考后估分严重不符;他们怀疑孩子的答题卡被人调了包,并向纪检监察部门实名举报河南省高考招生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滥用职权、组织考试作弊、内外勾结”。
由于事涉多名考生高考成绩,又涉嫌高考作弊,事情一经爆出就引发舆论高度关注,舆论热议。
8月6日,河南省教育厅官方微博发布《关于网上反映个别考生家长质疑考生高考答题卡被掉包的情况说明》,回应高考答题卡被疑掉包一事,表示“纪检监察部门正在依法依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8月7日,河南招生办公室通过其官网发布《致全省招生考试战线同志们的一封信》。信中河南省招生办公室通报了核实结果:“答题卡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与所贴条形码信息完全一致,四科答题卡字迹一致,确认系考生本人所答,成绩准确无误,核实结果及时书面回复了考生及家长”。
8月8日,两考生来到河南省招生办查看答题卡,信阳考生确认是自己笔迹放弃鉴定,家长承认自己心急,不存在调包,是自己的错误。商丘考生看到答题卡后否认是自己笔迹,等待笔迹鉴定结果。
针对“河南四家长质疑高考考生答题卡疑被掉包”事件,河南省纪委监察委成立专案调查组,于8月11日发布调查结果:经查看监控视频和调查核实,不存在他人模仿笔迹作答和调包;未发现省招办相关干部滥用职权、组织作弊。
随着事件的发展,其中一名涉事考生被爆自主招生材料造假、论文抄袭,其所在的郑州一中随即被爆多名学生涉嫌抄袭。涉事学生父亲在微博上公开道歉,事件暂时尘埃落定。
相关阅读:
3
德阳安医生事件

一场泳池中的冲突,将两个家庭迅速卷入网络暴力的漩涡。
2018年8月20日晚,安颖彦一家三口到家附近的游泳馆游泳。网络流传的监控视频显示,当天19时44分,看到妻子安颖彦与人发生“碰撞”后,丈夫乔伟(化名)迅速游过去,抓住一名男生摁了下去,等男生露出水面后,他又打了男生一巴掌。
乔伟此后解释说,“那个学生在我妻子开始游之前,在她身后朝她头上吐口水。”他说自己觉得这是对妻子的侮辱,就动手打了该学生。
被打的男生母亲此前接受媒体采访,说法略有不同:游泳的时候,她儿子跟安颖彦发生肢体碰撞,“肯定是头碰着头了”,双方都停了下来,安颖彦很凶地对她儿子使劲“哼”了一声,之后彼此就分开了。
游泳池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说,他们当时也不太清楚,等到打起来了,工作人员就去拉,之后他们报了警。
此后来了三个女人,是男生这边的家属。安颖彦带小孩去女浴室洗澡换衣服时,三个女人跑进浴室里与安颖彦发生争吵。乔伟说,他后来看到从女浴室出来的妻子,额头、脖子、手臂以及膝盖上都有伤痕。
男生母亲称,孩子的右脸被打后,当天晚上肿了,她在家里用冰给孩子敷。8月30日,乔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派出所调解时,民警看了看孩子的右脸,问他要不要去医院检查,孩子当时说“不用去”。
男生母亲认为,乔伟的行为相当恶劣,“在水里非常危险,万一我们孩子不会水,或者是呛着水了怎么办?”
乔伟称,自己知道错了,无论孩子做了什么,他都不应该打孩子。当晚在派出所,他当场给孩子道了歉,孩子也接受了道歉。乔伟说,到了次日,对方父母闹到他们夫妻俩各自的单位,并让领导开除在医院上班的妻子;他们的单位等个人信息随即被曝光,并在各种QQ、微信群被辱骂、人肉搜索。
8月22日,网络流传出乔伟打人的视频,以及安颖彦在浴室被打还击的照片,安颖彦情绪变得越来越糟,并对丈夫乔伟说:“这下好了,我成了医院的名人了。”
安颖彦夜晚对乔伟哭诉:不想在这里待着了,觉得这里的人都欺负她,她想回北方老家。
8月25日,安颖彦向家人谎称外出散心,在自家车内服药自杀。自杀前,安颖彦给一些同事、朋友发短信、微信或打电话,表达感谢之类的话,但没有和父母、丈夫发。乔伟在十字路口边上找到妻子时,发现她身子僵硬,眼睛和嘴巴张开。当晚8点40分,35岁的安颖彦经抢救无效死亡。
安颖彦在医院抢救的视频传遍了网络,随后“德阳安医生”上了微博热搜榜。
舆论开始反转,有网友指责男生母亲截取部分事实,将剪辑过的视频发布网络,到安颖彦夫妇工作单位大吵大闹,利用舆论最终逼死安颖彦。网民又对涉事男生一家进行人肉搜索,曝光了男生父母、以及小姨、姨夫的姓名、电话和部分工作单位,并寄花圈到男生家里。
相关阅读:
4
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

