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鸿沟:我们越来越离散

新浪新闻客户端
摘要:以前只是两代人之间有隔阂,现在你几乎跟每个年龄阶段群体都有隔阂。
代际和部落间的鸿沟会在人类社会中不断扩展、加深,“原子化”社会正在来临。
我最近一直在玩一款音乐创意短视频。上传短视频的人,或者跳个舞,或者对个口型,或者搞个怪……再跟平台提供的音效和动作特效结合,看起来挺搞笑。
这款音乐创意短视频是团队里的小伙伴介绍给我的,她因为想写篇这个产品的稿子,下载APP体验了一把,然后在团队里做了推介。
不得不说,年轻人跟新奇炫酷的东西有天然的互吸力。
因为工作关系,我们团队需要研究各种新出的APP、形形色色的新鲜内容。不知不觉中,我发现自己总处于被扫盲状态,年轻同事口中冒出来的那些人和机构,年轻人交流起来,完全不需要加背景介绍,而我,经常要问:你说的那个姜思达是干什么的?什么叫“男频”?刚刚提到的“有妖气”是家什么公司……
代沟特别明显。

有些听说过的,比如《奇葩说》,我至今一集都没看过,但我们团队的年轻人没有没看过的。我特别好奇:每天跟你们工作在一起,也没觉得你们看了什么特别的东西,怎么你们都看了,而我像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
他们都笑了:这只能说明你老了!
看来想不承认代际差异也不行了,以前觉得,除了年龄比这群90后大十来岁外,大家能平等地讨论工作和生活问题,在很多看法上还能达成一致,并没觉得有什么隔阂。但一谈起内容的接触兴趣和习惯,就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了。他们对新奇酷炫的东西如数家珍,而我也终于变成了小时候眼中那些不能理解自己的“大人”。
但我又分明感觉到,他们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不看《奇葩说》,不粉薛之谦……他们也不能理解比他们更小一些的年轻人的想法。直白地说,就是90后不懂00后,我们团队90后的口头禅是:“真搞不懂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喜欢那个。”
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我突然发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由于大家的媒介内容接触不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鸿沟。以前的代际鸿沟在两代人之间尖锐展现,是子女辈与父母辈之间的紧张与矛盾,两代人在“三观”上隔阂严重。而现在的代际鸿沟,早已不是以20年、30年计了,而是以10年甚至5年计。也就是说,现在的鸿沟越来越多。以前,只是两代人之间有隔阂,现在你几乎跟每个年龄阶段的群体都有隔阂了。

以前,在代际鸿沟的两边,长辈占据着优势,他们所秉持的观念是社会的主流观念,形成的文化代表着社会主流文化。而年轻人所喜欢的那些,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的喇叭裤、迪斯科;90年代的明星,还是2000年后的网络游戏,都只能算是亚文化。这些亚文化需要经过长久的努力,才能终于被主流文化所接纳。
但现在,谁说自己不能理解90后或00后,谁看不惯90后或00后玩的那些东西,基本上就像在自我宣告没有跟上时代,没有成为新社会环境下的主流人群,所以,现在无论是企业还是社会中坚,都在争相向年轻人示好,期待能跟他们对话,跟他们交朋友,不被他们轻视或抛弃。
而年轻人所追随的文化,不论是玩直播、Cosplay,还是创作同人作品,或者展现出不同的性取向,等等,现在都没有特别亚文化的感觉。而且,人们发现,现在已经很难清晰地描述社会主流文化是什么样的;相反,一个个亚文化创造出的文化多样性,成了社会的主流。

麦克卢汉
麦克卢汉认为,人类社会会经历“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三种社会形态。在麦克卢汉的观点提出几十年后,人们发现,“重新部落化”确确实实发生了。地球上数十亿网民基于兴趣组成了一个又一个的部落,这些部落如同远古时代的原始部落一样,互相平行和独立,部众们在部落内部分享着兴趣与信息,互相之间不相往来,差异巨大。
现在,即使社会中的各种亲密关系,如夫妻、亲子、同事、朋友等,也因为基于不同的媒介内容消费而被“重新部落化”地离散着。这些关系中的两方,经常因为使用不同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越来越缺乏共同话语,这渐渐成为常态。
代际和部落间的鸿沟会在人类社会中不断扩展、加深,“原子化”社会正在来临。
本文著作权归刺猬公社(微信ID:ciweigongshe)以及其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微博热议——
@flora的小围脖(网友):
代际间的鸿沟有时真的难以逾越,是不由分说的不信任,是不容解释的权威。
@渠成摄影(主持人):
代际鸿沟阻隔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这种对话未必有什么结果,但,确实亟需的!
@java-osgi-cloud(网友):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思维特性,逻辑体系。以及思维操作系统,代际之间的代沟就是日积月累的逻辑鸿沟。能够跨越这鸿沟的就是历史就是历史数据。
@博卡拉中道酒店张敏(网友):
由于这10年的发展超过了过去100年,人与人之间在成长速度,生活方式的变化程度与过去任何时代相比,差距都要大,在代际关系上的鸿沟也比任何一个时代大。当然,每个家庭的这种差距存在着差异性。
@怀念路过的蜻蜓(网友):
在我的印象里,60后和70后之间没有明显的鸿沟,那个年代出生的人们要么幼时经历了饥荒,要么童年都经历了那十年动荡,到了80后,代际的鸿沟出现了,这是一群生长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孩子,也是计划生育全面普及的一代孩子,这代孩子相比于上一个十年的那一代,成长在信息的高速更迭中,也成长在激进与保守、传统和新潮的激烈碰撞中。
延伸阅读
代际关系的理想状态应是对话和交流
或许在现实生活中,代际关系很难用一种心平气和的方式平等探讨,可能常常被不耐烦的坏脾气终结。
关于代际鸿沟你有什么想法?在周围群体中,有没有觉得自己“老”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