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开启行程录音 你同意吗?

新浪热点
摘要:如果录音功能选择性使用,那大部分用户考虑隐私将不会使用,上线录音功能的意义就微乎其微了。

9月8日至9月15日,滴滴在中国大陆地区暂停提供深夜23:00-5:00时间段的出租车、快车、优步、优享、拼车、专车、豪华车服务。在加密保存数据、保障司乘隐私的前提下,在网约车业务中(快车、优享、专车等)试运营全程录音功能。
划重点:
1、目录音只在车主端(司机端)完成,授权后,每次行程中车主端会开启录音。
2、行程录音作为未来处理纠纷依据,司乘人员发生差评或投诉时可向平台申请核查录音,有据可依。
3、记者体验滴滴今起试运营全程录音,网友:会泄露隐私吗?
你也许还想看这些:
下面近3000多字文章,你可以花3分钟时间进行阅读↓↓↓

▲滴滴上线行程录音功能
根据滴滴在9月4日发布的整改措施,9月8日至9月15日,滴滴在中国大陆地区暂停提供深夜23:00-5:00时间段的出租车、快车、优步、优享、拼车、专车、豪华车服务。其他业务如单车、代驾、公交、海外自驾租车及二手车服务照常。
值得注意的是,滴滴整改方案显示,9月8日起,在加密保存数据、保障司乘隐私的前提下,在网约车业务中(快车、优享、专车等)试运营全程录音功能。
法律人士表示,开启录音功能需要经司乘人员同意,要有选择权。此外数据安全问题也值得关注。
▾
司机端录音 数据在平台保存7天
9月8日午间,新京报记者使用滴滴最新版APP显示,选定行程后,页面出现“请授权录音安全保护,授权后才能使用滴滴出行服务”的提醒。也就是说,乘客必须授权行程录音才能正常使用滴滴的快车、优享、专车等服务。而且后续行程不再做单独提示。
页面提示显示,“目录音只在车主端(司机端)完成,授权后,每次行程中车主端会开启录音。”也就是说,每次行程,司机端会自动开启录音。
若不想被行程录音怎么办?录音协议提示,如乘客使用的滴滴出行APP版本未及时更新,无法对录音进行授权,则录音不开启。在“拼车”场景下, 在获得车主及部分乘客用户同意后录音将开启。
“行程录音功能就直接上线了,平台也没有和我们说,司机也没有权限。”滴滴快车司机王先生向新京报记者表示。
“这个不合适,到时候乘客肯定会投诉。”滴滴专车司机刘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司机端并没有提示今天上线录音功能。“此前开会平台有说将上线录音功能,若开启需要经过乘客同意,我们点击司机端上的按钮才能启动。”
“那以后就不能在车上聊工作和生活的话题了吗?感觉司机和乘客都被监控了。”用户李小姐称。
“ 我国民法总则第110条及侵权责任法均规定了隐私权,滴滴网约车全程录音,可能会对乘客和司机的隐私有所影响。滴滴网约车录音功能应设置对乘客的风险提示,对录音功能的开启向乘客进行告知明示,是否同意开启录音功能完全交给用户选择。”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骁认为,平台不宜设置为强制性配置,这样也将有助于减少全程录音引起的相关隐私权纠纷。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也表示,这个举措应该是为了维护乘客安全,同时通过保留证据,可为及时解决司乘纠纷及投诉提供依据。不过,录音涉及到司机和乘客的个人隐私,应明确告知,录音功能的开启应由司机或乘客主动选择开启。
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录音功能选择性使用,那大部分用户考虑隐私将不会使用,上线录音功能的意义就微乎其微了。
▾
专家:要重视数据安全问题
滴滴表示,行程录音作为未来处理纠纷依据,司乘人员发生差评或投诉时可向平台申请核查录音,有据可依。
此外,录音协议还提到,录音信息将用为维护用户人身安全等重大合法利益,情况紧急又很难得到用户同意的。用于抽查检测用户是否存在违反平台用户规则的行为。用于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应用保护用户安全的辅助工具或产品。
事实上,上线行程录音功能并不是首次出现。郑州空姐顺风车事件之后,5月底,滴滴整改方案显示,在现实场景中,大多数司乘纠纷的投诉,双方都各执一词,难以提供有力的证据,给平台判责带来非常大的困难,也让很多司机和乘客认为平台偏袒一方或者不作为。
当时,滴滴表示收到建议,在用户允许的情况下对车内每个行程全程录音的建议,为保护司乘隐私,录音资料不保存于个人手机,将直接加密上传服务器,保留72小时后自动删除。
对于数据安全问题。9月8日滴滴页面显示,录音将实时上传至滴滴服务器,车主或乘客用户无法自行下载、 调取或播放。“录音直接加密上传,严格保密,录音在保存7天后,将自动删除,如有纠纷,会适当延长。”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滴滴出行上线行程录音功能会涉及隐私问题,如果一些特殊人群包括上市公司、公职人员在行程中与单位沟通,如此一来可能涉及商业秘密、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问题。所以上线该功能需要慎重。
“安全保障权与隐私权并没有矛盾。上线行程录音功能与保护乘客生命安全并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如果保障了安全,但侵犯了隐私权也是一个问题。”刘俊海教授认为平台应该在消费安全方面下功夫。
“滴滴目前采取的录音加密传输、7天后自动删除措施值得肯定,但如果管理不善仍存在泄漏的可能,网约车录音数据不可随意调取,须建立相应的等级保护制度,只有在涉案情况下才可由警方人员依照职权进行数据调取。”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骁表示,这就需要滴滴在内部管理上,依据《网络安全法》及行业规范等要求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措施,保证该数据安全。
▾
记者体验滴滴全程录音
记者今天第一时间体验了一下这一新功能,今天中午记者通过滴滴平台预约了专车服务,在叫车前会弹出提示,要求乘客授权录音安全保护,只有同意并授权才能继续叫车。

