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校园网贷业务一律暂停

一财网
摘要:“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
6月28日,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部社会保障部三部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
一方面,《通知》要求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网贷业务,另一方面《通知》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进一步针对校园开发新产品。
从去年以来,由校园贷引发的暴力催收以及诸如“裸条”等违法催收,已经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对此,银监会也多次出手整顿。例如去年银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2016〕47号)。

相关新闻:“裸条”背后:揭秘民间借贷不为人知的“套路”| 揭秘
记者从银监会内部获悉,根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参与校园贷的机构有170家,涉及金额100多亿。其中,P2P占100家,其他分期机构也有一小半。而在去年整治期间,65家机构陆续退出校园贷市场。
不过银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今年校园贷风险事件持续发酵,说明问题未能得到根本整治,银监会此次下发通知,进一步加大对校园贷监管力度,治理行业乱象。
《通知》明确指出,从事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并根据自身存量业务情况,制定明确的退出整改计划。同时,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银监会还是采取逐步整治的理念,对违法违规严厉整治,但效果不明显。加之校园贷情况比较复杂,社会风险事件频发。许多非P2P机构,民间借贷机构等,没有监管主体,控制有一定困难。
上述负责人表示,在此背景下,考虑到大学生群体还款来源以及自身消费需求合理性问题较特殊,加之目前正处于互联网专项整治阶段,继续做校园贷会累计风险,所以此次《通知》下发后将暂停整改存量业务,消化存量风险。未来下一步校园贷市场将看发展情况,以及机构合规情况,决定是否放开。
此次《通知》明确经银监会批准的金融机构以及消费金融公司可以从事校园贷业务,但例如地方金融办批的网贷以及没有金融牌照的机构,则需要暂停校园贷。
延伸阅读
谁生生做死了“校园贷”?
市场本身是无辜的,金融机构的增长“天性”才是需要约束的。
这是否意味着,互联网巨头诸如蚂蚁花呗、借呗,京东白条等面对大学生人群的业务也将受到影响?京东白条、蚂蚁花呗都不能向大学生放贷了?
人民大学法学院杨东指出,大的互联网金融机构或多或少都有金融牌照,此外都有更加成熟的模式和场景。风控能力较强,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身份是消费者,而不是大学生。这种情况下,一定限额内消费贷,与目前《通知》不冲突。
“在此背景下,让持牌机构去做,不持牌的金融机构暂停该领域业务,是本次通知的核心。”杨东指出。
《通知》指出,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进一步针对大学生合理需求研发产品,提高大学生的服务效率,补齐面向新校园、面向大学生金融服务覆盖不足的短板。
据了解,持牌金融机构目前正在大举进入校园贷市场。大型银行启动布局校园贷市场。目前已有例如中国银行中银易贷校园贷通过与高校联动,达到高校银行共赢。建行“金蜜蜂”校园快贷,达到线上线下资源共享。此外兴业消费金融公司等开始金融校园贷市场,陆续发出产品。
本文著作权归第一财经网(公众号:cbn-yicai)以及其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新浪新闻客户端联系。
微博热议——
@高新利(时评人):
校园贷,本来挺好的事,因为缺少监管,导致乱象丛生,且不说高利贷,什么裸条贷款、暴力催收,连基本的道德底线都没有。还是让正规金融机构来吧,那些没有还款能力还瞒着父母贷款的学生,本来就不太适合过度借款消费。
@皮卡秋(评论员):
有一句说一句,大学生都满18了,自己还没有养成健康的理财观念与社会价值观,不能全怪网贷公司的。当然,部分网贷公司逼学生打裸条,是需要法律层面出面管管了,但不等于网贷公司给学生贷款就要全部一棒子打死。
@富为基金(企业):
当一块市场的容量与潜力不是很大,而这又是一块需求可以开发并且做文章的时候,只要撕开一个口子很多资本和赚钱的法子就会拼命挤入,最后一定是一地鸡毛,资本能推动一个行业但也能冲垮一个行业,像校园贷这样的直接就不能放开,监管机构和教育部门都是有责任的,说小一点会误人,说大一点这是毁根基!
@gonghanfeng-(网友):
个人觉得并不是什么好事,如果有偿还能力的话为什么不可以呢? 审批严格点就好了,一刀切都关了算是怎么回事?
你觉得校园贷应该被“一刀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