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测试

测试"含咪量":你就是她的用户

创事记

关注

摘要:“关注说明人生失败”是一种夸大的说法,这个说法恰恰符合咪蒙的叙事方式。

作者 | 三表

什么叫“含咪量”?就是指你的微信里关注“咪蒙”公众号的好友数量。

今天很多人在测这个“含咪量”,因为微博有个人发了这么一段话:“关注她的微信好友占比越多说明你人生越失败。”

人人都怕失败,人人都焦虑,人人都想站在鄙视链的上游,于是人人晒出了自己的“含咪量”。指数低的弹冠相庆,指数高的恸哭哀嚎。

实际上,这个说法并不科学。没有人的“含咪量”是零,这证明“咪蒙”是当之无愧的头部自媒体。再有,“关注”的本来意思是“关心重视”,可在社交媒体上“关注”有另一种解释:“它只是一个行为动作而已”,普遍情况是:我把你“关”在了订阅列表里,但我并不“注意”你。以我来说,关=注的话,我每篇都该是十万加的阅读啊。

既然“咪蒙”是头部自媒体,那它就有被研究、围观的意义,对于很多媒体、自媒体、市场、公关来说,关注“咪蒙”是一种“职业行为”,无非是研究传播、研究竞品、研究另一种受众。

所以“关注咪蒙”不代表投出了一张价值观的赞成票,那么“关注即说明人生失败”就是一种严重夸大的说法。更有趣的是,这个说法恰恰符合咪蒙的叙事方式。

但这个“夸大的说法”被很多人认可并传播,透露的是一种切实存在的情绪,那就是:大家都不想做那种“容易被煽动,容易接受媚俗内容的人”,甚至以朋友中存在“容易被煽动,容易接受媚俗内容的人”为耻。

这就是价值观的二元对立。我绝不是骑墙的人,我站其中一种价值观。但你要知道除去“职业围观式的关注”外,咪蒙的千万订阅量可不是机器加的,而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人,也就是说,你价值观的对立面站了很多人。

这个很正常,太正常了,你不要怀疑人生,不要怀疑社会,要知道“咪蒙式写法”、“咪蒙式创作路径”是非严肃中文网络创作的主流,只是其他人知名度不够而已。写法服务流量,从流量倒推写法,这是“显学”,不要故作惊讶。

今天有位朋友写了篇文章叫“瞧不起咪蒙的媒体人,肯定也看不懂今日头条”。他说:“朋友圈里又掀起了一波嘲讽咪蒙的热潮,每隔一段时间一次,酸气冲天,尤其是自己也搞公众号的科技自媒体们,总是用这种方式试图证明咪蒙那一套没什么新鲜的,不是不能为,而是不忍为。每次看到这种假冒文人风骨的戏精,娄老师都感觉头疼,你们到底是真的道德洁癖高到不屑一年2000万的收入,还是没那本事赚那么多钱自己心里没点B数吗?”

我看了之后很不以为然。批评,乃至对价值观不相符的人表示不认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了,没必要去揣测动机,甚至发出诛心之论。把瞧不起和做不到之间划上等号是一种逻辑偷懒。瞧不起不是因为做不到,也不是因为做不到才瞧不起。

比“媚俗”价值观更令人恐惧的就是所谓的“用结果说话”和“胜利者不容置疑”了。价值观的对立被解释为觊觎流量、冥顽不化,并加以奚落,多么势利的视野啊。

咪蒙的路是合法的,且通过这条路赚了很多钱,所以我们讨论的不是这门“生意”的对错,而是在这个时代“按需生产”、“按情绪生产”是否已经比执笔者的价值观更重要了?我们要不要对这个时代最顶尖的网络写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嫌弃、嘲讽、不认同,这都是在合理的讨论区间之内,我们无法改变一个人,我们没这个能力,有这个能力的人(部门)会让她对爱国热泪盈眶,会让她在党旗下说出“作为新媒体从业人员应该牢记自己的使命,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你大可大方嫌弃、大方质疑,也大可不必为你的“含咪量”高而担心。

思考题:你的含咪量是多少?

本文著作权归三表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延伸阅读

马东“活明白了”,却不打算把其他人叫醒

马东的问题则在于,他活明白了,却不打算把其他人叫醒。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下,岂不是你偷了我们的钱包我们都不知道?

查看详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