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菜鸟谁会被钉在耻辱柱上?

PingWest
摘要:每位对快递望眼欲穿的用户,都需要一个泄愤目标,不是丰巢,就是菜鸟。
作者:霍小发
“由于顺丰系统调整,顺丰运单可能查询不到结果或者结果有延迟,敬请谅解。” 这两天,不知有多少人像我的同事一样,收到包裹异常的提示信息。

6月1号,菜鸟发布关于顺丰暂停物流数据接口的声明,称从当日凌晨到中午,顺丰先关闭对菜鸟的数据接口,继而停止了整个淘宝平台上物流信息回传。菜鸟表示事发突然,并建议商家暂时停用顺丰发货,改用其他快递公司。
顺丰却在回应中指出,关闭数据接口并非顺丰先动的手,而是因为在6月1日零点,菜鸟单单暂停了丰巢一家平台接口信息。顺丰认为,这次被“封杀”背后,是阿里方面希望顺丰放弃使用腾讯云改用阿里云。
延伸阅读
顺丰给了马云一个下马威:拉黑
马云想靠菜鸟一统物流江湖,顺丰王卫则不愿做小弟而揭竿起义。
这场争执也惊动了主管部门国家邮政管理局,后者在官网发布消息称,已与双方高层进行沟通,“强调要讲政治,顾大局,寻求解决问题的最大公约数,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决不能因企业间的纠纷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和负面效应。”
截至1日夜里24点,菜鸟和顺丰还未对主管部门的“劝和”有任何回应。

顺丰和菜鸟为各自“信息安全”大打出手,倒霉的是用户
无论主动拉黑,还是被动遭“封杀”,顺丰和菜鸟的矛盾终于公开化,而且双方自证清白的出发点都是“信息安全”。
在双方目前的合作框架中,顺丰表示不能接受“丰巢所有包裹信息反馈给菜鸟”的条款,因为涉及非淘宝系的其他订单;而菜鸟也对顺丰和丰巢出于各种原因的不配合非常不满。
菜鸟的声明中称,事件发生前菜鸟正在对全网数据进行信息安全升级,加强对各种物流数据的多重交叉验证:“任何事情都可以谈,但信息安全不能有任何折扣,这一点菜鸟不会有任何让步。”
而此时,一端是发了货没有物流信息的商家,一端是突然被告知无法查询的用户。成千上万的包裹,如同突然消失一样。尤其炎夏之际,做生鲜水果生意的商家更为焦急。菜鸟、顺丰只是各自表示客户第一,一副“我也很无奈啊”的无辜脸。

马云在“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会”
快递行业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真的是菜鸟数据?
2015年6月,丰巢正式宣布成立时,圈内都在调侃这个名字。有人说,看得出顺丰吃掉菜鸟的野心:鸟总要入巢。但菜鸟是只大鸟,丰巢能否装下可不一定。
而就在丰巢宣布成立几天前,首届“菜鸟江湖大会”在阿里总部盛大召开,当时正是菜鸟成立两周年。围坐在阿里集团CEO张勇和当时菜鸟网络CEO兼总裁童文红身边的,是各大快递公司掌门人:三通一达(中通快递、申通快递、圆通快递和韵达快递)齐聚,独缺顺丰。
今年5月22日的“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会”,顺丰再次缺席。马云一句“快递公司上不上市没多大区别”,被解读为喊话物流界格局太小。
马云在会上说:“唯一的感觉是,我(上市快递公司老板)变成了排名多少的富豪了,这没有意义,很快就没了。” 而顺丰创始人王卫的身价排名,恰恰是顺丰上市后媒体曝光度最高的关键词。
数据,一直是菜鸟统一物流江湖的核心武器。物流这个靠人力起家的传统行业,在菜鸟平台上被重新打分,评出四个等级,根据不同等级获得不同的项目分配和资源支持。
基于妥投率、配送及时率、快递员评价和投诉率等等因素建立起的评分系统,每一步都得靠数据。
菜鸟这张智能物流骨干网是阿里巴巴电商生态的基础设施。只有仓储体系、物流园和物流干线是不够的,依靠大数据为物流体系提供供应链预测及分配服务才是阿里布局菜鸟的关键。
“阿里巴巴永远不会抢快递公司的生意”,马云的确没有食言,因为他要做的是资源再分配和调度平台——把淘宝整合商家的逻辑延伸到了物流产业而已。
“大数据算法将为每一辆快递车、每一位快递员优化路,全面赋能中小物流。” 菜鸟2017品牌新战略,是平台方向的进一步升级。在这个基础上,要求丰巢全面开放数据,也就不奇怪了。

