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志龙推USB唱片:行业变革?

新浪新闻客户端
摘要:正如权志龙所言,音乐的载体并不是最重要的,本质还是音乐本身。
文 | 李超凡
随着数字音乐的兴起,实体唱片行业遭受冲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实体唱片像纸媒一样被人们列入了“死亡名单“当中,但仍有实体唱片似乎还不愿意就这样消亡。
最近人气天团 Big Bang 的队长权志龙推出了回归后的首张个人专辑《权志龙》,但权志龙既没有选择时下流行的数字专辑,也没有选择传统的实体 CD 唱片形式,而是采取了 USB 作为载体。
权志龙这个‘USB 唱片’的外观为红色,并刻有权志龙的名字、出生日期以及血型,还有故意制作的复古刮痕。

而这个所谓的‘USB 唱片’实际上和传统 CD 的区别也不仅是载体不同,实际上这只 USB 当中没有一首歌,而是在 USB 中提供了一个网站链接和密码。乐迷们需要登录该网站并输入密码才可以把专辑内容下载到 USB 中。

专辑封面网站上除了提供音乐,还有权志龙的照片和 MV ,在今年年底之前都可以凭密码下载。而这样一个内存 4 GB的 USB 的售价则为 3 万韩元(约合 181 元人民币)。
权志龙和其所属的 YG 娱乐希望以‘USB 唱片’的形式打破韩国流行音乐的格局,甚至推动音乐行业新一轮的变革,然而这一种音乐发售的新形式却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USB 唱片’到底算不算唱片?
‘USB 唱片’一经推出,市场上就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反应,不少权志龙的粉丝一如既往地支持自己偶像,也有乐迷表示花 3 万韩元买一只什么都没有的 USB 不值得,甚至还出现了 USB 掉色的尴尬情况,不少人指责权志龙和 YG 娱乐此举仅仅为了圈钱。
除了消费者,韩国音乐产业协会也公开表示不承认权志龙的‘USB 唱片’是一张实体专辑。而韩国官方承认的音乐销量排行榜 Gaon Chart 也拒绝将这一‘USB 唱片’的销量纳入这一专辑的销量排行榜计算,因为 Gaon Chart 对唱片的定义为“声音被固定在有形状的物体”。
面对各种质疑,权志龙在自己的 Instagram 作出了回应,并表达了自己对唱片行业的看法:
音乐作品只能以‘是不是唱片’来区分吗?从录音带、CD 到现在的 USB,不同的载体固然有不同的优缺点,但无论是什么载体,最重要的还是人们歌词和旋律,还有那些在耳朵里萦绕、在口中传唱以及在拨动心弦的感受。

权志龙在Gaon Chart 举办的 K-POP 典礼上获奖而权志龙所属的 YG 娱乐则表示对 Gaon Chart 的做法没有异议。但 YG 娱乐称之所以选择以 USB 的形式发售新专辑,是希望为乐迷提供更多元的音乐内容,相比传统 CD 能容纳更多歌曲和 MV,并表示这是一种‘革命性的音乐提供方式’,也认为这是‘目前最好的音乐载体’。
虽然现在没有人会使用CD 播放器听音乐,但专辑的销售仍然是计算成绩很大的因素,对于粉丝来说,现在购买专辑不是一种获取音乐的方式,而比较像是在购买一个‘商品’。
有趣的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权威流行音乐榜单 Billboard 跟 Gaon Chart 唱了个反调, Billboard 表示 USB 应与唱片一样被同等看待。
据 Billboard 介绍,权志龙的新专辑不应该因为以 USB 的形式发行而不被承认,并表示包含在 USB 中提供下载的链接等其实与唱片无异,更对独特的公开音源方式大加肯定。目前该专辑在 Billboard 200 专辑排行榜中排名 192 位。
‘USB 唱片’早有先例
其实,‘USB 唱片’的概念以也不是第一次出现。早在 2009 年日本歌坛天后滨崎步就以 USB 的形式推出了自己的第十张个人专辑《Next Level》,但当时除了 USB ,CD 和 DVD 形式也同步发售,而 USB 形式仅在日本发售。

图自:Music Haven
而摇滚界的殿堂级乐队 Beatles 也曾和苹果公司联合推出过一张以 USB 为载体的再版唱片,外观则是一个青苹果的形状。内含 14 张再版唱片的立体声版本以及 13 份关于专辑的纪录片。这个‘USB 唱片’售价 279.99 美元,而且还限量发行 30000 份。

图自:Rare Cool Stuff
此外,不久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摇滚歌手 Bob Dylan 也曾在 2013 年推出过一个口风琴形状的 USB 全集音源。而在国内周杰伦和五月天等音乐人也推出过类似的 USB 专辑。
而权志龙这次发行的新专辑与上述这些‘USB 唱片’的不同在于,没有预先把歌曲内容放入 USB 中,而是要通过网络自己下载。这有点像是 CD 唱片、USB 和数字音乐的混合体。也正因为如此,在音乐行业引发了巨大争议,怎么定义这种‘USB 唱片’也成了难题。
实体唱片行业还能撑多久?
现如今,似乎已经没有多少人会买去一张唱片回来听了。那些会去买唱片的人很可能只是单纯为了支持自己的偶像,或者把 CD 当做黑胶唱片一样收藏起来。尽管这两年黑胶唱片乘着怀旧风潮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但终究是少部分发烧友的爱好。
唱片行业也已经进入了这样的轨迹,无数承载青春回忆的唱片店倒下,‘给你一张过去的 CD’也显得愈加珍贵。

