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高峰公车上 不配谈情说爱

新浪热点
摘要:这个时代,一些人负责制造垃圾。一些人负责消费垃圾。

划重点:
1、忙忙碌碌,跌跌撞撞,下班时间的公交车上,是众生相。
2、大城市,机会更多,钱更好赚,仿佛遍地皆可淘金。这里有梦寐以求的爱与自由。
3、一个挤在公交车上的人,如果不再想每天挤公交车,而是想要体面,想要尊严,想要舒适,想要一切对他而言的奢侈。
你也许还想看这些↓↓↓
下面文章约1701字,你可以花4分钟进行阅读↓↓↓
清晨,776路,广州。
从科韵路开始,乘客鱼贯而入,布满车厢。除了极少数人有座位,其他大多挤在沙丁鱼罐头中间,弹丸之地,无法转身。一个刹车,可能就歪斜在别人身上。
上班早高峰的这辆车上,可能有着令人惊讶的平均年龄。密集的科技园、软件园。。。每一个新概念背后,就是这样千千万万个年轻脸孔。
青春,勤恳,疲惫。

从8点07分上车,到抵达大规模乘客下车的某一站点,路况良好的话,大概只需要30分钟,他们能下车,逃离这个人均占地面积0.0几平方米的环境。
路边高耸的摩登商城还未营业,新开的楼盘外观闪耀,创意办公楼鳞次栉比。远处,还有无数的施工现场,在晨曦中启动。
这里是天河,是这座城市的心脏。然而路边低矮的棚户,小吃店就开在铁皮房里头。红底白字的菜单牌子,廉价又破败,让我想起老电影里,北京那些老破小的环境。可能,那里较之广州更甚。
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在路边的车站排起长龙。皱着眉头,拧着嘴脸,眼睛里透着警惕。一手攥着廉价路边摊的包子肠粉,一手紧握手机,仿佛那是延伸出身体的精神义肢。
穿梭在那个称之为家的地方,和那个称之为公司的地方。
下班呢?下班更甚。
堵车,龟行。上车下车,都要历经一场劫难。
忙忙碌碌,跌跌撞撞,下班时间的公交车上,是众生相。
如果你侧过头,看看他们的屏幕,屏幕上花花绿绿的布景,正在隐秘地向旁观者透露关于这代青年人的思想和注意力。
在那个虚拟的世界里,每一个活生生的年轻人只被定义为访问者。他们庞大的群体被称为流量。
综艺节目。知识付费。冗长网剧。十五秒的视频。宠物美妆。理财买房。
自媒体的标题惊爆得让人下巴跌到地上;露着白花花大腿的女团视频,铺天盖地;以及无穷无尽的广告、广告、广告,和伪装成干货的广告、广告、还是广告。
这批年轻人就是靠着这样的东西,靠着这个小屏幕里的花花世界打发时间,度过漫长的通勤路程。

图 | 摄图网
这个时代,一些人负责制造垃圾。一些人负责消费垃圾。
他们心照不宣达成一种默契,仿佛时间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
他们的生命,就心安理得地消耗在这些东西上面。
对了,你能在公交车上邂逅爱情吗?
闻着韭菜包子的味道,每经过一站,起起伏伏,开了又停,停了又走,上来的是与你背景相似的同龄人。你在想,他是谁?他做什么?他也许是个程序员,戴着黑框眼镜,留着平头,穿着T恤和牛仔裤,背着黑色书包。可下一秒,你们为了路人下车后空出来的座位争得狼狈,他还狠狠推了你一把,差点跌倒。
对不起,早晚高峰的公交车上,不配谈情说爱。
这是什么感觉?你问我。
是忍受着隔壁男人腋下的狐臭。是人挤人的尴尬。是女士身着短裙的不便。
是狼狈,是没有体面。
是忍耐,也是蛰伏。
公交车上的年轻人,蜂拥到城市,抱着改变命运的远大梦想,仿佛初入繁华世界的盖茨比,充满野心。
大城市,机会更多,钱更好赚,仿佛遍地皆可淘金。这里有梦寐以求的爱与自由。
在这辆车里,承载着一个又一个月薪5000躁动的灵魂,一个又一个渴望改变世界的英雄,一个又一个拒绝平庸的城市冒险家。
他们工作的地方,有漂亮的写字楼,有精致的落地窗,有葱翠的绿植,有层出不穷的新idea,和动摇人心的新产品。
创业、大V、年薪百万、财务自由……
每个人都幻想着,自己是天选之子,是人形锦鲤,是那个命中注定的幸运儿。像是一粒种子,被从故乡远远地被弹射到了北上广,渴望在他乡生根发芽。
可这座城市的大门,却始终未曾向他们真正敞开。

这车里最多的是什么呢?
是平庸的大多数,是怀抱不切实际美梦的大多数。
这些年轻人,填满了一辆又一辆公交车。他们正是这座庞大城市生态下的一粒尘埃,彼此交汇构成这城市的纹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否该相信在这座城市,在这辆车上也有伟大的灵感即将诞生。还是,那只是励志故事里用来蒙蔽读者的鸡汤,不值一提?又或者,现实故事的结局,只是毕业三年辛辛苦苦赚10万块钱打算买房,直到父母补贴了剩下的300万。
也许,公交车上的面孔,早在出生时就已写就。
人如果不认命,就会痛苦。一个挤在公交车上的人,如果不再想每天挤公交车,而是想要体面,想要尊严,想要舒适,想要一切对他而言的奢侈,那么,从那个瞬间开始,他将丧失一切心安理得搭乘公交的心理安慰了。
我知道,成长就是这样。
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科学缜密而严谨地透露我们,关于人类的秘密。
理性地思考,冷静客观地看待,平静地接受。
直到车到站,我们四散离开,等待黎明的再次到来。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