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小说为何被老外追捧?

中国新闻网
摘要:中国网络文学为何会越来越多地被外国读者接受?网文出海的瓶颈在哪?
“Faster release(快点更新)!”“Story was awesome。 Please don‘t stop translating this story(故事太棒了,千万不要停更啊)!”这是记者在起点国际网站中看到的外国网友对中国网络小说的评论。
最近两年,外国人看中国网络小说似乎成了一件越来越常见的事情。同时,中国网络小说也正在走出国门。今年3月,甚至有一篇题为《中国网络小说让美国小伙戒掉毒瘾》的报道引发关注。中国网络小说如何走出这条出海之路?记者进行了探访。

网络小说《盘龙》。
中国网文界的自信
“近几年确实有想法把粉丝群扩展到海外。我也希望自己写的小说能走向世界,写成一部像《哈利波特》那样的小说。这是我现在的最大心愿吧。”这是网络作家忘语日前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所给出的回应。
和不少中国的网络小说一样,忘语的作品也被翻译成外文,成为外国粉丝追捧的对象。而在此之前,《盘龙》等网络小说已经吸引了大批老外粉丝。
毫无疑问,中国网络作家正变得越来越有信心。而这样的变化除了来自于不断增加的点击量,还有读者对其作品的积极反馈。
记者注意到,刚开始更新近一个月,截至11月29日17时,忘语的最新作品《凡人修仙之仙界篇》在起点中文网上就拥有了超过190万次的点击量。当然,和前一部网络小说相比,这样的数字根本不值得一提。从2008年连载到2013年的《凡人修仙传》目前点击量已超过1亿次。

忘语的最新作品《凡人修仙之仙界篇》在起点中文网上的页面。
网络文学会不会出现金庸那样的作家?
“能有这么多人去看一部网络小说,我在十几年前是完全想象不到的。”在猫片执行董事、前百度副总裁李明远看来,这样的数字如果放在早年前是天文数字。
“2004年的时候我们开始做百度贴吧,那时候贴吧上讨论最热烈的东西就是这些互联网文学。当时的话题还是在讨论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是什么关系,网络文学是不是可以代表文学。但是到今天我们已经可以看到,通过互联网的力量让文学创作这件事能够和这么多人发生这么奇妙的‘化学反应’,能够把这些作品从优秀变到如此伟大。”李明远说。
也许是觉得在外界看来自己给出的评价过高了,李明远又补充道:“我在这里说‘伟大’并不为过,因为它是一个边创作边发展的、活的过程。”
对网络文学评价如此之高的并不只有李明远。北京大学副教授邵燕君曾在2017年第2期《网络文学评论》中的一篇文章中直言“研究网络文学以来,一直有学者问我网络文学会不会出现像金庸那样的大师级作家?我总是回答:‘会,并且已经有了。甚至,在我的评价里超过了金庸。’”
当然,数据更能说明中国网络文学近年来的迅猛发展。据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白皮书》推算,2016年,中国网络文学行业PC端用户规模约2.17亿人,移动端用户规模约2.65亿人。而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则显示,2016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达3.33亿。

