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中国有嘻哈》的周杰伦情节

《中国有嘻哈》的周杰伦情节

新浪新闻客户端

关注

摘要:《嘻哈》使很小众的文化变成大众主流,而周杰伦成了华语乐坛的符号。

这个夏天,有一档选秀节目成了现象级话题,那就是《中国有嘻哈》。这个节目中诞生了一群把diss和peace挂在嘴边的新偶像,也让Hip Hop老前辈迎来了人生第二春。

在决赛中,吴亦凡带着双料冠军之一PG ONE唱了首《以父之名》,这可是华语乐坛的说唱标杆,敢挑战也是蛮有胆量的。

其实这已经不是吴亦凡第一次致敬周杰伦了,之前战队PK,他选择了一首《三年二班》。

你们的男孩TT在四强的紧要关头,选了头文字D的《漂移》。

大魔王踢馆赛,老辣的陈奂仁唱出《战争》时,鸡皮疙瘩掉了一地,这时弹幕里有人提醒你,这首歌的作曲:周杰伦,编曲:周杰伦,制作人:周杰伦。

人人都在向欧阳靖表达respect,却忘记了,17年前,有位名不见经传的天才出现在华语乐坛,他像一颗原子弹,炸开了乐坛的音乐革命。

他只用了3年的时间,就登上了《时代杂志》的封面,成了当之无愧的亚洲天王。他的妻子,被称为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的女人。

因为他,整个华语乐坛的逼格不知高了多少倍,而十几年后,华语乐坛的逼格又一夜回到解放前。

《中国有嘻哈》的成功之处,是让一种很Real很小众的文化,变成了大众主流,而周杰伦的了不起之处,是在于他开山立派,成了华语乐坛的一个符号。

现在的小朋友,觉得PG One代表中国Rapper的顶尖水平,觉得在李荣浩的《老街》面前,周杰伦的《上海1943》是什么过时玩意儿。

不好意思,姐姐经历了华语乐坛的黄金十年,当初听的歌水平太高,以至于现在都没得中文歌能听了。

把这个夏天的《中国有嘻哈》先放一边,来说说曾经每个夏天,我们翘首以盼的那个鬼才:

Jay Chou

内心住着小公举 · 周杰伦

当年听歌的品味,全是他教的。

《龙卷风》

出自2000年同名专辑《周杰伦》

2000年11月7日,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华语乐坛出现了一位统治级人物。

那个男孩子当时看起来还像个邻家男孩,头发微卷,喜欢戴着鸭舌帽,任由帽檐的阴影挡住他半边脸,讲起话来也一幅很腼腆的样子。

他叫周杰伦,他的同名专辑像阵龙卷风,石破天惊,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乐坛革命从此开始。

个性但不猖狂,低调但不软弱

可能周杰伦日后的影响力太甚,人们已经忘了他当年的成名也是个卧薪尝胆的故事。

周杰伦在台北一个单亲家庭长大,他的母亲《叶惠美》是位中学教师,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望子成龙,实行棍棒教育。在周杰伦3岁时,她见儿子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于是取出家中所有积蓄,买了一架钢琴。

周杰伦很喜欢钢琴,但也因为钢琴,被剥夺了很多童年时光。母亲的棍棒教育虽然让他练得了一手好琴,但也养成了不爱说话、内向孤僻的性格,学习成绩也不理想。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长大后他就跑去一家餐厅里当服务生,把微薄的薪资都拿来买音乐磁带。后来被老板发现了弹钢琴的技能,就成了餐厅里的钢琴师。

1997年,周杰伦的表妹为他在一个娱乐节目《超猛新人王》里报了名,当时周杰伦的表演有点让人捉急,还引得台下一片嘘声……可是节目主持人吴宗宪倒是对周杰伦蛮有兴趣的,这个小男生歌谱写得十分复杂,还抄写得工工整整,说不定是个可造之材,于是便把他收入了自己的阿尔法音乐公司。

周杰伦一听自己可以靠写歌养活自己,很开心,他一边给公司前辈们当跑腿小弟,一边在每天早上8点时,给老板送上自己新创作的歌曲。

《蜗牛》是周杰伦没火时,在蚁居时写的  

尽管此时的周杰伦怎么看都不是块当偶像的料,但吴宗宪确确实实被他的勤奋努力打动了,他允诺这个小眼睛男生:“阿伦,给你10天的时间,如果你能写出50首歌,而我可以从中挑出10首,我就帮你出唱片。”

后来的故事你们都知道了,灵气逼人的专辑《周杰伦》诞生了。

《双截棍》

出自2001年专辑《范特西》

在我们那个懵懵懂懂的年纪,周杰伦的音乐就像头开天辟地的怪物,吞噬了没见过多少世面的我们。我们第一次知道有种音乐叫节奏蓝调R&B,有一种歌,特么全程都不用唱。

第一次听《双截棍》,哑口无言

  《双截棍》糅合了摇滚、说唱、中国民乐、李小龙、及艋舺色彩,当初为《双截棍》编曲的钟兴民也作客了《中国有嘻哈》  

周杰伦的音乐太超前。17年前,许多歌曲前卫得听不懂,《娘子》《印第安老斑鸠》《乱舞春秋》……谁知道当年周杰伦的脑子里在想些什么。而现在听来,当年他的冷门曲库简直是块巨大的宝藏。

