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马云在阿里年会上说了啥?

马云在阿里年会上说了啥?

新浪看点

关注

摘要:“永远有公司比阿里更赚钱,阿里巴巴可以失去一切,但不能失去理想主义。”

9月8日晚,阿里巴巴集团18周年年会在杭州黄龙体育馆召开。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活动最后进行了演讲。

阿里巴巴年会 马云变身杰克逊舞技过人

对于马云来说,即将成年的阿里巴巴更像是他的孩子,从18位合伙人变成在全球拥有超6万名员工。在这个特殊的成人礼上,马云回顾了阿里巴巴过去的18年,总结了现在以及展望了未来。

马云说,让阿里巴巴坚持18年的是阿里的理想主义,他最担心的就是员工看到现在拥有的一切,就失去了理想。如果一个组织失去理想,每天思考的就是赚钱,那就变成了赚钱的机器。

“这个世界上永远有公司比阿里更赚钱,但需要知道自己有什么,要什么。阿里巴巴可以失去一切,但不能失去理想主义。”马云说。

马云在讲话中提到,未来十年,阿里不是要超越谁,也不是要成为世界前三。因为世界没有大而不倒的企业,只有好而不倒的企业,所以阿里不是要做大,而是要做好。

他还告诫员工,阿里的员工可以骄傲,但不能骄横。马云说自己最难过的是听到外面有人说,阿里人骄横了,自大了,变得无所不能。他不怕别人说阿里的无处不在,因为无处不在不是因为那有利润,而是那有空间。那里可以做的更好,阿里过去,是想做鲶鱼,让那个行业变得更好。

马云在强调未来对技术的投入时还不忘调侃一下BAT的另外两家他说:“BAT中马云是最不懂技术的人,但最不懂的人最热爱,并且是真心热爱。”

以下是马云讲话摘要:

阿里巴巴成立十八年来有很多感想,收获了很多,但付出远远超过收获。我有说不完的感谢,18年来阿里最大的变化是从18人变成54421名员工,来自70个不同的国家。

阿里在21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办事处。以前在湖畔花园创业时,天天都开员工大会,但现在开员工大会,要筹备一年,并闹得满城风雨。

阿里巴巴最大的骄傲和资产,就是阿里巴巴的员工以及以往给阿里做出贡献的人。18周年为什么要开一次年会,聚集在这不是为了显示成绩,不是炫耀做了多少事情,而是为了了冷静的思考。要反思和复盘,要统一对未来的认识,因为阿里已经18岁,客户和社会对阿里有了新的期待。

现在,阿里巴巴的市值已经是全球第六大公司,但实力还没有进入全球十强,离最强还很遥远。跟未来相比阿里还是孩子,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但跟刚创业时相比,已经是个庞然大物。

18岁的阿里,所有18岁的人拥有的无知,彷徨,阿里都有,这也今天所有人聚在一起,要面临的挑战。18年前,18个人聚在一起,因为相信互联网,才一起做了这件事。

绝大多数人,是看见而相信,很少一部分人,是因为相信才看见。而阿里人正是因为相信,才有了今天。

18年以后,数万名员工再次集结杭州,需要思考有什么,要做什么,路在哪里,要往哪个方向走。18年前看到的是机会,18年以后的今天看到的都是挑战,挑战来自政治,文化,特别是技术,技术的发展会让很多人失去现在的工作。

让阿里巴巴坚持18年的是阿里的理想主义,自己最担心的是员工看到现在拥有的一切,就失去了理想。一个组织失去理想,每天思考的就是赚钱,那就是赚钱的机器。这个世界上永远有公司比阿里更赚钱,但需要知道自己有什么,要什么。阿里巴巴可以失去一切,但不能失去理想主义。

今天的阿里巴巴不是一个普通的公司,而是一个经济体。以前的经济体都是以地理划分的,现在在互联网上,正诞生一个新的经济体。这个经济体希望让全球的中小企业做到五个全球化,希望能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和年轻人都能分享技术带来的好处。