乘客需在最新版本应用程序中授权开启录音功能方能继续叫车
记者:这个怎么用,那个(一键录音功能)是什么意思?
赵师傅:比如说有骚扰什么的,它有录音有凭证,在这呢我们这单在这,自动地它会录一下。
记者:这个的话是您那边开启的吗?
赵师傅:不是,我开启不了,也关闭不了,是平台的,它不是说每个全程都会监听你,比如说有争议了的话,它会调出来,我觉得有一定的威慑程度。
今天试行的全程录音功能其实无论是对于司机还是乘客都是头一遭,尽管的确存在争议,但是赵师傅向记者表示,这样的新功能其实给司机处理争议提供了证据。
赵师傅:感觉挺好的,包括昨天我拉了一个女乘客,她三次要求我走应急车道,我都告诉她走不了,如果说没有录音的话,她肯定会投诉我服务态度不好。如果有这个功能的话,我可以有申诉的理由,对双方都有一个保证。

资料图:民众使用网约车服务。 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经过记者的体验,行程之中全程录音的确能够让乘客感觉到整个出行安全更有保障,但是目前必须升级最新版本的滴滴客户端这一功能才能启用,此外车内声音环境较差会干扰录音等问题还是会让乘客在使用这一功能时有一些担心和顾虑。
至于网友们担心会不会造成个人的隐私泄露问题。滴滴方面提示,录音将在平台保存7天后自动删除,如有纠纷会适当延长。

滴滴最新一轮整改措施时间轴。
▾
滴滴的新一轮整改
根据滴滴4日宣布的整改措施,9月8日23点至9月15日凌晨5点期间,滴滴还将暂停国内深夜23:00-5:00时间段的出租车、快车、优步、优享、拼车、专车、豪华车服务。
“痛定思痛,问题在我们自己身上,好胜心盖过了初心,狂奔的发展模式早已种下隐患,内部体系提升跟不上规模扩张。”7日,滴滴创始人兼CEO程维发内部信称,利润绝不是滴滴最关注的目标,滴滴会坚持低毛利运营,把收入更多投入安全和体验。
小编注意到,目前网约车的安全措施确实比原来增加了不少。
在5月份空姐乘顺风车遇害一事发生后,滴滴取消了顺风车个人标签评价功能,并开启专项整治人车不符;另外快车、专车每天出车前司机必须进行人脸识别验证;跨城顺风车司机乘客接单发单前均需要人脸识别。
这次乐清女孩遇害案发生后,滴滴试运营全程录音;乘客端原“紧急求助”功能升级为“一键报警”;司机端强化安全提示,并在每日出车前进行安全知识考核,司机通过后方可接单。
滴滴还承诺,投入最优资源到客服体系,年底前自建客服团队将增加至8000人。

资料图:滴滴站牌。中新社发 王冈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
能否保证乘客安全?
滴滴上述措施能否保证乘客安全呢?“尽管有人质疑互联网出行的安全性,但我们还是看到了远低于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发案率,看到了100%的破案率。”程维在内部信中称,2017年,平台事故发生率降低了21%。
9月1日,对于滴滴此前的道歉,交通部微信公众号曾发文称,致歉虽姗姗来迟,但仍感一丝欣慰,也说明滴滴公司已开始反思。
但交通部同时表示,致歉信中关于安全保障的举措主要集中于产品的升级、系统功能的优化以及乘客出现人身安全问题时的警企联动,对如何“合法合规经营,加强源头安全”等关键性问题却只字未提。
程维在内部信中表示,每天,滴滴客服处理210万次咨询和投诉的进线中,包括1万多次紧急求助;每天,准入审核平台将4万多不合格的申请挡在门槛之外。
小编注意到,自乐清女孩乘顺风车遇害一事发生后,多地对滴滴提出整改要求,要求把乘客安全放在首位,落实主体责任;停止接入不合规车辆、人员,并清除平台上所有不合规车辆、人员等。
你觉得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