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鲍勃•迪伦诺奖演讲词公布

鲍勃•迪伦诺奖演讲词公布

环球网

关注

摘要:提交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致辞后,他将有资格领取8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

环球时报6月6日消息,诺贝尔文学奖评奖机构瑞典文学院5日在其官方网站宣布,美国歌手鲍勃•迪伦终于向瑞典学院提交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致辞,有资格领取8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他的演说音频已由诺贝尔官方发布在社交媒体上。

据了解,鲍勃•迪伦的演讲词是以音频链接方式发给瑞典文学院,时长约27分钟。迪伦在演讲中表示:“开始听到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我非常惊讶,不明白我的歌到底跟文学有什么关系。”接着,他列举曾带给他灵感的音乐人,比如摇滚先驱巴迪•霍利的音乐“改变他的人生”。此外,他提到古典文学也是灵感来源之一,例如《白鲸》《西线无战事》和《奥德赛》等。他还表示,“能让人感动的音乐就是一切”,“歌词是用来被歌唱的东西,并不是为了被阅读而存在,希望你们能去听歌,让作品以原本被期望的形式被聆听”。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长萨拉•丹尼斯表示:“这篇演讲稿非常棒。由于他已发表演讲词,这段冒险也将进入尾声。”

去年10月,瑞典文学院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鲍勃•迪伦,称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表达”。但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瑞典文学院一度无法联系到他本人,引发媒体猜测"鲍勃•迪伦拒领诺贝尔奖"。他本人缺席了去年12月10日的诺贝尔颁奖典礼,并于今年4月1日在斯德哥尔摩低调领取了诺贝尔文学奖。不过根据颁奖规定,鲍勃•迪伦必须在今年6月10日前发表获奖感言才能领取奖金,表现形式可以是简短的演说、表演、影音短片,甚至是一首歌。

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早年照片曝光

延伸阅读:他希望人们能够以正确的方式聆听歌词

以下是鲍勃·迪伦演讲的一些内容摘要。

关于音乐的启蒙和影响

1950 年代标志性摇滚歌手巴迪·霍利(Buddy Holly)最早影响了鲍勃·迪伦,也是最重要影响之一。鲍勃·迪伦是听着乡村、摇滚以及节奏布鲁斯长大的。巴迪·霍利把这三种不同风格音乐融为一体的演绎方式让鲍勃·迪伦震惊。“他仿佛是原型一般,是我还没有达成、却想成为的那个样子。”

巴迪·霍利 1959 年因飞机事故逝世,年仅 22 岁。巴迪·霍利逝世后不久,有人给了鲍勃·迪伦一张 Leadbelly 的唱片,其中的《Cottonfields》这首歌打开了鲍勃·迪伦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这像是一场爆炸。好像我之前都是在黑暗中行走,一下子迎来了光芒。”

在这张唱片中有一张关于厂牌以及旗下歌手的介绍,这群歌手包括 Sonny Terry & Brownie McGhee、the New Lost City Ramblers、Jean Ritchie 等音乐人。鲍勃·迪伦并没有听说过他们,但他寻思,既然他们能够和 Leadbelly 同在一家厂牌,一定也都是杰出的歌手。

“当我开始写自己的歌曲时,民谣式的语言是我唯一知道的风格,我便使用了民谣式的表达。”

关于文学的启蒙和影响

鲍勃·迪伦特别在演讲中提到了三部文学作品对他创作的影响——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德国作家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以及古希腊诗人荷马所著的《奥德赛》。

鲍勃·迪伦特别在演讲中详细地描述了每一部作品的内容、其中的角色、作品的内涵以及带给他个人的启发。

《白鲸》中,船长亚哈在一次捕鲸时被白鲸莫比·迪克咬掉了一条腿。船长由此开始了他的复仇之旅。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失去理性,变成了一个独断专行的偏执狂。经过三天追踪,他终于用鱼叉击中了白鲸,但船被白鲸撞破。最终全船人员落海,只有水手以实玛利(Ishmael)一人得救。他作为旁白,向人们讲述了《白鲸》的故事。

鲍勃·迪伦折服于《白鲸》的包罗万象,无论是意识形态上包括的基督教还是印度教迷思,还是各种地理和历史知识在书中都有体现。水手以实玛利的存活画面也成为了鲍勃·迪伦音乐中一个常驻的主题。

“以实玛利最终活了下来。他在海中漂浮的棺木之上。就是这样。这就是全部的故事了。这个主题以及它所暗示的一切出现在了许多我的歌曲之中。”

鲍勃·迪伦是通过第二人称“你”来讲述《西线无战事》的影响的。

他用声音带着你一起走进了这个战乱纷飞的人间地狱:你的战友一个接着一个死去,你身上的伤势也原来越严重。你不知道战乱还要持续多久,你开始怀疑是不是还有“文明”存在。最终,一枚炸弹的弹片击中你的脑门,你的生命也来到了终点。

鲍勃·迪伦把《西线无战事》称作是一本终结童年的书:“这本书让你的童年终结,让你对世界存在的美好信仰终结,让你对他人的关注终结……曾几何时你是怀揣着成为一个钢琴家梦想的少年,曾几何时你也热爱生命和世界,现在只是把热忱击得粉碎。”

《奥德赛》中,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漂泊十年后回到家乡伊萨卡。那里的人们以为他早已死去,家乡也不再是他记忆中的模样。

鲍勃·迪伦列举了受到《奥德赛》启发的一些其他歌手的作品:比如《Homeward Bound》、《Green, Green Grass of Home》和《Home on the Range》。它们都是和家乡有关的作品。

最后,鲍勃·迪伦提到了歌曲与文学的关系

“我们的歌曲在这片人们生存的土地上存活着。但是歌曲和文学不尽相同。歌曲是用来唱的,不是读的。莎士比亚的剧本是用来在舞台上表演的。就像歌词是用来唱,而不是印在纸上念的。我希望你们有机会以正确的方式聆听到歌词:或是在演唱会上、或是在唱片上、或是以人们如今听歌的某种方式。”

本文著作权归环球网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微博热议——

@RMA_李帅(网友):

这种感觉,就像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作者,看了试题才知道,自己的文章还有这些含义一样~

@水獭otter(自媒体):

罗大佑在中文音乐世界对应的是鲍勃迪伦,迪伦的破锣嗓子也很难听。但是作曲家对自己作品的演绎的权威性和乐感是无可替代的。

@萌主许呆萌(情感博主):

鲍勃迪伦获诺奖致辞 有感:有些人只是单纯地走在路上,享受旅程,欣赏一路的风光,摘下路边的果实…… 到达终点时,它们拥有了世界。而有些人朝着特定的目标,一路披荆斩棘,达到终点时,才发现自己失去了一切。PS:更多的人就在路上瞎转悠,转着转着就挂了。

延伸阅读

鲍勃·迪伦接受诺贝尔文学奖

就在几个小时前,诺贝尔基金会在官方网站贴出公告,表示迪伦业已表示接受诺贝尔文学奖,不过还未最后决定是否出席颁奖礼。

查看详情

鲍勃·迪伦的演讲词中有触动你的地方吗?欢迎在评论中与我们互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