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中国男女经济差距全球最小?

中国男女经济差距全球最小?

每日经济新闻

关注

摘要:应当鼓励女性提高她们的自我意识,而不是盲目地走入婚姻。

据参考消息网7月5日援引美国石英财经网站4日报道称,受过良好教育、年近30的单身女性在中国被称作“剩女”。

该文作者Daisy Guo在阿联酋打出租车时,热情的孟加拉司机向她展示手机上他13岁女儿的结婚照片。在得知已经28岁的作者依然单身时,他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的惊讶:“你在中国一定是已经年纪太大嫁不出去了吧?赶紧的,找个男人然后结婚!”

究竟谁被“剩下”了?

或许在中国古代,女性天生就要成为家庭主妇,因为这决定了她们人生的成功与否。但现在,女性有权利选择是否结婚。照顾家庭不再是女性的唯一选择。

“剩女”是中国文化部2007年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中收入的171个新汉语词汇之一。它指的是处于或者超过社会认可的27岁左右结婚年龄的女性。然而,在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人中,达到“剩女”年龄要求的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136:100。因此,被剩下的是男性而非女性。

目前,中国有将近2亿单身人士,其中男性比女性多出3366万。

▲石英财经网报道截图

中国男女经济差距全球最小

不过文章也指出,在城市里(特别是大城市),单身女性人数超过单身男性。一个城市越发达,单身的女性越多,城市的发展水平与单身男性和单身女性的比例成反比。例如在上海,单身男性的人数只有单身女性的四分之一,而这些单身女性年龄大部分在30岁-35岁之间。

城市里的“剩女”通常受过高等教育,而且收入高。这在中国是普遍现象,就受教育权而言,中国的女性与男性是平等的,这得益于妇女解放运动。自2008年以来,女性大学生人数超过了男性,尽管男性在人口中的基数比女性更大。与此同时,中国女性的就业比例提高。作者认为,从经济角度来说,中国的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距是世界上最小的。

▲图文无关(来源:视觉中国)

但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不可否认的是,女性的薪资水平普遍低于男性,而且中国性别工资差距正在不断扩大。去年11月由社科院发布的《2016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显示:

1990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口中,女性平均工资约为男性工资水平的77.5%,而到2010年女性工资只有男性的65.8%。

整体而言,市场化发展过程中,性别工资差距在不断扩大。绿皮书认为,对人力资本水平较高,且刚进入或即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女性而言,这是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对女性在劳动供给上的低评级。

相比之下,国有部门性别工资差距较小,女性对国有部门工作的倾向也高。

可供参考的是,去年10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6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全球来看,在薪资方面,虽然女性的工作时间更长(包括有酬和无酬工作),但全球女性的平均收入仅为男性收入的一半以上。

七成城市女性名下有房

据北京晚报报道,日前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女性消费高层论坛”上,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社科文献出版社等联合发布了2017年《女性生活蓝皮书》。

蓝皮书披露了《第12次中国城市女性生活质量调查》的结果。数据显示:

去年42.6%的女性收入增加了,27.8%的女性对个人月收入感到满意,27.2%的女性对家庭收入感到满意。

被调查女性个人月均收入对家庭收入贡献率为38.0%;被调查女性的个人收入满意度59.4分、家庭收入满意度60.0分。

69.6%的被调查女性名下有房产。

42.6%的被调查女性对工作感到满意,17.0%的女性工余有兼职工作;86.1%的女性感到工作压力大。

55.4%的女性享有“五险一金”;51.9%的女性休了带薪年假。

61.4%的女性自认身体健康,37.6%的女性有日常运动习惯。

女性日均家务劳动时间为2.6小时,65.0%的女性是家务劳动主要承担者。手机对女性影响巨大,她们日均使用手机时间为2.6小时;83.8%的女性使用过手机APP,首要关注“服饰美容类”APP。

此外,被调查女性的三大焦虑依次为:“物价上涨生活成本高”、“空气和环境污染严重”和“个人和家庭收入低”。

“剩女”完全能保持独立、自信和自由

Daisy Guo继续写道,在不久前,瑞典导演安娜·昆纳斯泰特拍摄了一部颇具争议的广告电影《她最后去了相亲角》。这部电影一经播出立即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超过40万的点击量,因为它反映了大多数“剩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在这部电影中,父母不断地唠叨让女儿早点结婚,担心她们成为“剩女”。

然而,这些有很高成就的女性拒绝妥协。最终,父母把他们的女儿带到“相亲角”,在这里看到了一些自豪的单身女性的大胆声明。最终,父母开始理解并支持女儿的决定。预计将有越来越多的人效仿这种做法,允许这些所谓的“剩女”以她们希望的方式生活,而不是以传统的婚姻观念束缚住她们。

▲《她最后去了相亲角》截图

文章认为,在这方面,“剩女”以她们的学历和高收入来说是完全能够保持独立、自信和自由的。她们拥有广博的知识、成功的事业和很高的社会地位。中国著名作家钱钟书曾经把婚姻比作“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保持单身并不一定就是一个消极的决定。

文章称,应当鼓励女性提高她们的自我意识,而不是盲目地走入婚姻,这样她们就可以定义自己的幸福,并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本文著作权归每日经济新闻(公众号:nbdnews)以及其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新浪新闻客户端联系。

微博热议——

@戴斌(专栏作家):

其实,中国的结婚年龄延后,客观原因是大众接受教育的时间在延长,以前本科就算高学历,现在研究生都不敢自称高学历。读书的时间在延长,对婚姻的要求在提高,不想凑合、迁就,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对都市里的大龄剩男剩女要多些理解,慎重对待婚姻总比草率结婚后的离婚要理性。

@大悦孩纸(网友):

虽然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但男女还是没有达到完全平等的状态,正因如此女性更要做到经济独立。谁说剩女是个贬义词,在感情方面,将就比剩下更可怕。

@Pabo哥的大腿(网友):

我唯一的希望是社会上不要再鼓吹什么让女人回归家庭的思想,工作都没有只能依附另一半生活。还有因为产假的原因,不少女性在就业时面临着特别严重的就业歧视,作为以为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感同身受啊!可是某些部门的做法让人心寒,不仅不让夫妻双方共休产假还增加女性的产假。

@陈如是说(新浪财经作家):

这也是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秘密武器之一。

@女权主义贴吧:

说这么多,还是希望女性能多替自己考虑,少在乎屌癌的评价,就算多争取一些权利,少承担一些“义务”,让大家都不再觉得生女儿是吃亏是赔钱货,把中国女性生存健康权提升到两位数那又怎么样?

延伸阅读

单身女性陷入“生育权之困”

单身女性能否在被保护的环境下生育、养育第二代?她们还在等待答案。

查看详情

你怎么看这个“男女差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