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他是高铁二等座最尊贵的乘客

他是高铁二等座最尊贵的乘客

新浪看点

关注

摘要:工程院首批院士刘先林院士高铁工作照感动网友,回应:为方便与同事交流。

这两天,一位其貌不扬的老先生在高铁二等座上笔耕不辍的照片刷屏网络,感动无数网友。

照片中,白发苍苍、脚穿旧皮鞋,专注于修改文件的老人,正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刘先林,今年已经78岁。网友称他为“高铁二等座最高贵乘客”,直呼“又见扫地僧”。

刘先林院士目前还担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6月14日,该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刘先林院士出差本可以乘坐高铁一等座,但由于团队其他成员不能乘坐一等座,为了和大家在一起,便于交流,刘院士就会和大家一起乘坐二等座,几乎大多数出差,他都是如此。

“刘院士火车上工作是常态”

该负责人讲述了网友拍摄的这张照片的经过。6月12日,刘先林院士率团队到河南郑州参加项目交流,完成交流后,于当天返回,乘坐的车次为G808,团队都乘坐二等座。“每次刘院士出差,由于团队其他人员不能坐一等座,为了便于交流,他一般都是和大家一起乘坐二等座。”

车上,刘院士为了准备14日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召开的科技成果发布与应用交流大会的主题报告,便把PPT打印出来,在火车上修改。“刘院士火车上工作是常态。”该负责人说。

“不少报纸从微博找到刘院士团队想采访刘院士,刘院士的意见是,这个采访一是耽误时间,二是国家给的荣耀够多了。所以都拒绝了,此事到此为止。他感谢大家的关心、关注与支持,并且表示感谢。”该负责人说。

不配专职司机自己开车上下班

一名接近刘先林院士的知情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刘院士始终坚持朴素与节俭,能省则省,“作为院士,而且年事已高,他应该享受专职司机的待遇,但他拒绝为他专门配司机,这么多年一直坚持自己开车上下班,‘他说,多给他配一个司机,就要多花一笔钱,这些钱可以用来搞科研。’”

不仅如此,刘院士到其他单位授课、指导研究等,也拒绝收兼职薪水,每一次,他都会劝科研单位收回给他的酬劳,添置在科研项目上。“他一心无时无刻都只想着为祖国的科研工作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利益。”该知情人士说。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官方资料显示,刘先林,1939年4月19日生于桂林,籍贯河北,196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他是中国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也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数十年来以来,刘先林院士始终致力于摄影测量和航测仪器的研究工作,1963年提出的解析辐射三角测量方法,是写入规范的第一个中国人发明的方法。他曾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且在产业化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用很少的经费,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使我国航空测量仪器从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中一步步夺回阵地,结束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为国家节省资金近2亿元,还出口多个国家,创汇1000多万元;他通过仪器研制有力地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中国测绘从传统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转变。

本文著作权归澎湃新闻及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微博热议——

@科普君XueShu(科普作者):

简朴的日常生活,丰盈的精神世界,这是一种让人佩服的境界,致敬!

@A轻车肥裘 (网友):

前几年,每周都有三位老教授来我单位,今年只有一位了。其中一位两年前过世了,上个月我才知道,过世的那位是我国顶尖级的轴承专家。他们每次来回都是动车,到了司机去接。午餐是单位自己做的简餐,有时候是肯德基去打包。他们那一代人特别的简朴。老专家喜欢带个旅行团发得那种小红帽,特别朴实。

@宇哥考研(教育博主):

我在机场休息室遇到过一位周姓老院士,和这位院士一样风格。他说国家从未明确规定院士应享受什么待遇,副部级待遇是谣传。他进机场休息室是拿院士证进来的,他是经济舱。除了极个别院士,大部分院士的待遇仅仅是每月几千补贴。院士收入平均一年就是20万-30万。他们大部分人不会、也不愿“争抢”。

@机工战略(本新闻原始爆料人):

刚才有许多朋友联系到我,说希望联系到刘院士,做进一步报道 ,经过联系,我说明情况后,院士委婉拒绝了。院士回复:国家给他的奖励和荣誉已经够多了,现在想把精力放在研究工作上。谢谢大家对他的关心

@打鱼晒网(资讯博主):

见过宗庆后坐二等座经济舱见过任正非坐地铁今天又见了老院士二等座上备课,目前还没见过哪位艺人坐的不是头等舱。

@小野妹子学吐槽(海外资讯博主):

可以报销一等却自己选了二等,君子风骨。

@happiness-囡囡(网友):

我导师,研究所所长,上学三年,头上戴的永远是那顶洗的发黄的帽子,骑的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会日语,英语,德语,每天晚上看资料到凌晨三点,身上的衣服每年看到都是那两套,从来不过多修饰自己,也许有自己信仰和追求,我很佩服他,真的是越朴素,越高贵。

延伸阅读

78岁院士让人肃然起敬,全身心投入研究

这样的老前辈是我们民族之魂,国之脊梁,让我们值得去尊敬的不仅仅是头脑还有灵魂。

查看详情

虽有享受一等座资格,但他选择二等座,刘先林的选择令被盛赞“民族的脊梁”。在评论中留下你对这位“高铁二等座上最尊贵的乘客”想说的话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