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赫夫纳

澎湃新闻
摘要:《花花公子》杂志创始人休·赫夫纳去世,享年91岁。回头看看他的一生......
作者|戴桃疆
如今,传统媒体势力大不如前,“花花公子”(Playboy)那只打着领结的兔子在年轻一代中的知名度,也比不上美国其他的电器、时装、食品等品牌。
“花花公子”创始人休·赫夫纳91岁生日之际,掀起销售方式革命的电商亚马逊,献上了向往昔致敬、向长者致敬的混合纪录片《美国花花公子:休·赫夫纳传》(American Playboy: The Hugh Hefner Story)。

《美国花花公子:休·赫夫纳传》海报
这部由录像、亲友访谈以及更帅的演员重现历史拼接而成的混合纪录片,充斥着休·赫夫纳最喜欢的两样东西:全裸美女和溢美之词。
纪录片共十集,全长450分钟,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赫夫纳在芝加哥公寓厨房里创办《花花公子》杂志开始讲起,歌颂了赫夫纳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时代精神,详细记录了其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立下的丰功伟绩——白手起家创办销售量最高的男性刊物,力压老牌行业领导者《时尚先生》,创办高净值人群活动社群“花花公子俱乐部”,创办赌场娱乐大众,为全世界各国人民带来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享受,还不忘讴歌赫夫纳无数段美丽的爱情。

如果说“花花公子”帝国是建立在那些年轻漂亮姑娘裸露的乳房和臀部之上,那么亚马逊与花花公子集团联手出品的这部混合纪录片,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建裸大业”。

它虚情假意地请来与赫夫纳或花花公子集团利益相关的人士讲述赫夫纳其人。赫夫纳现已出任集团高级管理人员的儿女,也出面讲述父亲是如何忘我地一心扑在事业上的。黑人平权运动参与者讲述热爱爵士乐的赫夫纳,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反对种族歧视、并引导潮流中人实现平权。
在这些精心筛选过的一面之词的包装下,“花花公子”裸体帝国至高无上的皇帝,被描述成一个充满事业心、爱心与正义感的实业家,一个充满魅力的完美男性,一个时代的先驱。他默默地承受着来自女人、保守主义者和商场敌对势力的攻击和误解,埋头苦干、艰难前行。

佐证赫夫纳对平权运动有突出贡献的民权活动家。
赫夫纳一双儿女一手促成的这部混合纪录片,以第一人称的自传体形式徐徐展开,说话的语气好似长者与年轻人分享人生经验。用这种长者的语气讲话,观众就不要指望当事人会下罪己诏。所有的错都是社会的错,黑色的锅别人的背上多。
纪录片首先回顾了赫夫纳缺乏情感表达和肢体接触的原生家庭以及学生时代保守的社会风气,批判了这两点对他青年时代的压抑,促成了赫夫纳对性解放和性表达的渴望。
赫夫纳与第一任妻子米莉都出身于有天主教信仰的家庭,恋爱从高中谈到大学也只是拉拉小手、亲亲小嘴,并没有越过禁忌的红线。

赫夫纳从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心理学系毕业之后,进入男性刊物《时尚先生》(Esquire)的广告部做文案工作。要求涨薪而不得后,他愤然辞职,在家创办了日后最著名的男性刊物《花花公子》。
受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性学家金赛的影响,赫夫纳希望美国公民,尤其是男性公民,能够正视自己对异性的渴望,让裸女从艺术殿堂走向通俗,并用严肃文学、爵士乐评论装点杂志,以便使之区别于色情小报。
随着事业蒸蒸日上,赫夫纳开始了以办公室为家、夜以继日埋头苦干的创业生活。期间,他和美丽、年轻、聪慧的女下属们发生了超越友谊的肉体关系,但赫夫纳的妻子和女儿都以为他是个好丈夫、好父亲。
这种情况持续近十年后,赫夫纳与第一任妻子离婚,开始了真正的花花公子式的生活。

