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为什么女性抽奖更容易中奖?

为什么女性抽奖更容易中奖?

新浪热点

关注

摘要:首先必须承认一点,任何抽奖行为,本质上都是广告营销行为。

划重点:

1、前几天,微博又一次因为抽奖这种喜闻乐见的事情炸了锅

2、微博抽奖到底是什么规则?

3、广告营销界有个消费能力公式:少女>儿童>少妇>老人>狗>男人

你或许还想看这些 ↓↓↓

7500万分之一的天猫双11之子礼品有多丰厚, 又是女性中奖

王思聪抽113人中奖仅1名男性?新浪微博:抽奖有过滤机制

开启微信/支付宝这个功能,保护你的手机钱包不怕被偷

下面文章约2044字,你可以花10分钟阅读↓↓

为什么女性更容易抽奖中奖?

前几天,微博又一次因为抽奖这种喜闻乐见的事情炸了锅。

这次炸锅的原因是,iG在LOL全球总决赛夺冠后老板王思聪决定抽取113个转发自己微博的幸运网友均分113万元。开奖那天所有人都傻了眼:112 位中奖者资料均为女性,仅 1 人为男性。

仔细再去看这些头像会发现,这些女性的头像也很有共性:美美的自拍、卡通形象、萌宠、搞笑表情包、文艺风景。

即使是文艺风景,昵称也是“@好森气哦还要保持XXX”。也就是说,中奖的不仅没有男性,还没有你妈、你奶奶这样的中老年女性,只有一群都市小仙女。

令LOL粉丝们不爽的是,这群都市小仙女大多是来凑热闹的,其中很多人并不玩LOL、不关心LOL联赛,甚至不玩游戏。

这让男玩家们彻底愤怒了:氪金上十年,买了上百款皮肤上百个英雄,结果抽奖还轮不到这些铁杆玩家?赤裸裸的性别歧视

OK,那我们在看看看抽奖王思聪大奖的那个男性到底是什么画风吧。他的昵称叫“@Dyz宁”,用的是卡通表情包头像,签名是“努力陪你一刻小小岁月”。

这个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的男生是个“哈哈党”,三天两头就要在微博打卡不同商场晒美食,喜欢用“emmmm”、“厉害惹”、“妈妈救命啊”、“燃炸啦燃炸啦”这类语气词。用小勺子小杯子喝咖啡,还会在晒的图片上戳上一个适当的表情包。

他不仅参与了王思聪抽奖,还参与了双十一前夕的支付宝发起的“一整年花呗不用还” 抽奖,喜欢转发各种暴富锦鲤抽奖活动。

我说这么多的目的想表达的意思是:这颗独苗的性别,其实也很值得怀疑,他根本不是个躲在房间里抠着脚丫子打游戏的LOL玩家,而是一个晒甜点异国美食而且显得很精致的“蓝孩子”。

面对质疑之后,他再发了一个置顶微博回答“怎么你个男的发这么多吃的喝的像个女生”:

嗯!很好。哪怕是回复质疑,也是一副小女生的口气。

所以,微博抽奖到底是什么规则?微博CEO王高飞(微博:@来去之间)称:

参与本次王思聪万元抽奖活动男女比列为1:1.2,微博会对抽奖中疑似“水军”的账号进行降权,这些账号一般都是只转发不原创或者从来没有发过图,由于女性用户相对比较活跃,所以男性用户在抽奖活动上比较吃亏。

《新媒体研究》在2017年曾经发布过《新浪微博用户及其微博特征分析》,这份报告显示,新浪微博用户中,女性数量以及活跃度明显高于男性。微博为女性“发牢骚”“表心情”提供了一个平台,她们可以随意宣泄倾诉。

@来去之间 说的话可信不可信,我们先不管。但是针对各种锦鲤抽奖,我们必须说句得罪人的大实话:

抽奖就应该抽都市小仙女,而不应该抽游戏男青年。

首先必须承认一点,任何抽奖行为,本质上都是广告营销行为

广告营销行为是要追求曝光量、转化率、二次影响力以及转化量的。也就是说,不仅仅必须找个大活人来领奖,而且在领奖之后还会有转发、互动以及影响身边亲朋好友、社交用户的能力。

新浪微博数据中心发布的《2017微博用户发展报告》显示,女性付费会员比重达到了61.8%,而男性付费会员仅有38.2%,女性用户在用户活跃度上远远超过了男性用户。

我们想象一个场景吧。男玩家一两年都没发过原创微博,平时只是默默潜水看新闻、热点。微博上的好友圈层因为长时间“撂荒”几乎流失殆尽,转发抽奖微博时只是说一句“校长牛逼”,中奖之后说句“卧槽中奖了?”

这种用户可想而知,在营销人士价值太低——他带不来影响力,1万块钱的奖金最后全部沉没了,体现不出效果。

相反,都市小仙女长时间经营微博,晒生活晒情绪,积累了一批真实生活中的社交好友,中奖之后不仅仅会感谢这个感谢那个,还会和好友们分享幸运喜悦,最后拿这一万元买买买之后还会在微博上继续“炫耀”,形成一个事件的二次传播乃至三次传播。

像支付宝锦鲤“信小呆”就是典型的都市小仙女,善用表情包,容易制造话题效应——这给支付宝带来的营销增益是显而易见的。

既然转发抽奖大多是营销行为,从另一个维度来看,吃喝玩乐类营销主广告主也着实不太想覆盖太多男性用户群体

广告营销界有个消费能力公式:少女>儿童>少妇>老人>狗>男人。

男性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男性消费者,是典型的“垃圾用户”,他们不仅消费意愿低下,理智层面也难以被吃喝玩乐类消费广告洗脑。

知乎网友“酷安小黄”统计了中奖用户的一些公开信息发现,中奖女性用户所持手机中,苹果手机占78%。中奖用户兴趣标签出现最多的是“美食”、“旅行”、“星座”、“电影”、“动漫”、“音乐”,用户年龄分布20-30岁,用户多来自一二线城市。 

这些信息是典型的优质用户人设,她们家境殷实,兴趣爱好泛娱乐化,接受过不错的教育,也是广告主最喜欢的消费人群。

对电子竞技俱乐部来说,抽奖、营销的目的在于提高粉丝圈层的凝聚力,最好是每次比赛都会来举牌、应援、尖叫——这种事情往往是女粉丝才干得出来。

虎扑英雄联盟区曾经有用户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谁能给我解释解释为啥lol女粉这么多?

这位楼主说,按理来说任何体育项目都是男性观众多吧?像篮球足球,可以说男性观众占了绝大多数,可唯独lol,女粉丝简直多到爆炸,英雄联盟职业联赛观众男女比常年1:4,韩国职业联赛的观众也是女粉丝居多,可是lol玩家男女比估计远高于4:1吧?为什么去看比赛的都是女的? 

事实上,问题的实质在于,电竞圈女性粉丝的情感投入往往更深,更容易做出过激举动。电竞俱乐部必须要取悦“失智”女粉,这样才有话题有热点,能够形成流量。

至于男玩家,反正也就心凉一礼拜,照样得回来看比赛,抢票喊“真香”,何必讨好你呢?

来源:南都周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