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扒阻高铁的女教师被罚2000元!

扒阻高铁的女教师被罚2000元!

环球时报

关注

摘要:中国社会处在一个从不发达到发达、秩序逐渐升级的复杂过渡期。

@安徽铁路公安在线1月10日消息,1月5日16时44分, G1747次列车合肥站准备开车时,旅客罗某(女)以等丈夫为由,用身体强行扒阻车门关闭,不听劝阻,造成该次列车延迟发车。公安机关对此开展了调查取证。

1月10日上午,罗某到合肥站派出所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罗某的行为涉嫌“非法拦截列车、阻断铁路运输”,扰乱了铁路车站、列车正常秩序,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77条规定,依据该条例第95条规定,公安机关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对罗某处以2000元罚款。铁路警方提醒:广大旅客出行要自觉遵守铁路运输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9日互联网上流出的一段视频显示,5日在合肥高铁站一列开往广州南的列车上,一名带着孩子的妇女为等老公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拒绝列车员和乘客反复劝解。这段视频引来潮水般的议论,绝大多数公众对该妇女持批评、谴责态度。

互联网迅速披露出该女子的确切身份,她姓罗,是合肥一所小学的教导处副主任,该区教体局迅速对她做出停职处理,还要求全区教师开展学习,提高师德和守法意识。

罗女士的行为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甚至有可能涉嫌违法,这是绝大多数看了视频的人一眼就能识别出的。但是罗女士因为等待据说在检票处受阻的丈夫上车,很担心一家人不能同时赶上车,而表现出破坏规则的“撒泼之举”,其实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不乏有之,只不过罗女士被视频记录了下来,上传到网上。

视频中我们还看到,列车员和站台人员面对破坏规则的罗女士未能很强硬地采取断然措施。很多人认为这是互联网舆论长期苛责执法者,而经常护着违法者的结果。

这次罗女士的“撒泼”表现引发槽点,或许与一段时间以来基层规则遇到的挑战越来越多,维护者变得愈发胆怯,人们对失序的担心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有关,大家渐渐发现,自己最终是基层秩序减弱的受害者。比如,一些地方不敢管乞丐了,致使乞丐不断增多,讨钱方式变得激进,让人不胜其烦。

持续经济发展迅速将中国很多地区送入新的社会形态,社会治理水平急需随之跟进。然而部分中国人的法治意识及规则意识都更新得不够快,舆论很多时候在跟着感觉走,缺少维护规则的主动意识,这一切造成了不少认知上的混乱,全社会并没有坚定围绕规则形成日常的协调性。

合肥高铁站的这起事件带来了强烈触动:一位本应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女士,却在对自己来说重要的时刻公然不计后果地对抗规则,这其实是我们基层社会规则意识孱弱的一个缩影。

或许还可以问一下:9日人们看到的一系列后续反应也都是很合规则和很恰当的吗?

罗女士的确在高铁上违反了管理条例,但这是对她进行“人肉”,将她的所有个人信息公之于众的理由吗?她在高铁站犯糊涂,应该处理她的是执法系统,而她所在单位在视频公布的当天就停她的职,表现出迎合网上舆论的“政治正确”,这很必要吗?

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个场合因特殊原因失态,他(她)所应当承受的处罚似乎应局限在与那个场合有关联的范围内。而周围一旦有人用手机记录下那个过失,犯错者立刻就成为全社会的千夫所指,他(她)失去的东西远远多于如果相关视频没有上传到互联网上,这种惩罚量级上的巨变又根据的是什么呢?

中国社会处在一个从不发达到发达、秩序逐渐升级的复杂过渡期。我们不能否认有很多短板的存在,而不仅仅是被一段视频放到网上“游街”的人没有跟上规则的建立,我们很多人可能同样在“跟着感觉走”。中国社会的全面现代化任重而道远。

本文著作权归环球时报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微博热议——

@不想再强求(网友):

这件事情,首先,公众是否在“就事论事”?此行为究竟是公民违法行为还是教师道德问题? 其次,如果一个老师道德上存在问题,但又同时获得各种称号。显然,其反映的是当下的教育评价仍以“教书”为主。 最后,教师行业总体工资不高,但是社会却要求她既是知识容纳器,又是道德标杆,那又是否合理?

@新媒田宇(校园博主):

1月9日,安徽合肥庐阳区教体局发布通报证实“高铁拦门”女子系永红路小学教师罗海丽。目前教体局已对其作出停职检查处理。另外,这种行为违法了吧?是不是要有相应处罚?

@围脖热门话题收录(互联网资讯博主):

拦高铁车门女教师被停职,独家对话扒高铁车门女子,合肥高铁女子以等老公为名,阻碍高铁发车。看了视频很气愤,有视频还那么无理取闹,这不是一列车晚点的事,一个车因为突发的状况晚点,调度人员要立刻调节可能十几辆路过这里或是即将路过这里的列车,环环相扣,可想而知。真是给孩子做了一个响当当的“榜样”。

延伸阅读

女教师为等老公扒阻高铁车门可处行政拘留

面对这种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阻碍列车驶出站台的行为,为了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在站台的铁路民警可以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查看详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