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演唱会门票卖到6万?

新浪新闻客户端
摘要:周杰伦演唱会580元的门票已涨为1000元,1280元的则已超2000,最高价近6万。
继上周五月天在鸟巢举行“人生无限公司”巡回演唱会后,周杰伦在北京开唱。

五月天“人生无限公司”北京演唱会
25日下午,一位“黄牛”透露,周杰伦演唱会580元的门票已涨为1000元,1280元的则已超2000,最高价近6万!在中国看场演唱会本就价格不菲,若临时起意想要买一张票,更是需要2至3倍的成本。
令人咂舌的昂贵门票
IMF/道略音乐研究数据显示,在中国内地,平均看一场演唱会的一张门票价格占到人均每月GDP的17.24%,美国是1.81%、日本3.11%、英国2.87%。
据统计,中国演唱会门票价格是欧美的7.5倍。与香港相比,大陆演唱会票价也会翻几番。
例如,2015梁静茹香港演唱会的票价为780元,480元,280元;而在一岸之隔的广州,票价分别是1188元,888元,688元,488元,288元。同样,刘德华在北京工体最高票价为1280元,在香港票价却是480元、280元和180元。
有媒体将票价高的原因归为两大方面:缺乏优秀的原创音乐人、产业运作不成熟。此外,还与演唱会代理之间的恶意竞价、长期以来盗版横行、音乐产业缺乏规模化运作等也有关系。
绝大多数演唱会放票瞬间即被一抢而空,很多有“刚需”的人无法买到一手票,只能寻求其他途径,多人求一票时票价自然会创新高。今年6月,薛之谦上海演唱会的门票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
去年王菲演唱会宣布举办后,屡次有天价门票传闻,黄牛更将第一排1号2号的叫价抬高到100万,此事闹得沸沸扬扬。

事实上,经济学常识早就告诉我们,影响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是供求关系。当供不应求发生时,价格必然会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除大陆演唱会产业发展现状带来的客观影响外,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一定程度上是人为操纵使然。
票务市场乱象
从票源看,目前的演出票务分一级票务市场和二级票务市场。
其中一级票务市场主要是大麦、永乐、西十区等官方代理平台,票源来自演出主办方。

二级票务市场则包含各类票务代理分销商、二手票务平台、淘宝票务代理商以及地域性的个人代理“黄牛”,票源非常复杂,包含层层分销、代理。
目前,整个演出票务市场乱象严重。
➤囤票锁票
一二级票务市场勾结起来进行“饥饿营销”以携取高额利润的事件屡次见诸报端。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韩国组合BIGBANG来华巡演时,所有放到票务系统的票甚至不到10%。

去年,随着王菲演唱会临近,一些二级票务网站却突然冒出不少低于市场价的余票,5800元的原价降至4190元,7800元的原价也降了100-2600元不等。
这种强烈反差,突显出国内演唱会市场漫天炒价的乱象有多么疯狂。真正公开销售的门票,据说可能仅占百分之几到十几。
此类类似主办方、票务平台和“黄牛”勾结,号称门票售罄,从而囤票炒票的行为不少。
另外,为了从门票上赚回更多,某些主办和票务在做一些热门演出时还会采取一种手段——先锁一部分位置还不错的票——一般是内场前排和票面价在中高价位左右的票。
因此,挂在官网预售的演出票,并不是可售门票的全部。而被他们锁掉的那一部分,多会以其它渠道售出,这个渠道就难讲了,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看作是他们自己来充当这个演唱会的“黄牛”。
➤倒卖赠票
除主办方刻意留下的票与黄牛收的散票外,还有各种类型的工作票、赠票,也通过特殊渠道进入到“黄牛”市场。
演出商、赞助商、公安消防、媒体等赠票,一般一个部门几十张票,这些票是不出售的,票上面会盖着“赠票”或者“工作票”的章。

虽然票面上写明“工作票严禁买卖”,黄牛们仍然会在演出前几天去收集赠票。
试想,普通歌手演唱会上一张原价1280、1980的内场票,主办方无奈给有些人拨出了相当的一部分,而他们拿到手后马上将这些免费好票打个七折、折个半价卖给黄牛,那黄牛就仍有空间以低于票面价的价钱卖给普通歌迷,既如此,那还有多少人愿意到官方票务网买原价票?
➤假票横行
经二手或多手倒卖的门票中,难免掺杂着假票。
加之二手票务平台往往不参与票务交易过程,没有官方验票的质检环节,导致一些假票难以被剔除,最终流入到消费者手中。
本月上旬,TF boys四周年演唱会上,380元的假票竟然能卖到3000元。还有一位徐州的大学生接连被骗3次,损失1000多元。