顺丰敲钟上市
谁会把枪交给对手
菜鸟要把物流公司变成渠道工具并不容易。
和淘宝商家同时在京东开店一样,各物流公司不止会和菜鸟合作,也会积极布局其他平台,以应对BAT战略调整对自身的影响。而作为国内最大的民营快递,顺丰更不会满足于被分封为一方诸侯。
王卫自己就治理过“地方诸侯”,他知道被动的状态有多不安全。
1993年顺丰成立,靠着一个个兄弟卖力气接电话、下单、卸货搬货。创立初期,为了快速占领市场,顺丰采用过加盟制,新网点的所有权归顺丰,财务、人事、经营独立。但没有完善的制约机制,客户资源都掌握在加盟诸侯手里,夹带私货、不顾服务质量,出了事影响的都是顺丰品牌形象。从加盟制转直营制之后,用户口碑也提升了。
没有收权削藩,顺丰很难做到业界老大。
王卫也当然知道数据对物流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靠劳力搬货不是快递的终极宿命,接下来我们的运营模式要逐步从体力转向脑力。”
顺丰在自动化分拣设备、数据设备投入非常大。用高科技手段把行业做深、降低成本,是顺丰的战略之一。
今年4月,王卫在股东大会上说,“我们的竞争对手,肯定不是来自同行, 而是跨界企业。” 他所指的跨界对手有三个特征:技术强大、掌握行业上游、拥有大量数据。
他明白菜鸟在阿里的战略地位,所以不会直接竞争,而是错位竞争。在这场错位竞争中,使用腾讯云而非阿里云几乎是王卫的必然选择。
只是这一次,菜鸟和顺丰拿商家和用户的利益铤而走险。一边说信息安全,另一边说客户第一。“人民的名义”一旦祭出,就是一场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公关战,总要有一方被钉在耻辱柱上。
这不是吃瓜群众看完就满足的师徒恩怨或夫妻捉奸,每位对快递望眼欲穿的用户,都需要一个泄愤目标,不是丰巢,就是菜鸟。

(本文著作权归PingWest品玩及其作者霍小发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网友大V热议——
@八大山债人(自媒体人):
数据奴役劳动者——一个只有数据没有劳动者的烂鸟公司,分分钟奴役顺丰这类拥有数万劳动者的公司。在此,顺丰的做法,是数据时代的一种起义,这类行为虽然是神仙打架,但我们也要分清方向所在,我们只不过被奴役而不自知的蝼蚁。
@洪榕(知名财经博主):
从肥水不流外人田或者爱国的角度,投资者应该支持顺丰才对。但,A股市场的投资者不会怎么做,他们其实一直是最无私的。
@傅蔚冈(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这个邮政局也是搞笑。顺丰不和菜鸟合作,并不意味着顺丰今后就不发送用户的包裹了,你说这么一大堆无用的是什么意思?
@老玉米农场主(知名时评人):
其实无论外界怎么评价,舆论怎么顶顺丰,这次的结果还是已经注定了的。3.7万亿gmv的市场,你不做,有的是人做。
@性感玉米(影视制作人):
两位大佬你们看看京东现在都笑不动了,你们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嘛?你们难道要这样看着狗东蹂躏我们嘛?求求两位老大,不要打了,出来吃顿饭,大家好好沟通一下,问题总能解决的。
@于小洋是少年啦(知名时评人):
苹果公司对微信的封杀威胁,和淘宝对顺丰的封杀,都是普通又普通的“垄断企业使用市场势力”不成,上升到“此路是我开”的车匪路霸式使用其因垄断而具备的政治力量。这些类政府企业本身的因垄断而具备的政治权力,其使用必须被政府严厉管制甚至禁止。
顺丰与菜鸟物流开撕这件事,你更支持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