而抛开感性情绪,从数据上更能说明这一趋势。根据最近国际唱片协会 IFPI 发布的 2017《全球音乐报告》。2016 年全球音乐市场增长了 5.9%,创下自 1997 年国际唱片业协会开始跟踪市场以来的最高涨幅。
不同类型的音乐收入中,数字收入占比已达到 50%,实体收入则下降 7.6% ,降幅高于去年。尽管下载收入也下降了 20.5%,而流媒体收入激增 60.4%,占据了数字收入的 59 %,也足以抵消数字下载下降的收入。
数字音乐,尤其是当中的流媒体音乐,正以不可抵挡之势碾蚕食着实体唱片行业的市场份额。

图自:数字尾巴
而在中国,各大互联网巨头也以资本和技术席卷着音乐行业。腾讯不惜重金购买音乐版权来扩充自己的音乐疆土,拿下了华纳、YG、索尼、英皇、华谊等多家唱片公司的独家版权代理。去年腾讯旗下的 QQ 音乐,还与拥有酷狗、酷我音乐合并,一举占据了中国音乐市场的半壁江山。
此外阿里巴巴此前也收购了 虾米音乐、天天动听等音乐平台,开启了数字音乐的布局。而网易云音乐前几个月才获得了 7.5 亿的融资,风头正盛。

图自:网易云音乐地铁营销
而百度音乐作为发展最早、曾经规模最大的数字音乐平台,尽管已经没落,但也将百度 MP3、百度 ting、千千静听等诸多数字音乐产品重新整合,并与太合音乐合并,重新在数字音乐领域发力。
数字音乐的兴起也让歌手们不再选择出唱片,而是推出自己的数字专辑。周杰伦在 2014 年推出的首张数字专辑就取得了亮眼成绩,曾夺得在 Billboard 世界榜(不含北美地区)第一,而去年推出的数字专辑《周杰伦的床边故事》销售额也突破了 3000 万。除了周杰伦,李宇春、鹿晗等歌手的数字专辑也曾取得过百万销量的成绩。

与之对应的是,去年音乐人李志在其个人公众号发消息称自己仅剩的三张正版实体专辑由于滞销原因将在月底下架停售,部分销毁,并发出“实体唱片时代已经终结”的感叹。
尽管目前中国的数字音乐市场还不完善,各个平台间版权纷争也时有发生,用户的付费比例也不算高。但人们不会拒绝流媒体音乐带来的便利,2015 年全球的数字音乐规模就超过了实体唱片,而同年中国的在线音乐用户也突破了 5 亿大关。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在线音乐行业研究报告》预测,中国在线音乐市场规模将在 2018 年突破 120 亿。而随着人们的付费意愿越来越高,数字音乐在中国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迎来收获的季节。
其实权志龙这次这个‘USB 唱片’更像是一个数字音乐的密钥,且不论是否如 YG 娱乐所言会带来‘革命性的音乐提供方式’,还是一开始就只是一个营销的噱头,实际上都加大了用户获取音乐的难度。
既然最后都是通过网络下载,那倒不如直接像数字音乐一样付费下载。而定制版的 USB,倒可以作为一种纪念品的形式额外或捆绑发售。
正如权志龙所言,音乐的载体并不是最重要的,本质还是音乐本身。既然如此,那不如就顺应潮流,接受唱片逐渐小众的事实。这对粉丝来说也可以少一点折腾,早点听到偶像的音乐。对音乐人而言,也可以让自己作品传播得更广,获得更大的收益。
本文著作权归爱范儿(公众号:ifanr)以及其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新浪新闻客户端联系。
微博热议——
@新音乐产业观察(知名音乐博主):
还以为穿越了……U盘专辑突然变成新鲜事物了呢,周杰伦、羽泉、五月天、卢巧音都出过。就是一个营销噱头而已。。音乐的未来属于流媒体,已经很明确了。至于得出“‘USB 唱片’这种新的音乐载体,恐怕也难以令江河日下的实体唱片行业起死回生。”这种结论,简直就是浪费人生。
@音废的三姑娘(音乐自媒体):
黑胶唱片、磁带、CD、MP3、数字音源,下一个说不定就是USB了,倒是确实有使用USB可能会出现的音乐版权问题或者是操作上的繁琐化问题。难道是因为我太乐观?还是挺相信会有技术解决这个问题的诶,毕竟从LP发展到数字音源已经实现了线下到线上的转移,数字音源到USB不外乎是一个研究如何将线上再次套入线下载体的过程。
@非清真地瓜(网友):
滨崎步09年就搞过这种专辑了,而且其中800M的容量为不可删除的专辑部分,包括13首mp3格式的专辑曲目,6段MPEG4的视频格式文件以及电子歌词和封面。该USB使用的是带有滨崎步10周年纪念LOGO标志的金属质感外壳不要再说时代跟不上xxx了,很尴尬。
@道茶Ray(自媒体):
用个4GB破USB 就是革命性了?反倒是觉得从网站买无损格式下载比较正确。但是对于收藏爱好者,如果我是他粉丝我宁愿选择传统CD。
延伸阅读
中国数字音乐的过往和未来
如何有效深挖IP价值,丰富使用场景,是未来数字音乐战场的关键。
你买过音乐专辑吗?未来会为数字音乐花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