2018年10月28日上午10时8分,重庆市万州区一辆公交车与一辆小轿车在万州区长江二桥相撞后,坠入江中,公交车上包括司机在内的15人未能生还。
28日中午,@平安万州发出简短的警情通报,但这一最早的官方消息并未提及“女司机”“逆行”这样的字眼,只说“两车相撞,大巴车坠入江中。”可随后的新闻报道,“小轿车女司机逆行”成了最大的焦点。
因为曾有目击者称,事发时公交车为躲避一辆红色小轿车坠入长江中。网上流传“私家车女司机邝某某已被警方控制”,更有人称女司机穿高跟鞋开车,暗示是女司机责任。不明真相的网友立刻将矛头指向小轿车女司机。
28日下午五点左右,正当网友情绪沸腾之时,@平安万州一纸通报让舆论反转——公交车突然越过中心实线,小轿车正常行驶,没有逆行。
随后媒体忙着删微博、删微信,网友忙着删评论、写道歉。有人感叹,车祸中女司机虽然逃过一劫,但偏见和不实报道又差点要了她的命。
紧接着,网友爆料称“公交车司机凌晨K歌导致开车时睡着,引发事故”。网络上又掀起了一场舆论风暴,将矛头纷纷指向了驾驶公交车的司机,指责声此起彼伏。
11月2日,重庆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公布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原因。事故原因系乘客刘某因错过下车地点与司机冉某激烈争执互殴,致车辆失控。
根据调查事实,乘客刘某在乘坐公交车过程中,与正在驾车行驶中的公交车驾驶员冉某发生争吵,两次持手机攻击正在驾驶的公交车驾驶员冉某。冉某在驾驶公交车行进中,与乘客刘某发生争吵并还击。
乘客刘某和驾驶员冉某之间的互殴行为,造成车辆失控,致使车辆与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撞击后坠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两人的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已触犯《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之规定,涉嫌犯罪。
网友们又把矛头指向了女乘客,开始曝光、人肉女乘客的个人信息,谩骂再次进行。
相关阅读:
5
乐清男孩失联事件

2018年11月30日,浙江乐清一名11岁男孩“失联”,其母随即报警。当晚,微博网友@猴子爱烧酒发布寻找“失联”男孩的信息,此事开始在网络传播。孩子爸爸连发80条朋友圈寻子,酬金从20万涨到50万,引爆朋友圈。
12月3日、4日,乐清警方两度发布寻人启事。政府部门投入大量警力进行搜寻,公益组织、社会公众纷纷帮助寻找。与此同时,随着媒体的报道、网友的转发,此事开始引发舆论的关注。同时,网络谣言四起,出现“男孩被杀害”、“乐清有人贩子”等不实言论。
12月5日,“失联”男孩被找到,乐清警方针对事件进行了两次通报。通报指出,此“失联”事件是男孩母亲陈某为测试丈夫是否关心孩子,而故意制造的虚假警情,警方将依法追究陈某刑事责任。5日,乐清检方称提前介入此案,案件还在进一步侦查中。
12月6日上午9点40分,孩子爸爸再度发布朋友圈,表示对社会各界的感谢:“对于事态发展成这样,我是万万没想到的,辜负了大家的爱心,浪费了公共资源,对此我深感抱歉”。孩子爸爸描述了自己这六天中的心路历程:“度秒如年,几近崩溃,但至始至终我都感受到人世界的温暖和关爱”。最后,他希望大家的热心和爱心永远保持下去。
12月12日,记者从参与救援的乐清市三角洲救援服务中心获悉,他们打算通过民事诉讼起诉孩子母亲陈某,并索赔1元。“索赔1元是象征性的。现在,孩子的家属‘失联’了,在躲避公众。我们希望孩子母亲能向参与救援的人表示感谢,并对制造这场‘乌龙’的行为致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