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也宣扬伪科学?

新浪新闻客户端
摘要:以科学的名义,去支持宗教或气功理论,无论是谁,请不要相信。
文 | 孙武
最近,中科院院士朱清时的一张讲座海报,在知乎上让网友哗然。

有网友感叹和伪科学的战争中,后方大本营的总司令被敌方洗脑控制了。

其实,朱院士不是这次才“叛变革命”的。


科学是要凭实验证据说话的,和高僧座谈,听高僧描述,显然不是科学研究的方法,说藏传佛教可以,说认知科学就是宣传伪科学了。
早先朱院士在《现代物理学步入禅境》一文中说“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更是多次被自媒体引用,刷爆朋友圈。随后在《客观世界很有可能并不存在》(署名朱清时,未被辟谣)一文中,更是提出量子力学支持灵魂存在。
这同样是借量子力学的科学之名,行宣传迷信之实。即使科学发现与佛教的世界观有重合之处,佛学大师也搞不出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机,最多算是猜对了山上的一些风景罢了。
我们先来看一下他之前关于真气的文章。

文中先说真气像引力,并非物质实体,让爱因斯坦为真气背书。最后又说真气的本质是信息。

文中还引用了一个实验。

在孤立系统中,麦克斯韦妖是不存在的,若它真的存在,那我们就可以利用温差对外做功了。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与外界有能量交换时当然可以有这样的“妖”,只不过那已经不是麦克斯韦假想的本意。芬兰科学家的实验,用信息作为媒介来转化能量,日本研究人员2010年也实现过,并不是什么新闻。
而直到最后,文中也没有说明这个实验和真气有什么关系。人体当然不是孤立系统,有生命力,产生负熵,so what?新陈代谢和真气有什么关系,真气又和信息有什么关系?用热力学定律观察人体,如果所谓真气是用人体内的能源,必然增加人体的熵。

这句话说人活着熵不增加,是想说有了真气就不会衰老吗?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标题党的讲稿,将物理概念强行和真气扯在一起,没有实验数据,甚至没有定性的逻辑推导。
标题党,用来形容朱院士《客观世界很有可能并不存在》一文,也很贴切。量子力学确实很神奇,许多媒体都喜欢用标题党,比如下面这个视频,和朱院士的意思差不多。以下内容需要高中以上的物理知识:

双缝实验——把一束电子或光子通过双窄缝射到后面的屏幕去,可能是物理学家最大的痛点。

在两条缝同时打开的条件下,衍射图形并非两条缝分别轮流打开的条件下得到的两个衍射图形的迭加。
这个实验否定了每一个达到屏幕的电子不是通过第一条缝就是通过第二条缝。美国物理学家费曼曾说:这种行为是“极其神秘”的,而且“你考虑的越多,就越会感到神秘。”他还说:人们曾经设想单个电子以各种复杂方式绕行通过缝来解释这种行为,但都不成功。

电子(或光子)可以同时处于不同的位置,好像分成两个通过缝隙形成波的干涉。
事情还没有完,更不可思议的是,如果我们一旦去观测,想知道究竟电子(或光子)通过哪个缝隙,波的干涉效应就消失了,电子(或光子)又显得像粒子一样,不是通过第一条缝就是通过第二条缝。


