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海歌手持证上岗是谣言

新京报
摘要:后海整治针对“未经审批的演出”,对不符规定的酒吧,目前已开始逐一整改。
近日,网上流传北京后海严查“歌手职业资格证”,称如果无证,歌手被禁止唱歌。今天,西城区文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回应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此事纯属谣言,政府部门不会因歌手证阻止歌手演唱。最近的执法是针对酒吧经营方是否符合《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规定而展开。
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今天探访后海酒吧街发现,最近几天,该地区有三家酒吧停业,但并非因为歌手证的原因,目前,近七成酒吧仍有歌手驻唱。
全文2358字,阅读约需4分钟。

▲8月24日晚间,后海银锭桥附近某酒吧,一名歌手正在演出,街上游客川流不息。 新京报记者彭子阳 摄
网传后海歌手需持证上岗
近日,网上流传消息,称北京后海开始严查“歌手证”,歌手必须“持证上岗”。该消息称,“歌手证”全称“歌手职业资格证”,是官方对歌手的职业鉴定。国家规定只有持歌手证的人员,才能做演出活动,没有的话,歌手就会被带走,乐器、音箱等也被没收。为了考这个证,有人称花了7000块钱报名培训班,还学习了形体舞蹈。

不少知名音乐人也被此消息“惊动”了。
音乐人李志8月21日在微博发文称,“今天朋友全都在刷《你有歌手证吗》,我们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并称他曾在巡演中的某一站因无法出示证书,而导致团队被拒绝演出。

西城文委:“持证上岗”纯属谣言
今天下午,重案组探员联系上了西城区文化委员会(以下简称“西城文委”)相关负责人,对方回应,按照国务院颁布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文化部颁布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未授权文化执法部门对歌手(演员)是否持有资格认证进行执法检查。区文化委执法队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只依法对演出场所和演出活动进行监管,不存在没有“歌手证”就不准演出的情况。
据介绍,2017年8月18日、19日,西城区文化委执法队会同公安、工商、食药监、环保等部门,对什刹海“酒吧”街进行联合检查。在检查中发现北京赞记天与地茶餐吧、北京一品昌茶馆、北京串宝宝烧烤店3家场所不具备营业性演出场所资质,驻场演出也未报批,存在未经许可擅自进行演出活动的行为。
执法人员现场对3家场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进行了约谈,责令其停止演出活动。同时,公安部门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将上述3家“酒吧”的9名现场工作人员(含歌手)带至派出所,进行身份核查、核验。当晚,检查中未对歌手是否有相关资格认证进行检查,也未提出没有“歌手证”不得进行演出活动的要求。上述的3家“酒吧”均按照要求停止了演出活动。
据透露,今年4月,西城区文委已经对什刹海内约170家酒吧进行逐一告知,介绍《条例》具体规定,要求其进行报批和审核。“有的租赁的是直管公房,属于违规租赁,有的是开墙打洞,或者违法建设,这些都不符合规定。”
他表示,此次对其进行执法为依法行政。什刹海酒吧街经过多年的自发无序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有的是利用直管公房违规转租转借;有的是未经规划批准擅自开墙打洞和加建违法建设;有的是占道经营、用大功率音箱揽客扰民;更有的雇佣吧托酒托对游客进行欺诈。周边居民和各界群众对此反应强烈,地安门派出所接到的报警中,酒吧扰民占到近三分之一。
对不符合规定的酒吧,目前已开始逐一整改,未来要还什刹海一个安静的氛围。

▲后海酒吧营业者们均收到了一份整治标准,其中不包括需要提供歌手证。 受访者供图
后海整治针对“未经审批的演出”
8月18日晚上10点多,一位在某酒吧驻唱的男歌手被叫停演唱。在今天他接受重案组采访时说,当时什刹海景区综治办的民警将他带到地安门派出所,询问了一些在酒吧唱歌的事情,但并没查问是否有歌手证,文化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对他说,他所驻唱的酒吧没有演出证,所以请他来了解情况。
另一位被带走询问的女歌手回忆,18日晚上10点左右,她被带到派出所做笔录,似乎是酒吧涉嫌非法演出。“记不清具体是询问没有演出证还是歌手证了,但我们没有听说过歌手证。”该女歌手说道。
探员随机走访一家酒吧,该酒吧工作人员表示,后海酒吧的整治已经持续了一两个月,但主要针对户外的广告,音箱摆放,牌匾等违规安装的装饰。对歌手和演出活动的管理是上周才开始,针对“非法演出”活动。
他展示一份23日晚间收到的文件,称为《整治标准》:“禁止举办未经许可的营业性演出,不得私自搭建舞台;也不得使用音响,麦克,经营单位环境噪声因时段而有限值;各单位严格按照审批事项开展经营活动等共十条”。但该文件没有落款发文单位。
探员以歌手身份询问什刹海景区综治办,其工作人员回应称,因为周围居民多次举报反映噪声扰民,以后或将采取措施对此问题严格管理,但他们也不清楚有没有办理歌手证的要求。
24日下午,探员从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娱乐演出艺术品市场管理处获悉,歌手不需要考歌手证,文化部也不颁发所谓的歌手证,但营业性演出都要经过文化部门审批。

▲8月24日记者探访发现,后海酒吧街三分之二的酒吧均有歌手驻唱。 新京报记者彭子阳 摄
重案探访
后海酒吧驻唱歌手并未“离场”
今天上午,重案组探员来到后海酒吧一条街,发现有三家酒吧门口被蓝色铁皮拦住门脸,大部分酒吧尚未开张。下午两点左右,陆续有酒吧开始营业,两三家酒吧里,均传出青年男子的歌声。四点钟左右,银锭桥两侧沿街酒吧大部分开始营业,其中约三分之二都有歌手在驻唱。
据一位酒吧的老板介绍,后海约有60多家酒吧,规模小的只能摆放六张桌子,规模大的则有200多平米营业面积。歌手在酒吧的演出,分下午和晚上两场,在下午两点左右和晚上八点开场,费用是四节总计300元,每节时长45分钟。该老板称,自从2003年后海酒吧一条街开始出名,酒吧数量从当初的十几家到现在扩充了4倍,基本每家酒吧都会请歌手唱歌。
该老板说,上周五周六,什刹海景区有三家酒吧停业,但具体原因不清楚。探员在现场注意到,酒吧“一品昌”,“天与地”和“阁楼”三家店铺大门紧闭,蓝色围栏将整个店铺包围住,一品昌门口的柱子上贴着“暂停营业,内部装修”的字条。
本文著作权归重案组37号及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微博热议——
@wangzhenx(时评人):
造谣证都没有就敢造谣。
@中正律盾法律服务(法律博主):
翻译一下:1.酒吧大功率音响扰民,确实被责令停止了。2.不让歌手唱歌,跟“歌手证”无关。
@王佳庆123(自媒体):
后海酒吧应该好好管管,脏乱差外加噪音污染,那么吵真是破坏了美丽的风景。周围的居民也怪可怜的。
@SimonRock(自媒体):
查酒吧,一般都是查酒牌和演出证,怎么可能查驻唱歌手呢,最多也就是查查身份证罢了。麻烦造谣的人能多去几趟酒吧再胡说行吗。
“歌手持证上岗”的谣言为何会有如此多人相信,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