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向飞机发动机抛硬币祈福

新华网
摘要:祈求平安却造成巨大安全隐患,航班延误,警方将对其不予处理。
6月27日,原计划12:40起飞的南航cz380航班(浦东——广州),因一名老年旅客在登机过程中向飞机发动机投掷硬币,导致航班延误。涉事旅客已被公安部门带走调查。
往飞机发动机里扔硬币,还是一架准备起飞的飞机,这事到底有多大?
现场还原:投掷硬币是为祈福,结果适得其反
6月27日12时许,一旅客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登机时在客梯上向外抛掷硬币,被同行的旅客发现后报警。经安全检查,警方在现场找到9枚硬币,其中1枚落在发动机内,其余则落在附近地面。
经上海市公安局国际机场分局调查,涉事旅客邱某(女,80岁)称其抛掷硬币是为祈求飞行平安。
祈求平安却造成巨大安全隐患,不少同机旅客又惊又怕,若不是及时发现,飞机起飞后可能酿成大祸。
为确保飞行安全,南航维修部门对飞机发动机进行了全面检查,至16时53分,发动机检修完毕,飞机可以安全起飞。相关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中。目前,涉事旅客及其随行旅客还在接受公安问询,南航协助原航班部分旅客改签后,其他旅客继续乘坐航班前往广州。
南航就此发布公告提醒广大旅客,乘坐飞机时应遵守民航相关法律、法规,禁止做出危害航空安全的行为。
扔硬币进发动机,这事究竟有多大?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扔进了硬币会有多大的影响?只要把扔进去的硬币找到就可以了吗?
《航空知识》主编王亚南告诉记者,硬币虽然小,但对飞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比一般的硬物和飞鸟还要危险。这是因为硬币是钢芯镀镍的,是耐磨损的钢材,一旦进入发动机,在高速运转时会打坏很多旋转部件,气流从前往后吸入,硬币会进一步打坏风扇,甚至进入叶片燃烧区,一个硬币会造成一连串的危害,甚至会导致发动机的整体报废。“好在飞机没起飞就发现了,如果起飞就非常危险。”
王亚南介绍说,对于民航业界来说,一些知识属于常识性的,发动机里任何异物都不可以有,哪怕是一个纸团也不行,飞机起飞前,需要消除所有的异物隐患。
记者此前到航空公司的维修基地采访时发现,即使是维修工具,在分解过程中,都需要进行特质包装箱的特制管理,每一个工具都有一个对应位置,如果没有放进去会有颜色提示,用各种方法防止差错,就是为了避免有工具遗漏在发动机或其他机体内。
王亚南说,进入检修程序后,不仅要去除硬币,还要看硬币有没有击伤零部件,即使叶片的表面涂层划伤也需要检修,因为叶片要耐高温耐腐蚀,如果划伤,其使用寿命会受到影响。
旅客将面对行政处罚还是刑事责任?
北京法学会航空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起淮分析说,向发动机投掷硬币对于航空器的损害很大,将硬币一个一个找出来工程量就很大,即使没有造成发动机损害,也造成了航班延误,给同行的旅客造成了损失。
“目前来看,这位涉事旅客至少要受到行政处罚,拘留5天以上,赔偿相关经济损失,如果损失数额较大,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张起淮认为。
专家认为,涉事旅客的行为性质严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破坏行为是发生在飞行禁区,已经过了安全检查区;第二是在飞机执行飞行任务的过程中进行破坏,安全隐患大;第三发动机是飞机的关键部件,直接关系到飞行安全。
张起淮认为,是否进一步追究刑事责任主要看两方面:一是看涉事旅客的犯罪故意,是不是有意破坏航空器;二是看性质,就是损害的严重程度。
最新进展
据了解,向发动机附近抛撒硬币、后续没有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属于“扰乱单位秩序”,可处治安拘留5到10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不过,虽然邱某的行为造成了航班延误5个多小时,但机务人员找到了全部9枚硬币,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危害,考虑到邱某已经80岁了,且没有故意破坏的主观愿望,对其不予处理。
