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酒乡”贵州出台最严禁酒令

“酒乡”贵州出台最严禁酒令

新浪新闻客户端

关注

作为盛产茅台的白酒大省,出了这个全面“禁酒令”,的确是很不一般。

8月21日,贵州省格外引人关注。

该省的省委办、省政府办印发《贵州省公务活动全面禁酒的规定》,要求从9月1日起,公务活动全面禁酒,包括私人自带的酒类。

政知见注意到,该省对“全面禁酒令”非常重视,专门举行记者会,向媒体详解这份文件。

这不是第一个出台“禁酒令”的省份,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不过,作为盛产茅台的白酒大省,出了这个全面“禁酒令”,的确是很不一般。

名酒大省“不沾酒气”

贵州版“禁酒令”之所以称为“全面禁酒”,有两层含义。

其一,所有公务活动不给酒、也不许喝酒——单位和个人提供的不行,私人自带的也不行。

其二,一律禁止公款赠送任何酒类。

政知见看过不少省份的“禁酒令”,贵州省的第一层意思跟兄弟省份大体相似,不过这第二层意思,其他省份还是比较少提到。

贵州可是历史悠久的名酒之乡。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贵州一带就生产一种拘酱酒了。史书记载,汉武帝曾品尝过古仁怀产的酒而大加赞赏。宋代,就有典籍记载当时的二百种名酒。

至于现在市面上炒的起起落落的茅台,就不用多说了。

只是政知君想到一件事。好些年前,一位熟人陪同领导到贵州考察。当时省里还赠送了茅台酒:部级官员是30年的、局级是10年的,其他陪同人员是普通的飞天茅台。

当然,按照刚刚出台的“全面禁酒令”,再去这个西南省份,就享受不到很多年前那样的“待遇”了。

“禁酒令”的标配

不过相信各位都看到,禁酒令也不是“一刀切”,毕竟地方工作情况复杂,也有需要破例的时候。

这个“例外”,就是“重大外事活动和招商引资”。这样的场合,可以喝,但是要履行必要的手续:一是“一事一购买、一事一审批”;二是报同级纪委备案。

政知见发现,并不是贵州一省才这样规定。事实上,已经出台“禁酒令”的一些省份,也给因公应酬开了一个口子。

来看看部分省份的“禁酒令”有什么不一样:

省份

适用人群

适用时段

例外

公务活动

安徽

 

 

 

 

 

全省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

公务活动,工作日午间一律不准饮酒

外事接待和招商引资等活动

本省范围内参加的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工作、请示汇报工作等

 

黑龙江

工作日午餐一般不饮酒

涉及外事接待,招商引资,接待海外华侨华人中的知名人士、港澳台政要及各界知名人士的公务接待活动,可按标准提供省内地产酒,绝不允许提供高档酒

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接待来访、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

浙江

省内公务活动禁止提供各类烟酒

   

新疆

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所有的公务接待一律不准饮酒

因外事接待和招商引资等特殊情况需饮酒的,报本级纪委(纪检组)审核批准

符合《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接待活动

江苏

 

省内公务接待一律不喝酒

   

贵州

全省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省内公务活动一律禁止提供任何酒类,一律不得饮用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的任何酒类,包括私人自带的酒类。

重大外事活动和招商引资活动,确需提供酒类和饮酒的,须按一事一购买、一事一审批的原则,由承办单位报分管该单位或该项工作的负责同志审批,同时报同级纪委备案

出席会议、考察调研、公务接待、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

好多个省份都会规定两个内容。

一个是什么人适用“禁酒令”?四套班子的公务员、法检、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和参公单位,都囊括其中。另外,浙江和安徽还特别规定,国企、国有金融企业和不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也都要参照执行。

另外一个是什么样才算公务活动。这几个省份的规定大体相近。

看得出来,这些省份很严谨,还特别制定出“名词解释”,对规范内容加以限定。

比如,什么叫“不准饮酒”?新疆规定是“一律不得饮用任何人和任何单位提供的任何酒类”。安徽的规定则更进一步:一律不得饮用任何人和任何单位提供的酒类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不禁不行了