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白皮书》统计了海外读者对中国网文的评价高频词。
老外为何会成为中国网文的粉丝?
在邵燕君看来,网络小说的特性就会吸引人们去阅读。“网络文学对我们现实生活反映是非常切近的,它是一种折射式的反映,而非直接反映。某种意义上,我们现实中的焦虑、欲望就都会反映到类型文中去,我们最核心的焦虑恰恰可能会投射成网络文学中的‘爽点’。”
“比如现在都市文之中有很多‘重生文’。就是我一下回到生命的原点重新过起,所有的遗憾,丢失的恋人、错过的机会都可以找回、弥补。这样‘爽点’就有了。”她说。
国内粉丝规模的扩大还只是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一个方面。从2016年开始,邵燕君和她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注意到,中国网络文学正在走出国门。
2014年12月,美籍华人赖静平(网名RWX)建立被认为是第一家中国网络文学英译网站的Wuxiaworld。由此也引发了国内对网文出海现象的关注。此后诸多中国网络文学翻译组相继出现。
中国网络文学为何会越来越多的被外国读者接受?我们或可以从外国读者在起点国际上的留言找到原因。网友aswalz在看了一部“重生后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的网络小说后表示,读这部作品“就像玩角色扮演游戏”。同样在追这部作品的Albert23坦言,“作者把人物和书中的世界背景塑造得太棒了”。Modsan则认为,“这个类型的小说正是我需要的”。
邵燕君曾对媒体表示,老外粉丝爱看中国网络小说的原因,和国内的粉丝差不多,就是爽——“草根的逆袭”这一主打模式具有相当的普适性,能满足不同人群共通的欲望。

武侠世界网页截图。
网文出海如何面对瓶颈?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吉云飞一直参与邵燕君团队的相关研究。最近,他正参与撰写即将发布的《2017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报告》。
他发现,和前两年的网文出海高速发展相比,2017年Wuxiaworld的读者增长已趋于平缓,其世界排名甚至有所下降。“与此同步的是整个中国网络文学在英语世界中的传播也进入到了一个瓶颈期。如果不能打入英语世界的主流阅读市场——尤其是被亚马逊和kindle的读者所接受,在这个相对边缘的网络小说亚文化社群中已触及到了天花板。”他在前述未完成的报告中写到。
面临这种情况,各网站也正在探索适应海外市场的盈利模式。以起点国际为例,网站虽然没有收费,但在读者阅读正文之前会先行播放广告。今年4月,阅文集团与亚马逊正式达成合作,亚马逊Kindle书店推出网络小说专区。
同时,基于中国网文的IP运营也正在海外展开。IP版权运营机构猫片董事长王裕仁透露,网络小说《凡人修仙之仙界篇》已在海外布局。他对此信心十足,“一些网文中的东方式仙侠的世界观体系,在传统西方玄幻小说和日韩的轻小说中很少见。这在海外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同时随着影像化作品——CG大电影的推出,在国外也传开了。”
“其实大家很期待看到这样一部和传统欧美迪斯尼体系、漫威的超级英雄体系不一样的、属于亚洲脸的超级英雄的故事。我们相关的各国合作伙伴都在积极推进这件事情。”他说。
本文著作权归中国新闻网以及其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微博热议——
@中国网:
早在2014年,中国武侠小说就开始在美国流行,一些武侠小说粉丝自发翻译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并上传至社交网络。随着读者的不断扩大,对于小说类型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于是各类网络小说也被翻译成英文,吸引了大批读者。
@天蚕土豆(网络作家):
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网络小说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越来越多的人喜爱阅读的同时,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尝试发掘自己的创作能力,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中国网络小说有了更多不同题材的内容,可以进行创意创作。现在看到的小说比五年前更加丰富、多样化,创作的空间也更大了。网络文学携带着的浓郁的中国标签,正使它成为向海外传播华夏优秀文化,向外国友人们传递中国优质内容的重要途径。
@邵燕君(北大中文系副教授):
简单地说,在印刷文明时代,我们的商业类型小说不发达,没有培养起一支创作力旺盛的类型小说作家队伍,更没有形成一个充分细分、精准定位的市场渠道。1990年代‘市场化’转型之后,类型小说基本都是外来的。这时,网络进来了。网络文学吞下了印刷文学没有吃到的最大一块商业蛋糕——类型小说,再加上先进媒介蕴藏的巨大能量,经过十几年野蛮生长,就长成了现在这样的世界奇观。
延伸阅读
美国小伙靠中国网络小说戒掉毒瘾
“过去我回家后只想着吸毒,现在我回家后满脑子想的都是中国小说,它们像毒品一样让人上瘾,但至少不会伤害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