好了,实验已经说完了,接下来需要解释。对上面这种奇怪现象,朱清时院士是这样说的:
所以量子力学怪就怪在这儿:你不观察它,它就处于叠加态,也就是一个电子既在A点又不在A点。你一观察,它这种叠加状态就崩溃了,它就真的只在A点或者真的只在B点了,只出现一个。
这句话说到这里是没错的。量子力学有很多种解释,有些神奇的理论也被提出来了,比如多宇宙,观测一瞬间宇宙分成了两个。还有一些解释,像隐变量理论已经被证明是错的。
哥本哈根诠释认为观测使波函数坍缩,让电子的位置固定。也有人说哥本哈根诠释认为观察者的主观意识导致了波函数的坍缩,就走向了和朱清时院士一样的唯心主义。
目前科学界比较主流的退相干理论,就不需要意识被引入。物理学家李淼在《别信朱清时院士说的“客观世界很可能不存在”》一文中说,意识只是众多“测量”的可能性之一。没有人类的测量,量子态也会退相干,也就是会塌缩。
屏幕与光子相互作用,就可以使波函数坍缩,李淼的文章说:
我们用荧光屏,电子打到荧光屏上和上面的荧光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使得荧光屏的一个原子被激发从而发光。电子能同时让两个地方发光吗?不能。
我们动念与否,电子肯定会和荧光屏上的荧光物质产生作用,这样它的位置就固定了。
意识不是第一性的,从荧光屏发光,到人眼接收到光子,在视网膜上产生电信号,通过神经网络进入人的大脑……这个链条可以很长,最后,才是人的意识。
当然,退相干理论并不完备,比如难以描述单个粒子的行为。David J。 Griffiths在《量子力学概论》中说:
我们还需对测量的本质和波函数的坍缩有更多的了解。当未来的人们有了更成熟的理论,回顾历史,会质疑现在的我们为什么会如此幼稚,也是完全可能的。
但朱清时院士文章中说的没有意识就没有客观世界,是没有科学证据的。双缝实验的神奇之处仅仅在于告诉我们,一个粒子可以处于不同位置的叠加态中,但不管有没有意识,电子都存在,是测量而不是你的胡思乱想使电子处于固定位置。
有人会说,哥本哈根学派和爱因斯坦有过一个争论,爱因斯坦说他不相信上帝会掷骰子,最后好像是爱因斯坦输了。需要指出的是,不管爱因斯坦输没输,这场争论都不能说明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基础。量子理论可能颠覆因果论/决定论,但即使在经典物理学那里,决定论也是站不住的,给定任意的测量精度,总是能找出足够长的时间,使我们无法预言系统此后的状态。(参见《费曼物理学讲义》第3卷)
至此,我们已经澄清了,这个量子力学实验并不能导致“意识直接改变物质世界”,大脑中也许存在量子过程,但不会和宇宙中任何其他地方的量子过程纠缠在一起。
朱清时院士当然有自己的言论自由,但作为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曾担任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方科学技术大学的校长,他对自己的言行负有责任。他用标题党,甚至宣扬伪科学,科学界的人士应该多站出来发声。
下次再有人以科学的名义,以量子力学的名义,去支持宗教或气功理论,无论是谁,请不要相信。
本文著作权归观察者网(公众号:guanchacn)以及其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新浪新闻客户端联系。
这些大V们有话要说——
@科学公园:
如果没有人站出来指出朱清时言行的荒谬,那么,今后就会有千千万万个朱清时。假以时日,当人民开始对此麻木,伪科学、玄学、宗教、迷信必将大行其道,玄学神学讲座就可以堂而皇之的以学术的名义涌入国家电视台,继而进入中小学的课本。
@科罗廖夫(军事作家):
鲁迅先生在《科学与鬼话》一文中曾说:“现在有一班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因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鬼混,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话的人的对头。于是讲鬼话的人,便须想一个方法排除他。 其中最巧妙的是捣乱。先把科学东扯西拉,羼进鬼话,弄得是非不明,连科学也带了妖气。。。。。。”
@Ming_the_Great_大明(物理系教授):
对前二天的“垃圾”再多说二句:科普大致可分三个层次:(1) 垃圾水平:被内行鄙视的哗众取宠者,如朱清时,这些人对科学起负作用;(2) 平庸水平:同行虽能基本认可但却不能真正启迪外行者,这些人的工作可有可无;(3) 高水平:同行不仅认可而且拍案叫绝,同时又能真正启蒙外行者,这些人的工作对科学的普及至关重要!
@太蔟(自媒体):
朱清时疯了。有人见状,评论道:‘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真是一句比一句扯蛋。关于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的正确世界观及获得这世界观的方法论也已经收敛到唯一的可能——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延伸阅读
“科学大游行”是为了什么?
游行常常是弱势群体表达诉求的专利,科学家怎么会落到这般田地?
你怎么看朱清时的这个“科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