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被扔下19楼:受害人有错吗

新浪新闻客户端
摘要:男子求爱不得将女孩扔下19楼后续:受害者家属痛斥拜金女猜想。
据红星新闻8月25日报道,2017年3月21日的杭州虽然已到春天,但寒意仍未散去。
当天上午,在滨江区的某个小区19楼,一个27岁的男子薛某举起一名体格娇小的女孩,直接从阳台扔了下去,女孩当场死亡。据媒体报道,对面大楼的监控拍下了残忍的一幕:阳台上两个人影晃动,很快,一个人影从阳台上坠落,头发散开,另一个人影回房间。
整个过程不过10秒,一个如花的生命消逝。

姗姗生活照 图据《杭州日报》
8月23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薛某故意杀人案,案件将择日宣判。此案经媒体报道后,其中的细节引发网友热议。报道称,海归男子薛某单恋女孩8年遭拒绝,期间曾送过名牌包,名牌项链等礼物及红包共花费了4万多元,并同租一室。

庭审现场 图据《杭州日报》
延伸阅读
男子求爱不成将女孩扔下19楼
“不是真的要钱,1000万,就是宣泄我们的愤怒。”
男子薛某和女孩姗姗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的真相和更多细节又是如何?
今天(8月25日),红星新闻采访到事发时与当事人合租房子的室友小敏、死者的表哥李先生,试图还原事件的更多细节。
室友披露三人合租细节
“薛某送包和项链,姗姗还试图退给他”
死者女孩姗姗和薛某都来自河南,是高中同学。据室友小敏回忆,姗姗曾经给她讲过薛某从高中时就喜欢她,但认为对方性格太沉闷,一直没有答应他的追求。大学时,姗姗谈了一个男朋友,薛某知道后就没有再联系过她。直到大学毕业,她和男朋友到不同的地方工作,因为异地恋原因分手后,薛某再次联系了她。
这期间,薛某在美国上学,会经常通过网络和姗姗联系。今年初,薛某提出要从美国回来,到杭州找工作,并提议和姗姗合租在一起。小敏称,因为她和姗姗是同事,刚好房子到期,就商量三人合租在一块儿。“因为他们是老乡,比较熟悉,当时没多想。”
随后,她和姗姗通过中介看了几处房子,最后选择了那处位于19楼的房子,3室一厅,姗姗和小敏的房间有阳台,薛某的次卧没有阳台。小敏记得,房租每月5300元,押一付三,加上中介费,她和姗姗每人出了7325元,而薛某直接付了10000元。

薛某此前直接转了1万元支付房租 受害者家属供图
租完房子之后,姗姗和小敏先搬了进去,薛某在2月初才入住。小敏回忆,薛某还没有从美国回来时,曾给姗姗邮寄过礼物,有相机、包包和项链。姗姗当时表示并不需要这些礼物,还试图退还给对方,但对方表示只是单纯送礼物,没有别的意思。
据此前媒体报道,薛某觉得自己去美国后,跟姑娘的关系就“亲密”起来了。但女孩从来没有承认过他,都没有牵过手,最多说过要再了解了解。男孩感觉的亲密是“她会在微信里告诉我她干了些什么”。
表哥辟谣“物质”说法
薛某转过红包,姗姗退还了
室友称,薛某送花买早餐,姗姗反应冷淡
小敏称,薛某住进来之后曾请她们吃过一次饭,也给客厅买了一个电视机,但是她和薛某基本没有交流,“他不会主动说话,我们只是偶尔在客厅碰到打一个招呼。”刚开始,他对姗姗比较热情,偶尔会给她买早餐,但是因为姗姗对他比较冷淡,后来也就没坚持了。

薛某生活照 图片来源见水印
据小敏说,2017年情人节的前几天,薛某在网上订了一束花送给姗姗。他没有亲手送,而是由快递员将花送到姗姗手里。姗姗签收之后,随手将花放在了客厅的花瓶里,期间,薛某和姗姗基本没有说话。
小敏称,在3人合租期间,薛某经常一个人待着房间里,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我们早上上班时,他在房间,晚上回来他还在房间,饿了就点外卖。”
姗姗的表哥李先生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说,有网友说他表妹是一个很物质的人,根本是“胡说八道”,“如果她‘物质’,他(薛某)这么有钱,就直接和他在一起了。”李先生称,在2月14日情人节前几天,薛某用支付宝给姗姗转了500元红包,姗姗发现后立刻退了回去。

