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中国需要大量三孩家庭

新浪新闻客户端
摘要:调查:中国不生孩子的妇女很可能会达到15%-20%,仍未脱离人口崩溃的危险。
文 | 梁建章(携程集团执行董事长)
从 2016年元旦正式实施“全面二孩”以来,该项政策的实施时间已超过一年半。根据国家卫计委的最新统计数据,2017年前5个月,全国住院分娩活产数为740.7万人,比2016年同期增加7.8%。其中二孩及以上占57.7%,比例超过一半。这些数据给不少人造成的印象,就是中国少子化的趋势已经得到了扭转,人口形势似乎已经变得乐观起来。然而实际上,二孩比例超过50%,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脱离人口崩溃的危险。
要知道,如果规定最多只允许生两个,那么要想确保人口不萎缩,就必须达到每个妇女都生两个的程度。只要还有人不婚不育,即使所有其他人都生二胎,下一代的人口数量还是会出现萎缩。在很多发达国家,随着女性的独立性提高,很多妇女尤其是高学历的妇女会选择不结婚或者不生育。比如2010年统计显示,日本30岁至34岁女性未婚率达到约35%,甚至35岁至39岁女性的未婚率也达到了23%。而中国人口协会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不孕不育患者占育龄人口的12.5%,再加上自愿丁克和剩女等现象,中国不生孩子的妇女很可能会达到15%-20%。
另外还有很多家庭,由于各种原因,生了一个以后就不打算再生二孩了。所以从数据平衡的角度来看,就必须出现大量的三孩家庭,才能维持整个社会的代际更替。那么到底需要多少三孩家庭呢?不妨来做个简单计算。假设在一定范围内有12户家庭总共24名男女,其中的1/6即2户家庭不生育(或者与之对应的4名男女选择单身)。另外再假设还有2个家庭只生一个小孩。在这种情况下,剩下的8户家庭要生几个二孩和几个三孩才能维持代际平衡所需要的24个小孩呢(这里保守地假设所有小孩都会健康长大,实际上可能需要25个小孩才够)?
答案是剩下8个家庭里,需要有6户家庭生3个小孩(剩下2户家庭生2个),才能有24个小孩。因为6个三孩家庭生了6x3=18个,2个二孩家庭生了2x2=4个,2个一孩家庭生了2个,加起来18+4+2=24个小孩。
![]() |
其结论可能会令很多人惊讶,我们需要让剩下8户家庭里中绝大多数的6户家庭(比例大于等于75%)生三个小孩,才生够24个小孩。也就是说,只有当生三孩的家庭要远远大于生二孩(或者一孩)的家庭时,才能勉强满足实现生育24个小孩的更替水平。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一直在呼吁仅仅放开二胎还远远不够。同样令人惊奇的是,如果从小孩的角度来看,只有当绝大多数的小孩(18/24=75%)来自于三孩家庭才能维持更替水平。所以我们一直说,只有当整个社会都认为三孩家庭是主流时,才能实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其实在美国,大多数人的理想子女数就是3个左右,而实际的生育率刚刚到2的更替水平,因为还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不婚不育,或者生不到理想子女数。
所以现在不允许生育三孩的政策是不可持续的,亟需立刻完全放开限制,允许自由生育。如果不放开三孩,按照以上的例子,就会少了6个小孩,导致下一代只有18个小孩而不是24个小孩,也就是每代人就会减少25%,每两代人就会减半。而且这种人口衰减将一直持续下去。无论是从资源环境、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还是文明传承来看,严重衰微的人口趋势对中国未来都有百害而无一利,对中华民族复兴更是釜底抽薪。
事实上,二孩出生比例上升并不表示生育率有多大上升,而是因为生育二孩的高龄育龄女性数量人数远远多于生育一孩的年轻女性,以及全面二孩放开后的堆积效应,但这个堆积效应正在释放结束。例如,8月11日召开的“第三届妇幼保健普陀论坛”传出消息:“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上海一年多,申城多家产院分娩量下降两成。专家表示,分娩量回落原因主要是赶“二孩”政策末班车的“70后”生育意愿已被释放。