最厉害的是,17年后再听他的音乐,没有任何年代感,逼格放到现在依然突破天际。这些都归功于周杰伦的古典音乐功力,他的歌曲层次复杂,值得反复寻味,不是流行一下就归入尘土的口水歌,而是历久弥新,极具魅力的周氏味道。

有人说周杰伦是开山立派的大师,因为他让R&B和说唱变成了一种主流的音乐形式,并且将舶来品本土化。

周杰伦说自己并不是什么开路先锋,杜德伟很早就把R&B带进国内市场了。可是呢,别人都停留在自己玩的状态,Underground的状态,只有周杰伦,他真正推动了唱片工业市场的革新,促进了华语乐坛的繁荣。

因为这个小眼睛的才子,歌迷们的品味也变了,大家开始喜欢带着鸭舌帽弹钢琴的男生,开始重视“创作歌手”,花瓶偶像不再是主流,硬实力才是王道。

于是华语乐坛又有了唱《江南》的林俊杰,唱《苏三说》的陶喆,就连明明可以靠脸吃饭的王力宏,也必须以音乐才华和周杰伦正面交锋,因为那个年代,会“创作”才有江湖地位。

《爱在西元前》

出自2001年专辑《范特西》

周杰伦的灵魂搭档,叫方文山。方文山有一个特点,当年听他歌的小朋友,就算历史一窍不通,都知道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摩拉比法典。

我们曾以为说唱就是黑人穿着大裤衩,不是Mother就是F*cker,battle的时候要青筋暴起,diss彼此是家常便饭。

但他们的歌词题材却包罗万象,有反战的《最后的战役》、环保的《梯田》、玄幻的《半兽人》,禁毒的《懦夫》、穿越的《乱舞春秋》、侦探向的《夜的第七章》、贯穿东西的《威廉古堡》和《忍者》,还有反对家庭暴力的《爸,我回来了》。

这才惊觉,天哪,小时候喜欢了一个多么有文化、三观正的偶像!

这对灵魂搭档还一手缔造了中国风的标杆,《龙拳》《将军》《东风破》《霍元甲》《本草纲目》……从敦煌到丝路,从陆羽到华佗,如果不是《青花瓷》,又有多少人知道“天青过雨”是青花瓷的上上品?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因为古人无法改变湿度,青花瓷最上等的天青色只有在烟雨天才能烧制成,这种小概率事件就像我能等到你一样难。诗一般美的歌词

周杰伦的歌词中还有许多故事与乡愁,是许多人不曾知道的:

《上海1943》

1943年,台湾眷村里有很多老兵,他们因战乱背井离乡,阔别家人,直到两岸开放探亲,他们终于回到了大陆,然而老父老母早已不在。回到老家,只能单凭泛黄的旧照,看看父母亲的脸庞,回忆在上海滩的点滴时光。

《爷爷泡的茶》

这首歌在DEMO中唱的是:爷爷泡的茶,难喝也要说好喝。周杰伦的祖父周赞文是中共泉州地下党,为永春县左翼文社负责人。战乱动荡期间,周赞文带领幸存的知识分子辗转至台湾,隐姓埋名,改名周赞旺。后来他给儿子取名“耀中”,希望儿子有一天能够光耀中华。

周杰伦的才华百年一遇,上帝抓着他的手在写歌。他的老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天才来继承。

《刀马旦》

出自2001年李玟专辑《Promise》

周杰伦的音乐野心很大,他的音乐格局也很大。除了每年吭哧吭哧地自己出专辑,他还要为整个乐坛的老中青三代操心,前前后后一共300多首原创。

李易峰曾合作有感:周杰伦的编曲创意是不允许修改的

其中比较著名的是:陈冠希《战争》、陈奕迅《淘汰》、S.H.E《热带雨林》《候鸟》、陈小春《我爱的人》、张韶涵《亲爱的那不是爱情》、温岚《夏天的风》。当年的华语专辑都抢着要以“周杰伦作曲”加持。

2001年,他为李玟写了一首《刀马旦》。歌录到一半,天才突然觉得间奏应该要有段RAP,于是花了20分钟即兴创作了一段:

一口粮一张床一面墙一扇窗,我洒下一片月光。

一次种下一亩高粱,一个人在北大荒。

一碗热汤,啊,温暖了我一个晚上。

一匹苍狼一身风霜,走过丝路回家乡。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周杰伦合作曲,出神入化的平仄和断句,扑面而来的北大荒苍狼感,当年周杰伦的才气真是要溢出来。