今年2月,姗姗收到薛某发的500元红包后,转账退回 受害者家属供图
而在此前的2016年11月21日,薛某也用支付宝给姗姗发过相同数目的钱,她也退回了。

去年11月,姗姗收到薛某发来的500元后,转账退回,备注“不需要” 受害者家属供图
室友回忆事发过程
薛某突然进入姗姗房间,反锁房门
开门说,把她推了下去,一脸淡定
3月12日,姗姗回老家参加了一场朋友的婚礼。小敏称,姗姗回来之后和薛某发生过争执,但具体争执的内容没听清楚。据此前媒体报道,姗姗回来后带了一张自己和某男生的合影摆放在床头,这让薛某崩溃了。
3月20日晚上,小敏和姗姗加完班回家,已是晚上9点多了。此前有媒体报道,当天晚上薛某隐约听到姗姗打电话的声音,这似乎成为了他作案的动机,“我觉得她是在给那个男的打电话,她在电话里说我在追求她,但是她讨厌我。那天晚上我一晚上没睡,太痛苦了,不想再受折腾,一天都等不及了。”对此,小敏对红星新闻称,自己现在回想起来,当晚并没有什么异常,她们各自回到房间,她也没有听到姗姗给别人打电话。
至于那张此前报道中提到的“照片”,小敏推测可能是薛某进入姗姗房间晾衣服时看到的,但她称,自己经常去姗姗房间,并没有注意到床头有姗姗和男生的合照。李先生也称,姗姗的遗物里没有那张照片。李先生认为薛某早有想法杀死姗姗,他称,警方从薛某的网页浏览中调取到,薛某之前频频浏览的信息里有“自杀”“跳楼”“故意杀人会被判什么”等关键词。
第二天早上(3月21日),小敏起床准备洗漱上班,去姗姗房间借了一个卷发棒。过一会儿,她听到姗姗在房间里喊叫,于是跑去敲门,但门已经从里面反锁,推不开。随后,薛某打开了门,她问“姗姗呢?”对方回答:“我把她推下去了。”小敏说,她现在都还记得薛某的表情,“非常淡定,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

事发的小区 图据《杭州日报》
小敏称,自己当时吓坏了,转身就冲出了房子,一边跑到电梯,一边打电话报警。之后,小敏就再也没有回过这个出租屋。
为何提出千万精神赔偿?
受害者表哥李先生回应:
“我们的态度是,这不是钱能解决的事”
李先生告诉红星新闻,姗姗平时是一个孝顺善良的女孩,工作后每个月有4000多元的工资,经常打钱回家,她弟弟的衣服、球鞋、生活用品基本都是姗姗“承包”了。刚到公司的时候,她听说高中同学的侄子生了重病,还曾号召同事募捐,最终募捐了差不多4000多元,转给了那位同学。
李先生称,事发之后,姗姗的父母一直沉默不语,待在房间里发呆,他们至今都不敢相信女儿去世了。李先生很气愤,他对红星新闻表示,薛某的父亲直到庭审前一周才和姗姗的父母见了一面,当天薛某的父亲说了“对不起”,但是他们没有接受道歉,双方见面不到10分钟就结束了。

