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女工程师控告男同事却被解雇?

女工程师控告男同事却被解雇?

每日经济新闻

关注

摘要:特斯拉发言人称:“有证据证明她的行为存在根本性的错误,这并不是报复。”

最近,特斯拉公司被卷入了公司男员工性骚扰女工程师、以及歧视女性的纠纷中。今年2月,特斯拉公司的一位女工程师控告称,自己在特斯拉工厂里遭到了其他男性的骚扰,而且自己还遭到了特斯拉公司的歧视。就在6月1日,这位女工程师又出面表示,因为这件事情,特斯拉竟将她解雇了!

去年,一位名叫AJ Vandermeyden的女工程师出面控告特斯拉公司内部存在“无处不在的骚扰”。此外,她还告特斯拉公司歧视女性,例如,干同样的工作,女员工的工资比男员工低、提拔比自己表现差的男员工。

可是,今年2月,AJ Vandermeyden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表示,特斯拉对他的投诉视而不见。当时,她还在特斯拉工作,控告公司让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不过她表示:“必须有人站出来,否则事情不会有改观。”

AJ Vandermeyden在起诉书中说,2013年,AJ Vandermeyden进入特斯拉工作,随后被提拔为总装部门的工程师。在这个部门,绝大部分员工都是男性。开会时,常常都有四五十位男性,而只有她一名女性。但是,特斯拉公司对男女员工并没有同薪同酬。而且,即便她们和男性工程师做得一样好,也没有得到提拔。

更重要的是,她在工厂中遭受到了“来自男性无所不在的骚扰。他们用语言骚扰她,还对她吹口哨、学猫叫。”有一次,她和一位女同事从工厂中走过,20位男性员工不停地挑衅她们。她说:“他们嘲笑我们,对我们起哄、吹口哨”。

可是,AJ Vandermeyden的起诉给她带来了更多麻烦,她被迫调岗到采购部门工作,而特斯拉拒绝支付加班费、减少休息时间。其实早在AJ Vandermeyden的事情发生前,就有特斯拉工厂员工抱怨工作时间太长、工资太低、工作环境太差。但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都予以了否认。而对于AJ Vandermeyden的说法,特斯拉方面也不同意。

特斯拉方面的发言人说,公司去年聘请了中立的第三方机构调查AJ Vandermeyden的指控,并对相关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最后表示这位女工程师所说的“性别歧视、性骚扰和公司的报复行为都毫无依据。”

结果,就在6月1日,英国《卫报》最新报道称,上述女工程师AJ Vandermeyden被特斯拉公司解雇了!她的律师表示,这属于报复行为。

同时,特斯拉方面向《卫报》、Business Insider等多家媒体证实,公司已经解雇了声称自己经历了“无处不在的骚扰”的女工程师AJ Vandermeyden。并且表示,公司聘请了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她的说法进行了彻查,发现她的指控毫无依据。

对于为什么解雇AJ Vandermeyden,特斯拉方面说,“虽然公司已经给AJ Vandermeyden予以了特殊照顾,但她依然坚持控告特斯拉,以求公司遭到误判,而且还在媒体上中伤特斯拉。经过再三调查,我们认为,AJ Vandermeyden是非法指控;我们不得不与她终止合同。

此外,特斯拉还表示,尽管没有工程技术专业学位,AJ Vandermeyden仍然被提拔到不同的工程技术岗位上。

特斯拉发言人称:“解雇决定是基于AJ Vandermeyden的行为作出的,有证据证明她的行为存在根本性的错误,而且引起了他人的误会,这并不是对她起诉公司作出的报复。”

2016年,市场研究顾问马丹斯基(Michele Madansky)和美国风险投资基金KPCB(Kleiner Perkins Caufield&Byers)的前合伙人瓦萨洛(Trae Vassallo)做了一份调查研究。他们对200位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女性员工进行了调查,这些女性大多在谷歌、苹果等大公司,以及很多初创企业工作。调查发现:

90%的人在公司外出活动或行业会议上目睹了性骚扰;

60%的人表示自己成为了上司性骚扰的目标;

60%的人表示,举报遭到性骚扰后,对处理结果不满意;

1/3的人说,担心自己在工作环境中的人身安全。

此外,在硅谷,越来越多的公司因性别歧视被告上法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Uber公司。

延伸阅读

Uber的性丑闻背后 是硅谷变了

那些每天叫嚣着改变世界的从业者们,在自己宣扬的主张上反而实践得最糟糕。

查看详情

前Uber工程师苏珊-福勒(Susan Fowler)今年2月在个人博客上写到,她在Uber公司遭遇了性骚扰和性别歧视,并引发了一场内部调查。

现在,中国职场也频频曝出性骚扰事件。《工人日报》今年年初曾报道,智联招聘曾对职场“性骚扰”做过特别调查,结果显示,职场女性遭遇过性骚扰的比例为38.8%,有65.3%的人选择隐忍。面对职场骚扰,多位职场女性给出的答案最多的是“沉默”——或因缺乏勇气,或为了声誉、为了“饭碗”。

但我们也看到如今更多女性已经敢于说“不”,并留有证据,选择直接在公众媒体上曝光,拿起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

如何更有效防范职场性骚扰?据新华社此前报道,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魏绍玲建议,职场女性在遇到性骚扰时,要注意三点:

第一,坚决抵制,要沉着冷静、不卑不亢,不能够暧昧不清;

第二,保存相关证据,如微信聊天信息、短信、电话录音等,以便作为投诉、举报或报警时的证据;

第三,及时报警,或提起诉讼,让骚扰者得到应有的惩罚。

本文著作权归每日经济新闻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延伸阅读

如果“性骚扰”发生在美国

社会中有太多被默认的灰色地带了,我们也太需要积极监管和提高惩罚力度。

查看详情

微博热议——

@恶魔奶爸Sam(自媒体):

职场性骚扰的本质都在于官方机构的不作为和推诿以及法律体系援助的现实窘境。

@顾硬硬(自媒体):

遇到职场性骚扰, 那些不是帮你想办法和人渣斗智斗勇, 不帮你制定分步骤并有plan B的行事计划, 而是劝你“(为了工作/收入/别人的眼光)忍忍就算了”的人, 说你“不懂事儿”的人, 告诉你“这就是社会”的人, 不管他/她是你的客户上司还是朋友甚至家人, 你要做的是: 尽快想离开这些人的圈子, 你不属于那里。

@我是你认识的王小能(时评人):

职场性骚扰也是让很多女性深感不安的因素,由于加害者身份有特定性,受害者往往更不敢声张:怕丢工作,怕在单位里没脸,怕被领导穿小鞋。还是那句话,隐忍不会带来转机,隐忍会让对方变本加厉,事后会被人泼更多的道德脏水:你现在才说,是没要到好处吧?

@夕阳里的红豆冰(知名财经博主):

我们男性其实也存在在被性骚扰的情况,其实我们不喜欢的女生一直的表白就不是性骚扰了?这个事情不要双标。职场上,很多时候你的下属带有明显的目的的投环送抱也是一种骚扰啊。来者不拒只是底层没前途小头头的想法,到了一定层级,这些事情的自律性和判断性非常重要。是不是竞争者下的套,这个女生会不会最后很难收场,闹成丑剧,影响前途,等等等。很多女生很有心机给别人制造你和她有特别关系来寻求利益。烦着呢。

你怎么看特斯拉对于女工程师的处理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