一般来说,此类骗局有三大套路:一是假扮“真黄牛”现场售卖;二是假扮“官方售票”、或者“歌迷会”售票;三是“克隆”真票。
钱进了谁的兜?
可以看到,门票从最初的售价抬高到“天价”的整个过程中,主办方、一级票务平台、包括演唱会巡演当地的第三方票务平台在内的其他票务公司、“黄牛”都是参与者。
那么,谁是高票价最大的获利者?
虎嗅网在报道中指出,只有票务的总代理可以从主办方那里拿到所有的票。所谓“一级票务商”是具有一级票务商的资质,不代表所有演出都能拿到代理权。
市场上很多大的票务商,其实自己就是黄牛。
比如说某一级票务平台放出了某演唱会门票,平台会利用内部系统操作,直接将前排好位置的票自己买下来,再溢价卖给黄牛。
就算“幻乐一场”门票按票面价全部卖出,也只能覆盖1.5亿元的制作成本。再以2016年BIGBANG五棵松演唱会为例,一位演出商透露,承办总成本1000万元,按票面价能获得860万元票房,刨除赠票,实际票房按票面价为750万元,远不能覆盖成本。

歌迷花高价购买的王菲演唱会门票
当主办方发现无法收回成本,就会推动黄牛票。由于承办成本高,出现了主办方“股权化”的现象。
假如一家演出商以2000万元成本拿下一场演唱会的承办权,然后以200万元一股卖给10家演出商,这10家便共同承担风险和利益,其实是一种民间集资。这种情形下,10家演出商便各自与黄牛合作,线下售票。
这种玩法下,主办方将风险转嫁给二三级市场,所定的票面价通常会留出溢价空间,炒作成功还可再赚一笔。
注意,这事主办方不是“帮助”,是“主导”。这件事即使主办方不做,一级票务商也会做。
为什么说大批量黄牛票行为只可能是主办方“主导”的呢?
因为黄牛也有自己规则,散户黄牛都会评估市场,黄牛有时候会比主办方更了解市场。他们可能买几张,但是不会大批量买入做代售。
至于艺人,大部分情况下,艺人只管拿走主办方给的出场费,专心制作内容。主办方判断这场演出是否奇货可居,和艺人签合约后,艺人本人和‘炒票’的利益关系就不大了。
文化部新规出台
近日,文化部出台了《关于规范营业性演出票务市场经营秩序的通知》。
其中明确:
演出举办单位除自行经营演出票务外,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演出票务经营单位销售相应门票;互联网平台企业,不得为机构和个人倒卖门票、买卖演出工作票或赠票提供服务。换句话说,今后演出门票必须通过官方代理平台发售,例如大麦、永乐、西十区。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要求演出举办单位、票务经营单位需明码标价,不得加价销售,不得捂票、囤票、炒票。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演出门票数量,不得低于公安部门核准观众数量的70%。
此外,《通知》还提出,鼓励各地探索对重点营业性演出门票销售实行实名制管理。
新规能否终结“网上黄牛”乱象尚不可知。最重要的是,消费者也要主动抵制“黄牛”。只有政策方、主办方、消费者,多方合力才能真正根除滋生“黄牛票”的土壤。
本文著作权归财经网(公众号:caijingwangwx)以及其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新浪新闻客户端联系。
网友热评——
@皮卡秋(评论员):
公开,公平,公正的购票渠道真的很重要!粉丝想去看演唱会的心情可见而知,真心希望这个市场能够完善,让所有的粉丝朋友都能有机会去到想去的演唱会,偶像的努力结果就是为了展现给喜欢的人
@阿拉是暗恋女王(粉丝):
但说到要规范市场,首先第一要打击的是黄牛吧?多少演唱会门票炒到天价,票务公司一开售,票基本被抢票机器秒杀,更有光明正大和黄牛勾结,这浑水如此深,也好清一清了。
@八卦马后炮(娱乐自媒体):
王菲演唱会天价门票被王思聪爆料后闹得沸沸扬扬,后来就这样不了了之,但是天价门票还是一炒再炒,这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