赫夫纳买豪宅、办派对,夜夜笙歌,像了不起的盖茨比一样生活。他带派对上相中的姑娘到豪宅里进行不可描述之事,和朋友带许多集团员工进行不可描述之事,都是正当的。
理由有三:一是,男人嘛,英雄难过美人关,一夜春宵,你情我愿;二是,被阅人无数的老板临幸也算是对员工的肯定,与员工福利无异;三是,老板明星化,老板成为集团理念的代言人并身体力行,是品牌推广和品牌建设的需要,迫不得已。
保守的社会批判陷害赫夫纳,令他难堪,让他出丑,送他上法庭,逼他坐牢,然而他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屈不挠。
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开夜店,雇佣沙漏型身材的年轻姑娘打扮成兔女郎招徕会员,带来数以亿计的收入;七十年代,他开赌场,赌场收入占整个集团利润的百分之八十五……赫夫纳对自己工作上的伙伴基于百分之百的信任。出了违法乱纪的事,都是这些人一时鬼迷心窍,与他本人没有半点关系。

纪录片在最后一集用20分钟讲述了赫夫纳退休之后的两次婚姻。赫夫纳的第一任妻子与他同龄,第二任小他36岁,第三任小他60岁。第一任妻子是他的同学。第二任、第三任都曾作为花花公子重要的招牌“花花女伴”(playmate),裸体出现在《花花公子》杂志上。现任妻子一度在订婚后取消婚约,声明不愿意与其他女人共享一个男人,婚后又成了赫夫纳的“真爱”……

围绕着赫夫纳的花边新闻很多,与他有过交集者,不仅有这些喜欢奢华生活和轻薄装束的年轻姑娘,也有各界名流。媒体人、作家、演员、名媛、政客,都与之因各种因缘有过长长短短的交集。
赫夫纳是民主党的支持者,思想上和政治上的自由派,为高校、艺术机构捐过不少钱。在黑人平权运动的关键时期,他的一些决定和举措的确推动了种族歧视的消除。作为一个曾创造过辉煌商业成功的出版人,赫夫纳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成功人士。但在影像中,他被塑造成一个裸女堆里走出的圣人,就太假了。

《彪马脱口秀》的主持人比尔·马赫为赫夫纳站台
后辈、同僚在一位九十多岁的长者的生日献礼片中对他的评价,一方面体现出这位长者希望后人如何记住他,一方面暴露了视角选择对叙事的局限。然而光捡好听的说,并不是这部混合纪录片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那些穿插其间的角色扮演与历史重现部分。
这些由更年轻、更高、更好看的演员出演的部分,除了给纪录片里塞入更多的裸体和不可描述的镜头,完全没有其他的存在意义。推动故事的叙事一直以旁白的形式出现,枯燥无味的对话全部以你问我答的形式出现,五分钟搞定品牌标识,三分钟敲定革命性创意,女员工半裸决定广告合作……除了光着身子动一动,演员完全没有表演可言。

更惨的是,除了床上动作场面,重现部分的剪辑素材并没有拍够,素材重复利用,导致纪录片的前几集里观众看到的酒馆只有一家,这家酒馆的吧台边只有一对男女,数年间每次见到赫夫纳都会露出同样的表情。
献礼片也要有个限度,尺度上放开、吸引观众眼球无可厚非,但只有大尺度没有其他内容,也只能靠炒热度来弥补制作本身的不足。
这部长篇“建裸大业”并不会告诉普通人如何实现白手起家成就美国梦,也无法告诉现代人如何成为詹姆士·邦德一样的型男花花公子坐拥香车美女,甚至没有那些离奇的绯闻轶事。它有的,只是一个老人“忆往昔峥嵘岁月”式的叹息。它存在的意义或许在于,填补《权力的游戏》延期造成的裸体空窗,抚慰一些渴望视觉刺激的寂寞肉体。

本文著作权归澎湃新闻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微博热议——
@新周刊:
花花公子海夫纳走了,他给这个世界留下的最大一笔遗产是兔女郎。
@男人装:
花花公子海夫纳早已为他的死亡做好了准备——1992年时他就花费5万美元价格早早买下了紧邻梦露墓碑旁的位置,他将长眠在他的女神身旁。
@英国报姐(媒体人):
这个游戏花丛,创造了著名的兔女郎形象,曾经约会过千余女性的浪子,最终将长眠在缔造他一生传奇的性感女神梦露的墓边。一生放浪,死得其所,一代传奇就此落幕。
@区块链信仰者何生(财经博主):
老爷子的人生也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这高度一般人是到不了的!
延伸阅读
休·海夫纳:风流帅气一生传奇
休·海夫纳于1953年创办《花花公子》杂志,这本杂志成为全美最畅销的成人杂志,并行销全球,使海夫纳成为百万富翁和风流人物。
如何评价休·海夫纳的一生?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