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发布

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发布

中国新闻网

关注

摘要:该报告表示,中部地区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率最高。

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20日在中南大学举办“社会风险与校园治理”高端论坛,集中讨论中国社会风险演化及其防控、校园安全治理现状与发展方向等内容。

当天,《中国应急教育与校园安全发展报告——2017》、《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在论坛上发布。其中,《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的数据来源由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和中南大学社会风险研究中心联合发布。

《中国应急教育与校园安全发展报告——2017》分析了校园安全事件的特点,揭示了校园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同时从学校的灾害教育和应急准备、校园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校园欺凌等方面,分析了相关典型案例,并提出相应风险防控建议。

这份报告指出,校园安全事件发生的时间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季节性。从整体上看,每年下半年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频率整体要高于上半年,节假日、开学以及毕业季校园安全事件频发。具体来看,校园暴力、校园欺凌、设施安全、意外伤害等事件为多发事件。

《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则指出,语言欺凌是校园欺凌的主要形式。按照校园欺凌的方式进行分类,语言欺凌行为发生率明显高于关系、身体以及网络欺凌行为,占23.3%。

该报告还表示,中部地区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率最高。在校园欺凌行为调查的样本数据看,中部地区学生的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率最高,占46.23%。且校园欺凌行为呈现出以“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地理空间分布形态。

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一直专注于校园治理领域的研究,旨在提高中国应急教育与校园安全管理理论研究水平与实践工作能力,为开展相关领域的交流合作提供案例素材。

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作为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的智库研究成果,力图为教育行政部门校园欺凌管理提供参考,向社会展示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加深社会公众对该领域的了解与重视。

本文著作权归中国新闻网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延伸阅读

温州未成年人霸凌案7少女获刑

未成年人霸凌案终于迎来正能量判例:涉案未成年少女被判9个月至6年半不等。

查看详情

微博热议——

@魔力的真髓(微博网友):

闺女聊天习惯跟我们讲班上的人和事。感觉孩子的世界很复杂,我们看到的天真烂漫下面,还有非常残酷的一面。文明的基石是法律和道德,孩子对这两点的认知都浅薄,尤其是前者。所以她们在孩子集体中彼此相处的时候,体现出来的更多是类似小动物相处的模式。

@知乎:

校园欺凌问题是个三方系统,包括加害者、受害人和旁观者。停止个体的霸凌行为只是这个问题处理过程的一部分,放在整体环境的改善上,针对旁观者的辅导、处理等就更重要,因为旁观者的倾向与决定能影响霸凌行为的高涨或压抑。

@科学家种太阳(自媒体):

欺凌者虽然是小孩子,但它其实完全分得清对错。小孩子之间的冲突,往往更不涉及现实利益。但很多成年人意识不到,小孩子间的霸凌有多痛苦。

@鱼丸粗面抵不过万水千山(微博网友):

那些说熊孩子只是孩子的人 应该先去看下电影《狩猎》、《伊甸湖》、《趣味游戏》有些孩子的恶意 可能比一个成年人更可怕也更难以逃脱… 在成年罪犯面前你或许还能求饶 但孩子是不会理你的 …… 见识过“真相” 你就不会再“圣母”。

@崔超月(微博网友):

之前看过一个英国议员谈自己被强奸的经历中说了一句话,“强奸从来不是关于性的,而是关于权利和人格的。”而校园欺凌,不就是一种没有性的强奸吗,强奸跟殴打没区别。

@张领雷(微博网友):

教育部和公安部应该给予重点关注啊,未成年保护法不应该成为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法。

@耳朵博主(微博网友):

东野圭吾的《恶意》里面的一句话:“一个人最大恶意就是毫无由来的作恶!”讲的就是校园欺凌。

你认为校园欺凌怎么才能解决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