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中国面临摩天大楼

中国面临摩天大楼"诅咒"吗?

新浪新闻客户端

关注

摘要:当城市越来越国际、天际线越来越高的时候,也是我们需要高度谨慎的时刻。

文/过蝈

一场来自“摩天大楼”的诅咒

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已进入全面招租阶段,这是2017年中国国内完工的最高一座超高层建筑。高度达到600米,仅次于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四高楼的上海中心大厦。

据美国财经媒体《石英》今年1月12日报道,2016年全世界共完成了128座摩天大楼的建设,2015年为114座(摩天大楼定义为高度超过200米的高楼)。

其中,2016年的128座里面有84座来自中国,这也是一项新纪录。而深圳则是去年建造摩天大楼最多的城市,总共完成了11座,这比美国和澳大利亚去年建造的总和还要多。

摩天大楼数量和城市房价成正比。不过,有一个神秘指标在偷偷指引楼市乃至经济的走向——摩天大楼指数:因为每一轮楼市的短周期都开始于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也结束于严厉的货币紧缩。前者,导致了摩天大楼的计划出台,而到大厦落成交付,却也正是货币紧缩之时。这是怎么回事呢?

摩天大楼”指数的概念,来自于1999年德意志银行证券分析师安德鲁·劳伦斯。他发现,经济衰退或者萧条往往都发生在新摩天大楼的落成前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乐观态度,会鼓励大型工程的兴建。但过度投资的泡沫危及了经济,货币也开始由松转严。这个惊人发现,有如下的历史:

  • 1908年前后,美国纽约胜家大厦和大都会人寿大厦落成,金融危机席卷全美;

  • 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华尔街40号大厦、克莱斯勒大厦、帝国大厦相继落成,美国股市全线大崩盘;

  • 1974年,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再夺全球最高荣誉,但这段时间却爆发了石油危机;

  • 1997年吉隆坡双子塔楼取代了西尔斯大厦的最高纪录,而亚洲金融危机肆虐;

  • 2001年建成的台北101大楼见证了高科技泡沫破灭,又是全球股市狂泻;

  • 最近的2008年8月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落成后,成为了国内第一高楼,全球经济危机海啸蔓延,中国深沪两市指数下跌了近80%。

“摩天大楼”建筑周期重叠货币周期

在过去的百年里,摩天大楼已经开始成为经济衰退甚至崩盘的诅咒。其逻辑就是:摩天大楼是房地产物业形态的高级形式,是资金密集型产品,只有在利率极低、资本廉价的时候才被当地政府列入建造计划,是一系列的“面子工程”。但货币一旦凶猛,市场进入疯狂之后,央行为维护信用又不得不采取定向加息等调控手段,债务危机开始出现。由于摩天大楼建筑周期较长,等到落成之时正好完成了一轮由松到紧的货币周期。

而继平安金融中心之后,深圳的“摩天大楼”计划还在纷纷出炉:据“深圳发布”公众号称,龙岗要在大运新城的核心区域建设高度达668米的高楼,有望成为深圳的新地标。而这栋高楼的名称就是深港国际中心。

原深圳第一高楼京基100大厦旁边将规划建设两栋新的高楼,一座高达739米、层数达169层的高楼,取名为“H700深圳塔”;另一座则约680米左右的高楼,两座高楼在深南大道上以天桥连接。

深圳能打破“摩天大楼”诅咒吗?

可以看一下深圳四月的楼市表现:

在成交套数上,环比3月涨了146.2%,但全市成交均价却实现了3连跌,4月成交均价54619元/平方米,环比3月54730元依旧下滑0.2%。

楼市下行已成定局,只是幅度还未可知。伴随深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摩天大楼兴起,楼市下探的程度也值得想象。

中国拥有多少“摩天城市”?

