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突破!可燃冰试采连续产气22天

突破!可燃冰试采连续产气22天

环球时报

关注

摘要:同时,我国在“可燃冰”资源的勘探上也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

国土资源部6月2日在北京宣布:我国正在南海神狐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已连续产气22天,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长、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连续产气时间最长的国家。

本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作业区位于珠海市东南320千米的神狐海域。3月28日第一口试采井开钻,5月10日点火成功。截至目前,已连续22天产出甲烷含量高达99.5%的天然气,日均产气量达到8350立方米。

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 李金发:

目前气量、气压稳定,井底状况良好。

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据预测:我国海域“可燃冰”资源量达800亿吨油当量,而国际公认的全球资源量相当于21万亿吨油当量,是世界公认的一种清洁高效的未来替代能源。可燃冰和天然气一样,主要成分是甲烷,但开采起来难度更大。这是我国科学家们在南海神狐海域开采的可燃冰,它不是冰块状的,而是呈米糊状。

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指挥部指挥长 叶建良:

实际上就是接近于黏土,渗透力比较差,所以对工艺要求更高,防砂的要求也更高。

虽然开采难度大,但超过90%的“可燃冰”资源都是这种类型,我国实现对这种类型的“可燃冰”的试开采并稳定产气,对未来“可燃冰”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我国在“可燃冰”资源的勘探上也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

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 李金发:

我们现在已经在南海海域,证实了有两个千亿方的大型矿藏,为我们下一步形成商业性开发的大型资源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著作权归环球时报(公众号:hqsbwx)以及其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新浪新闻客户端联系。

微博热议——

@一个吐槽专用的小号(段子手):

“对全世界同行而言,这只兔子有什么地方可怕?”“它可怕之处在于,我们永远都只能在事情已成定局之后才知道它做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Jexnia(网友):

本世纪中叶前能用上就不错了,这个东西实在是太难掌控。但可燃冰有点像能源界的核武器,我有、我能开采就跟没资源没技术的完全是两个世界了。

@wangzhenx(时评人):

从技术研究到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些指望今天技术研究出来明天油就降的,还是回去洗洗睡吧,这项技术不敢断定我们这一代能享到福,但是后代肯定是能享到的。

@丁丁kou(网友):

初中的时候还记得化学老师上课说,开采可燃冰还需要很多努力,现在过去五六年梦想就成为了现实。

延伸阅读

“可燃冰”爆红后面临的误解

100L可燃冰让汽车跑5万公里?中国“鲁莽”会灭绝人类?中国不比日本强?

查看详情

想象一下将来可燃冰会对你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