现在,阿里巴巴已经是全球第21大的经济体,未来五年要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希望服务20亿消费者。经济体的价值,是让世界经济更加普惠,更加持续的发展。经济体和普通公司的差别,经济体要担当社会的责任,而公司只要考虑自己。这也是把大家叫来的原因。

未来5到10年,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处于非常关键的时刻,当然,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永远都处于非常关键的时刻。

阿里巴巴需要担当市场的力量,用技术推动社会的力量。18年以前,阿里巴巴的理想就是做一家世界尊重的公司,那时候,想干嘛就干嘛,现在不能这样。因为要考虑到国家,社会和全球。只有这样,阿里才能赢得尊重。

未来十年阿里不是要超越谁,不是要成为世界前三。世界没有大而不倒的企业,只有好而不倒的企业,阿里不是要做大,而是要做好。做好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赢得客户的信任。

未来,阿里巴巴将全力投入全球化,要用全球化的眼光看问题全球化势不可挡,不能阻碍全球化。

阿里也会全力投入到农村淘宝,技术要让全人类共享技术,现在必须要参加到中国的脱贫之中。如果能做好这个,让阿里巴巴骄傲的不是体量,收入,而是社会的担当和福报。

阿里会加大技术的投入,BAT中马云是最不懂技术的人,但最不懂的人最热爱,并且是真心热爱。感谢2万名技术人员加入阿里,为阿里创造了奇迹,未来要为世界创造奇迹。

技术不是不作恶,而是为世界作出贡献,这才是技术的使命。未来的阿里,要靠技术获得利润,而不是规模;未来的阿里,要靠创新赢得市场,而不是市场预算。

未来,阿里赢得尊重,不是靠利润收入的了不起,但阿里的利润和收入一定会了不起。

未来,永远是客户第一,没有客户的信任就没有阿里巴巴。信任是最昂贵和最脆弱的产品。有信任,阿里巴巴才能走的更远。只有这样,阿里巴巴的生态才能持久,才是一个共享的经济体。

经常对员工讲,阿里不承诺会发财,会升级,给你一大堆房子去买。但阿里承诺,经过3年5年10年的锻炼,你将成为最好的自己。这十年,你看到的,经历的,尝试的,一定是最好的。

希望阿里人做最好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买得起房子和车,这些都是自己赢来的。

希望大家对公司吐槽,不要对客户吐槽,不要为环境吐槽。脱离这些,阿里巴巴什么都不是,员工要记住,阿里巴巴大了,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跟未来相比,阿里还是个孩子。

阿里的员工可以骄傲,但不能骄横。最难过的是,听到外面说,阿里人骄横了,自大了,变得无所不能。不怕别人说阿里的无处不在,无处不在不是因为那有利润,而是那有空间。那里可以做的更好,阿里过去,是想做鲶鱼,让那个行业变得更好。

最后,希望所有的阿里人能做到“认真生活,快乐工作,保持理想“。阿里也将因为有理想,才能走未来的84年。

  微博热议——

@康国平(时评人):

看看阿里年会的这一组数字:100多趟航班、32班次高铁、1700车次大巴;100多家酒店、6.7万件T恤、12万瓶矿泉水;现场演职人员2000多名(绝大部分为阿里员工),工作人员超2000人,阿里亲属和嘉宾超1000人…

@薛福康的微博(自媒体):

在市场经济体系里,反垄断规则不会允许一家企业成长到那样的规模。如果过大,就必须分拆,以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这个事,马云应该知道。

@abada张宏兵(财经博主):

仅因企业大小为由的这种反垄断法是恶法,被现代经济学和实践批判很多,可以去搜索。真正的反垄断应是反行政垄断,即政府管制牌照。只要没有行业准入的政府管制,再大的企业也随时面临资本投资进入此业的竞争的压力。

@闽粤放牛娃(电影博主):

“经济体”这个提法都敢说,小马同学确实是有点点那啥了。

马云年会演讲称,阿里在未来要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你怎样看待这样的说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