现在虽然二孩比例超过50%,但出生人数却增加不多,这说明一孩数量在急剧萎缩。根据国家卫计委的数据,2013~2015年我国一孩出生数量分别为1056万人、972万人、886万人。育龄妇女总量和一孩出生人数都逐年减少,这意味着二孩增加量很快就难以弥补一孩减少量。一孩出生人数减少的背后是育龄女性数量的快速萎缩,未来10年育龄高峰期女性萎缩超过40%,出生人口将面临雪崩。可以佐证的是,近几年我国结婚登记人数连续减少:2014年,全国办理结婚登记1306.7万对,比上年减少了2.98%;2015年,全国办理结婚登记1224.7万对,比上年下降6.3%;2016年,全国办理结婚登记1132.88万对,环比下降了7.5%。
由于现在还是禁止三孩,中国现在的生育率只有1.3左右,属于世界上生育率极低的国家。未来必须全面放开限制,并且推出鼓励生育的政策。纵观全球,目前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具体措施包括发放经济补助、确保母亲工作权益、提供育儿便利等。对生育家庭的经济补助,往往是累进制,特别是奖励第三个及以上的孩子,金额一般可让新生儿父母维持足够体面的生活。产假和育儿假期甚至可长达一年半。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开放二孩仅仅是第一步,下一步是尽快全面放开,因为我们需要大量的三孩家庭,才能避免人口结构的恶化。而且很可能全面放开还不够,更需像其他发达国家一样,推出各种鼓励生育的政策。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梁建章及财新网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延伸阅读
丁克族不被二胎政策触动:适合生育时没钱
有这样一群人:因为工作难、房价高、爱身材、爱自由……而放弃生育权,他们就是丁克家庭。
网友热议——
@胡桑GS(财经博主):
不得不说,国内很多老百姓养二胎都是吃力的,别说三胎了。如果国家能够支援更多资金负责孩子18岁之前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那么三孩才是切实可行,预防人口老龄化的有效举措!
@雪之暗伤(互联网博主):
中国需要大量三孩家庭,千万别,现在二孩放开,医院已经挤爆,学校已经进不去读书了,求求大家少生点好。
@洒金桥墩(财经博主):
说的虽然是实话,但毫无疑问会被喷,很多人搞不清印务和权利,以为允许他做就是逼他做。
@屠龙的胭脂井(卡内基梅隆大学博士后):
很多人说,高素质人不结婚不生孩子,低素质人口大量生生生,是社会问题。这点我同意。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
人口数量大量下滑,人口红利没了,工资结构就要发生全国性的本质变化,劳动成本就会大幅提高。现在的产业升级速度,能支撑高薪水社会吗?
如果工资都高了,产品卖的贵了,GDP可以是现在的涨幅吗?还是让廉价劳动力再多一些再撑一段时间,产品还是便宜一些,更容易? 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所以国家着急发展人工智能,下这么多文件,给各种扶持,也是有道理的。特别工业机器人,服务型机器人都必须产业升级。人工智能发展速度,必须超越人口老龄化速度,GDP才有戏维持高增长啊。
@梦死的醉生(网友):
一个都不想生,养好爸妈和我就是了,已经不打算结婚了, 结了婚还得照顾公婆照顾小孩,还一下生三个,我tm吃饱了没事干吗,就算吃饱了没事干我宁可养个狗养个猫也不养小孩。
@于可爱ID(网友):
想想我们这些90后,夫妻双方赡养四个老人,再加上三个孩子,还房贷车贷,我们还活吗?
@暗香浮动月黄昏(网友):
两极分化,一方面有钱人尤其是富豪会多要孩子,比如黄磊等;另一方面,偏远农村会多生孩子。而中产阶级,尤其是城市白领,很少有人想多生孩子,因为实在没精力没金钱。
你认为中国会不会进入比日本更加严重的“未富先老型”老龄化社会?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