饮酒的恶果,被新疆写进了官方通知里。

2016年,新疆在《自治区公务接待禁止饮酒的规定》印发通知中,列举出了公务饮酒的种种恶果:饮酒无度、举止失态、言行不当;误时误事、耽误工作;诱发意外、导致死亡;酒后驾车、寻衅滋事、被追究法律责任。

因此新疆痛下决心、彻底纠治,出台的“禁酒令”愈发严格。同时,要求令行禁止,不闯“红灯”,不打“擦边球”,执行不力、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除了处理直接责任人,还要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

更重要的是,新疆官员要喝酒,要由本级纪委审核批准,而不仅仅是备案。

在安徽,官员喝酒有另外一个怪现象:酒桌办公。

“酒桌办公”是中央第五巡视组向安徽反馈“回头看”情况时提到的词语。2016年7月21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省内公务活动禁止饮酒规定》,要求进行“酒桌办公”专项治理。

黑龙江早在2014年就出台《黑龙江省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明确公务接待的通知》,明确在公务接待中禁酒。为保证禁酒效果,黑龙江省纪委还成立检查组,到各地各部门的接待宾馆和内部食堂突击检查账目和接待清单。

一年之后,媒体回访,有干部表示,“以前接待、宴请肯定要喝酒,而且都是比较好的酒。现在都喝饮料,最流行的是发酵饮料格瓦斯,一瓶几元钱。”

从地方到军方

“禁酒令”为什么这么受关注?

这个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政知见看到,一家健康类媒体曾披露,“酒量最高的省市”前十位分别是:山东、河北、江苏、河南、北京、辽宁、安徽、山西、吉林和湖北。

“酒量”好,“酒风”也盛。而“禁酒令”就是要在这样的土壤上打破旧习,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这几年的“八项规定”已然深入人心。政知君认识的一些公务员对此拍手叫好,都称自己“被解放了”。

事实上,各省出台的“禁酒令”和2013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一脉相承。这份中央出台的文件规定:确因工作需要,接待单位可以安排工作餐一次;工作餐应当供应家常菜,不得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

中央的原则规定是不提供“高档酒水”,而很多地方“禁酒令”将“不得提供”升级为“一律不能”“一律禁止”等硬性规定,“高档酒水”也代之以“所有酒类”。

政知见注意到,除了地方以外,军方也出台了严厉的“禁酒令”,

2012年年底,中央军委印发《中央军委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规定》指出,不安排宴请,不喝酒,不上高档菜肴。

这已经是军方第三次明文“禁酒令”。此前武警总队以及空军要求官兵在工作时间、午餐以及着军装时禁止在消费场合喝酒。

但这第三次军方“禁酒令”跟以往大不相同,一方面这是从中央层面、全军范围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这是新一届中央执政以来正风肃纪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文著作权归政知见及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微博热议——

@重庆大学金镝(财经博主):

贵州禁酒令,中枪的只会是二三线营销型酒企,龙头终究还会是龙头。

@隔海观潮(体育博主):

9月以后你可能就能买到茅台了,贵州禁酒令用心良苦啊。

@陈浩(证券分析师):

部分白酒股已经公布的上半年业绩不错,股价涨幅也不少,贵州省禁酒令或触发白酒板块的技术性回调,考虑到白酒价格上涨预期尚未打破,板块调整后或仍有向上空间。

@蔡学飞(白酒分析师):

以茅台为代表的高端酒水涨价热潮会被政策打断;其次,中国白酒企业处境或将面临恶化,品牌化和资本化的速度会加快。

延伸阅读

贵州公务活动全面禁酒 白酒行业路在何方

白酒行业对于政策的变化非常敏感。这一轮相关规定的下发,也让刚刚复苏的高端白酒必须正确面对现实环境。

查看详情

作为白酒产量大省,贵州在茅台价格飙升时出台禁酒令,你怎么解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