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揭秘:半数NBA球队都在亏本!

揭秘:半数NBA球队都在亏本!

新浪看点

关注

摘要:作为最成功联盟之一,获百亿美元收入合同后,NBA仍有近半数球队亏损。

NBA 的球队声称亏损状态对他们来说并不罕见,早在 2015 年,NBA 联盟总裁亚当·萧华就说过联盟中相当多数量(significant number)的球队都是亏损状态。

从上赛季起开始生效的九年价值 240 亿美元的转播合同被视作能治愈这种状态的良方,毕竟平均计算下来,NBA 每年的转播收入达到 26.67 亿美元,这个数字将近是上一份合同,每年 9.3 亿美元的三倍。不过根据近日 ESPN 发布的一份机密报告来看,联盟中将近半数的球队仍然是亏损的。

报告显示,2016-17 赛季,联盟 30 支球队净利润总共达到 5.3 亿美元,不过却有多达 14 支球队是亏损的。

NBA 有一套收入重新分配的规则,大球市的球队们需要拿出一些钱分享给亏损的球队。上赛季联盟共 10 支球队缴纳了总计 2.01 亿美元,拨给了 15 支另外的球队。即使是这样收入和奢侈税重新分配之后,联盟中仍然有九支球队(亚特兰大老鹰、布鲁克林篮网、克利夫兰骑士、底特律活塞、孟菲斯灰熊、密尔沃基雄鹿、奥兰多魔术、圣安东尼奥马刺和华盛顿奇才)是亏损的,这其中包括马刺和骑士这样的强队。

这套分成系统也很复杂,比如篮网虽然亏损了,却是既没有缴纳也没有得到分成资金的球队之一,另外四支球队分别是多伦多猛龙、费城 76 人、迈阿密热火以及达拉斯小牛。

ESPN 在文章中提到,联盟的工资帽随着天价新合同的生效水涨船高,本来工资帽常年在 6000 万美元徘徊,2015-16 赛季还是 7000 万美元,合同生效的第一个赛季就飙升到了 9400 万美元。球员的薪水也因此暴涨,这让很多小球市的球队不堪重负。

这个归因不完全准确。我们计算了一下情况发现,新的转播合同与上一份合同平摊到球队的增值,一般情况下是可以覆盖薪资的增长的。新合同生效的 2016-17 赛季,每支球队相比上一个赛季从转播合同获得的收入增加了 5800 万美元。(全国转播合同的收入会在去除运营成本后平均分配到每个球队,因为没有查到具体的数据,这里的计算没有计入运营成本。)

而球队薪资的增长并没有超过转播合同平摊的增长。2016 年的夏天,灰熊以创总额纪录的 5 年 1.53 亿美元留住了球队的当家控卫康利。那年夏天高价合约纷飞的情况屡见不鲜,球队都想赶在工资帽上涨前的最后窗口签下球员,这也造成了一些球员身价虚高的结果,湖人四年 6400 万签约莫兹戈夫就被视作是当了“冤大头”。不过即使在这种情况下,NBA 球队 2016-17 赛季上涨的薪资——比如已经比较夸张的灰熊的 2800 万——还是小于平摊到的转播费的增长(5800 万)。

在今年,工资帽上涨后的第一个夏天,勇士以破纪录的 5 年 2.01 亿美元的价格续约库里。球队下赛季的工资也一下子增加了 4000 万,这个数目虽然惊人,还是小于 5800 万的转播平摊增长。

ESPN 获得的这份报告显示联盟分成的同时,也暴露出了球队的贫富差距,而后者也是持续存在的现象。球队从当地获得的媒体版权收入是造成这些局面的重要原因。全国的转播合同大家平分,到了各地,就完全是依照各自球市的情况而定了。

对于依托大都市的球队而言,它们在市场的优势先天独厚,哪怕战绩惨淡,当地媒体版权合同的收入也要远远超过战绩不俗的小球市。

上赛季西部排名倒数第二的湖人通过当地媒体版权收入进账 1.48 亿美元。有当地媒体版权的加成,湖人即使缴纳了 4900 万美金用于分给其他球队,它上赛季的 1.15 亿美元的净利润还是联盟最高的。尼克斯上赛季的当地媒体版权收入同样超过了 1 亿美元。尼克斯的地方媒体版权收入甚至比地方版权收入最低的六支球队加起来还高 1000 万美元。

小球市的孟菲斯灰熊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哪怕它坚强不屈的球风深受球迷的喜爱,哪怕球队已经连续七年进入季后赛,灰熊上赛季当天的媒体版权收入只有 940 万美元。虽然它获得了联盟最多的 3200 万美元的重新分配补助,灰熊上赛季还是亏损了 4000 万美元。灰熊这赛季将获得一份新的当地媒体版权合约,不过,根据尼尔森的统计,孟菲斯是联盟最小的球市之一,新合约能够解决的问题很有限。

本文著作权归好奇心日报以及其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微博热议——

@湖人之声(体育资讯博主):

NBA是这样的,每个赛季赚钱的球队还要拿出来一些钱给那些亏钱的球队,让那些连年亏损的小球队有心干下去,以此来维持联盟的平衡。

@不是真的V(网友):

前人打出了江山,后人乘凉。好比家里有一栋农民房,坐在家里可以收房租。

@微指数:

一个球队能不能赚钱和成绩表现关系不大,尼克斯和湖人在过去三年里输了 68% 比赛,但它们在商业价值上年年攀升。

@黎双富(懒熊体育联合创始人):

小球市球队想分得更多,大球队希望他们搬到大城市去赚钱,当然还有一个办法是扩军,一支球队可以收取10亿的进入费,均分就是3333万的收入。

延伸阅读

CBA究竟值多少钱 真的掉价了吗?

其实,中国体育的实体产业没有这么不堪,遇冷的是虚张声势的资本炒作。

查看详情

NBA的商业运营现状对于我国体育联赛有什么启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