但如果造成严重危害,就会从治安管理处罚范畴上升到刑事犯罪领域,量刑方面最高可判死刑。刑法中所指的“破坏交通工具罪”,就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以交通工具作为特定破坏对象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款 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机务人员检修发动机后共发现9枚硬币。网友供图
拆开发动机检查损失约100万元
这次事件有两个“幸运点”,一是飞机还未发动就有其他旅客报告异物可能侵入发动机,避免了后续可能发生“更严重、更可怕”的事件;二是机务人员现场找到了发动机内部的一枚硬币,确认了飞机可以安全起飞。
记者采访了一位资深机务人员。据他介绍,这种情况一般是先确认硬币的数量,然后打开发动机整流罩,同时拿一个类似胃镜一样的设备“孔看”,寻找硬币,昨天南航机务人员正是这么做的,幸运的是找齐了所有抛撒出去的硬币,确认了发动机可以正常工作。
“如果没人报告有人向发动机抛撒硬币,后果可能不堪设想。”这位资深机务说,“如果硬币在地面没有影响发动机工作,到了空中才改变姿态、滑到发动机核心部门,就会把高速运转的叶片打成锯齿状,轻则造成发动机报废,只能单发运行,重则机毁人亡也有可能。”
如果初步检查,没有找到硬币,又不能确认发动机里是否还有异物,这时候就要停止这架飞机的运营,把飞机拖进机库,拆开发动机仔细检查,“由航空公司的机务人员拆发动机快则一天,慢则两天甚至更长,而租用机场机库一个小时的费用就是8000元,加上机务人员的人工成本和飞机闲置造成的损失,一般损失在100万人民币左右。”如果航空公司自己的机务还搞不定,要找发动机原厂或指定维修商维修,损失就更大的。最后,如果发动机报废,只能换一个发动机的话,像空客A320的一个发动机就要1100万美元。
本文综合自新华网及新民晚报,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网友热议——
@淤鱼禹俞(网友):
如你所愿,很平安,都没上天。
@开心_是福(媒体人):
这个举报的乘客应予重奖,他挽救了一飞机人的生命。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宇哥曾经的王(工程师):
有卡刷卡,无卡投币。
@瘦驼(科普博主):
扔进发动机的硬币到底值多少钱。这其实是笔很难算的账。今天这种情况发动机做探查,弄不好要拆开,装回去再测试,收费多少得问@斯文的威猛 ,飞机的维修保养跟4S店差不多,有很多道道,并不会一口价。要是没人举报,发动机一启动,叮的一声,发动机里某一片或几片叶片就会受损,一万美金一片起,不包含工时费。@波音 官方网站上有个对跑道异物引起发动机故障的分析,认为这类事故造成的发动机损伤维修成本最高可达发动机售价的20%,卡这个上限的话,被扔进硬币的是CFM56-5B发动机,全新的售价大概5000万人民币。所以那个索赔“800万”的说法大概是从这里来的。不是说发动机得经得住鸟撞什么的吗?一枚硬币怎么就这么如临大敌了?的确,发动机在面市前都要经历包括吞鸟、吞冰雹等试验,图二就是试验的视频。吞了之后,要保证安全,碎片不能乱飞,行话叫包容性不能失效。但不代表能安全工作。实际上有点硬东西就会碰坏发动机。前面说的跑道异物,学名FOD( Foreign Object Debris)。防FOD是每个机场最重要的日常功课。被FOD伤的最深的要数协和,2000年7月25日,法航4590航班,协和超音速客机执飞,巴黎飞往纽约,起飞后不久飞机起火坠毁,无人生还,协和也随后退出了历史舞台。调查表面,4590航班起飞前四分钟,另一架飞机起飞时发动机反推力装置的一个小零件掉在了跑道上,被协和的轮胎碾过,轮胎的碎片和这个零件击中了飞机的下部油箱,导致悲剧。
@汪花生(科普博主):
往飞机上扔硬币的老太太说自己信佛,扔硬币是为了祈福飞行顺利但实际上,根本没有哪部佛教典籍提到过扔硬币的事儿…往水里扔硬币的烂梗,可能是来源于跟佛教八竿子都打不着的意大利。
1954年,意大利人拍了一部电影,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 直译过来叫《泉水中的三枚硬币》。其实就是一个伤感的爱情故事,电影里三位女主角各往罗马许愿池(特雷维喷泉)里扔了一枚硬币,然后迎来了喜闻乐见的大团圆结尾。
这部电影很受欢迎,导致后来去特雷维喷泉的游客也开始往水里扔硬币。现在这个喷泉每天净收3000欧元硬币,富到流油。
问题是,《泉水中的三枚硬币》也没说清楚为啥扔往喷泉里硬币就能祈福…目前也没看到哪个资料提到过这个有点奇怪的传统。
其实很多习俗都是这样,根本没人知道起源,反正大家都扔,我也扔。往水里扔还不行,还要往乌龟身上扔,往飞机里扔,甚至还有人往墓葬遗址里扔,这都是啥脑洞啊?!
总之扔硬币这事儿,跟佛教没啥关系,也带不来好运。要不这老太太怎么被带走了呢?
警方对扔硬币的老太太不予处理,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