姗姗的母亲举着女儿的工作牌照片,万分悲痛 图据《钱江晚报》
据此前媒体报道,死者家属除了提出死亡赔偿外,还提出1000万元的精神赔偿。对于提出1000万的精神赔偿,李先生对红星新闻解释称,最初他们本来提的是10个亿,但在听取律师意见后写了1000万,“其实我们的态度很明显,这不是钱能解决的事。”
李先生认为之前的报道发布之后,很多网友对姗姗有误解,并进行指责,但事实并非如此,“网友追求的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受害者,但是怎么可能?”目前,姗姗的家属坚信,法院一定会公平判决这起案件。
(本文著作权归红星新闻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网友大V热议——
@万能的大熊(知名时评人):
找备胎需谨慎,最好拉着先去做一下心理测评。
@匪石此心(微博网友):
女生被人从19楼扔下,被骂拒绝得不干脆。
13岁女孩被割喉,被骂拒绝得太干脆。
迷,真是迷。
@顾惜之(自媒体人):
《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
第二十二条 对于因恋爱、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犯罪,因劳动纠纷、管理失当等原因引发、犯罪动机不属恶劣的犯罪,因被害方过错或者基于义愤引发的或者具有防卫因素的突发性犯罪,应酌情从宽处罚。——所以你们知道了吧?19楼事件,为什么要刷是恋爱纠纷,是被害方过错!
@侯虹斌(作家):
我遭遇过stalker,以及很多次死缠烂打。我绝对感觉不到对方的任何痴情,只会感觉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这种情况,怎么可能接受求爱?想必那从19楼被人扔下去的女生也是这样。
先说典型的stalker那次。大四的时候,因为我要考研,所以学习算是比较刻苦吧,每晚都去上自习,位置是不固定的,后来发现有一个陌生的男生每次总是“碰巧”都坐在我旁边。我后来故意换教室,但不管换到哪里,过半小时一小时后,他总是会找到我,坐在附近。
他还跟我搭讪过,我应付了几句。我怕得要死,甚至想请同班高个子的男同学假装我男友送我。幸好,一个多月后统一实习,提前放假找实习单位,解救了我。
好几年后,我还收到过他的邮件。他知道我的名字和很多信息。我对他一无所知。
另外,还有若干被我拒过还反复打电话,我拉黑电话后换别人的电话打给我的。都只能让我恐惧和恶心。
这些人,我没有收过他们一毛钱的礼物,没有吃过他们哪怕是一支雪糕,更没有给过他们任何暗示。但在病态者眼中看来,只要我瞄过他们一眼,跟他说了话,就意味着我喜欢他。在某个时间段里,我确实担心过他们有没有可能从哪个门后冲出来给我泼硫酸。
另外,不要以为变态者只是“低端人群”。这里不乏条件貌似不错,甚至有头有脸的人。
@也要楚天阔(知名时评人):
对于那个从19楼把姑娘扔下去的杀人案件,我有一点跟别的女权主义者不同的想法。我认为姑娘本身有错。要知道,在杀人案件中,情杀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首先我们要明确两个事实:第一杀人犯是客观存在的,第二杀人犯改造不好。也就是说,舆论谴责杀人犯虽然政治正确,但是然并卵。具体到活生生的每个人,正确做法是:第一把杀人犯从人群中甄别出来,第二远离。(在这里不讨论仇杀侵财侵色和无动机变态杀人,只讨论情杀。)姑娘恰好两个错都犯了。你想想,一个男人能不依不饶纠缠八年,出国了都要回来继续纠缠,很明显偏执狭隘,具备杀人犯潜质。这不是什么痴情,这就是偏执,充满危险气息。姑娘不但没远离,还收礼物结伴出游甚至同住一个屋檐下,玩火啊这是。这个案件的发生有其必然性。两个人的行为模式相加,产生的后果就是命案。为什么呢?因为人格是非常稳定的东西,杀人犯的人格一经形成不可能更改,他不是今天杀人就是明天杀人,不是杀张三就是杀李四。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可能认识杀人犯,往往听说了他的罪行之后还不敢相信,觉得他看起来很正常啊怎么会杀人?那是因为你没有触动他的行为模式。拿这个案件来说,假如姑娘在他第一次表白之后就明确拒绝,并从各个方面远离,就没有后面的事情了。有人可能会说,明确拒绝难道不怕他恼羞成怒杀人吗?不会的。情杀并不是无动机变态杀人,他也是有心路历程的,需要把愤怒积攒到一定程度才会动手。第一次表白只是试探,你明确拒绝虽然让他很有挫败感,但愤怒没有积攒到杀人的地步。只有在希望-等待-失望之间反复循环,愤怒才会越来越多。什么叫明确拒绝呢?就是说清楚“我对你没有意思“。不要找借口,什么年龄还小,什么以学习为重,什么不想谈恋爱等。态度是“不含敌意的坚决”,不要奚落、讽刺、转身向旁人扩散。假如他继续骚扰、跟踪,立刻报警。假如报警对他没有震慑力,可以考虑搬家换工作,悄悄人间蒸发。是的,成本确实很高,但是跟生命比起来不算什么。事情到了这一步,几乎认定他具备杀人犯潜质,远离是唯一出路。
你认为在这起事件中女孩有错吗?你有过被“死缠烂打”的经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