摩天大楼代表了一座城市的经济水平,是烫金名片。看一下世界最高楼TOP10:

前十大高楼,中国居然占了七个,令人愕然。除了北上广深以外,还有苏州、天津这样的强二线城市。

其中苏州中南中心却已遭遇尴尬:该项目从2014年1月3日动工,2015年4月桩基全部施工完成。然而不久,项目就因资金紧张被传出停工的消息。“记者查阅中南建设2014年年报发现,苏州中南中心计划投资总额50亿元,2014年共投入资金1.06亿元,截止2014年底项目共累计投入资金2.86亿元,项目进度仅完成5%。年报数据还显示,公司共收到‘苏州园区总部大项目扶持基金’7686万元,这也意味着,苏州工业园区政府拨款占到了2014年项目投入资金的73%。”(2015年08月01日,中国经营报)

这说明,摩天大楼多是地方政府背书的面子工程。超高层建筑具有建筑体量大、投资周期长、资金要求高等弊端,对任何开发商都是严格的考验。那么开发商为什么愿意承担这个风险呢?

因为“优惠政策”:一是,超高层建筑本身的优惠政策,比如不限制容积率指标、超过一定高度的建筑物减免或返还土地出让价款,减免城市市政建设配套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基金,合理延长土地出让价款缴费期限和项目建设周期等。二是,能低价拿到捆绑的住宅用地,利用住宅的滚动销售为超高层项目提供现金流。

中南中心2012年拿地,折合楼板价仅为200元/平方米左右。规划用途为商务金融、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城镇住宅(酒店式公寓),其中酒店式公寓比例≤40%,出让年限居住70年,商业40年。正是高溢价的住宅配置,让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垂涎“摩天大楼”。

苏州当年著名“秋裤”的摩天大楼,已于今年春节交付开业。其住宅单价目前在45000元左右。

而此时的苏州楼市又如何呢?

“对比以往五年苏州(不含吴江)住宅成交套数来看,2017年五大区住宅成交共计4712套,创下2013年以来新低。即使加上吴江的成交量,4月苏州市区的成交量也不占优。据房天下数据监控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苏州市区商品房共计成交8804套。其中住宅类房源共计成交6506套,环比减少44套,降幅为0.67%。而新增供应房源9534套,其中住宅类房源8620套。”(《姑苏晚报》、《腾讯房产苏州站》)

成交量是先行指标,伴随成交萎缩、开发商资金紧张、密集领证、新增供应加大。相信苏州楼市也会迎来新一轮价格下探。

“摩天城市”真是“美好城市”吗?

当地政府求面子,开发商求利润,一拍即合。当我们所在城市越来越国际、天际线越来越高的时候,也是我们需要高度谨慎的时刻。

在此,我们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日经中文网》报道预计2018年全球完工的超高层建筑约为180栋,将比2017年的240座减少近3成。这背后就有中国政府希望加快房地产泡沫软着陆,积极干预的影响。

坏消息则是:目前沙特高达1008米的吉达塔正在挑战迪拜哈利法塔全球最高建筑的位置,吉达塔预计将于2019年完工。这个像古代巴比伦塔一样的大楼,不知道会不会再次触怒上帝,新一轮危机不知何时开始蔓延。

视频:迪拜旋转大楼解密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过蝈及公众号“秦朔朋友圈”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延伸阅读

摩天大楼下的经济危机

中国人是疯狂的,疯狂起来的中国人盖起摩天大楼来,也是势不可挡的。

查看详情

微博热议——

@凤凰卫视:

迪拜正在建设一个世界首个风力发电旋转摩天大楼,这座大楼最大的亮点是能够360度旋转。如果你住进这座大楼中,可以不停变换视角,观看不同角度风景,非常惬意。这座大楼2008年开始动工,预计在2020年完工。

@深圳杜撰(网友):

经济如果继续好,更高楼会继续被盖,一直到某栋高楼被盖完后,经济下行,没有新高楼了。然后公鸡说他叫醒了太阳。

@北大陈玉宇(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

[摩天大厦的诅咒有道理吗?]有个投行家伙拿眼球端量出一个规律: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完工之时,就是经济危机爆发之日。经济学家杂志报道有人用14个历史记录的最高楼与经济危机的关系做了检查,并无此规律。扩展为300个高楼样本,仍无此规律。作者认为高楼很好的考虑了需求因素。

@一半小鱼女(网友):

烂并快乐着。每建一个摩天大楼,都有一个利益集团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什么梦想?为自己树碑立传的梦想。这个梦想是不是中国梦,没有人也没有机制也没有标准加以衡量。

你对政府及地产商热衷于建造摩天大楼这件事怎么看?留言说说你的看法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