《布拉格广场》

出自2003年蔡依林专辑《看我72变》

《可爱女人》红遍大街小巷时,昆凌只有7岁。

很多人都好奇:周杰伦到底有没有爱过蔡依林?有人是这么回答的:从他都能把《布拉格广场》这首歌送给蔡依林看来,爱过。

我终于去《布拉格广场》拍婚纱照,而新娘不是你

周杰伦这个劳模,不仅自己忙着问鼎乐坛,还“特别关照”地把蔡依林扶上了天后宝座。这种买一送一的乐坛天王,还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原本蔡依林被华纳唱片冰封,歌手生涯几乎走到头,突然她就带着《骑士精神》《海盗》《布拉格广场》《倒带》强势回归。

华纳时代还有一首杰伦写的《你怎么连话都说不清楚》

鼎盛时期的周杰伦为她写歌,为她合唱,为她在演唱会上跳双J舞,御驾亲征。周杰伦对于当时的蔡依林,大概就是踏着七彩祥云的盖世英雄,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

《外婆》

出自于2004年专辑《七里香》

周杰伦说自己是个不服输的人。

在他没有名气的时候,刘德华、张惠妹、刘若英都退过他的歌。当吴宗宪让他一口气写出50首歌时,他写到废寝忘食。后来叶惠美实在看不下去,跑去公司硬拖着儿子吃了顿饭,才放心地离开。

2003年,他那张被后世朝圣的《八度空间》入围了金曲奖8项大奖,孝子周杰伦带着外婆进入颁奖现场,却不料那一年8项提名,颗粒无收。

他在歌里唱到:

“我对着镜头傻笑,只觉得自己可笑。

我告诉外婆,我没输,不需要改变。”

当年媒体和评委都认为周杰伦风格固化,江郎才尽的言论四处可见。那时的杰伦遇到挫败,就会拿起他最强的武器反击回去,所以才有了后来震古烁今的专辑《七里香》。

如今的周杰伦,歌词是甜甜的,曲风是欢快的,没了当初的锐气和攻击性。可能是因为他家庭温暖,并且终于站在了没有人可以欺负他的高度吧。当第一太久了,也挺没意思的。

《以父之名》

出自2003年专辑《叶惠美》

当这张专辑发售时,宣告着曾经唱着《星晴》《简单爱》的白衣少年,已经成长为华语乐坛教父般的人物了,人们开始喊他周董。他接连写出了震荡乐坛的暗黑系列《以父之名》《止战之殇》《夜曲》,曲风有种俯视苍生的感觉。

至此,能超越周杰伦的,只有周杰伦自己了。

什么Flow,双押,跳拍

周董就是让你双膝跪地的顶端

显然音乐已经满足不了他了,他还有更大的野心,有更大的好奇心,只在乐坛称霸还不够,远远不够,他开始进军电影业。

周杰伦参演电影

周杰伦导演作品

自编自导自演自谱的音乐剧电影《天台爱情》

周杰伦和最好的导演合作,一边在新领域学习,一边把偷师来的本事消化成自己的作品。

2005年《头文字D》,导演是《无间道》的刘伟强、麦兆辉

给他配戏的是颜值巅峰的陈冠希、余文乐

2006年《满城尽带黄金甲》,导演是张艺谋

2011年好莱坞首秀,主演电影《青蜂侠》

2007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说不出的秘密》掀起轰动,在亚洲各个国家上映,韩国甚至计划在2019年重新上档。

歌手跨行成导演本来就闻所未闻,看得出来他也很下功夫,剧情很花心思,音乐自己操刀,题材是他钟爱的钢琴,和他内心一直安放着的校园情节。电影好不好大家各抒己见,但周杰伦的努力和诚意大家都感受到了。

有时候想想,在我们的青春里有这样一位偶像,我们看着他从腼腆少年变成乐坛教父,看着他不断攀爬高处,看着他带给我们一次次惊喜,他的成长好像没有天花板,现在我们都已步入社会,为人父母,而他却还在跃跃欲试。

北大百年讲堂上,周杰伦讲了一句很暖心的话:“如果有一天你们累了,听到《简单爱》会觉得温暖,那我就没有白白在你们的青春里经过。”

周董在众多领域的尝试会分担掉他在音乐上的专注,加上如今他的心态也变化了,就像日本漫画界的大师井上雄彦那样,以井上如今的心态,也不可能再创作出《灌篮高手》那样的作品,那是只有在年轻气盛、踌躇满志的年纪才拥有的热血。

当GAI在《中国有嘻哈》里唱道:

一往无前虎山行,拨开云雾见光明。

梦里花开牡丹亭,幻想成真歌舞升平。

我突然想起了,曾经唱着“把东亚病夫招牌一脚踢开”的周杰伦。

本文著作权归摩尔小姐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你怎么看待周杰伦在嘻哈界以及华语论坛的地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