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复播面临收视难题?

新浪新闻客户端
摘要:《白鹿原》在内容审查、规避热剧之外,也难逃炒作的嫌疑。
文/娱眼科技
仅开播一集就曾掀起舆论巨浪的《白鹿原》复播了!
5月9日晚间,“电视剧白鹿原”官微突然发布微博称,“电视剧《白鹿原》将于明晚(5月10日)在@安徽卫视 @江苏卫视晚间黄金档播出,并于@乐视视频全网独播。”
有意思的是,复播的《白鹿原》在两家卫视都将从第一集开始恢复播出。
虽然剧方并未对改档原因进行详细解释,但有大批网友评论称,该剧已被送回广电重新进行了内容审查,并在原来的剧集基础上,删减了近10集内容。


文革、封建、大尺度,《白鹿原》都踩到了哪些雷点?
4月16日晚,《白鹿原》首播第一集;17日下午,播出方突然发通知宣布停播。虽然当时两家卫视都给出了“为取得更好的播出效果择机播出”的解释,但外界和媒体还是进行了各种解读和猜测。
其中,内容审查、尺度过大以及“重大历史题材”标签成为了几个比较敏感的猜疑方向。这也难怪,这部从立项就折腾了10年时间的《白鹿原》,在正式开播之前也是风波不断。
去年年初剧组杀青之后,该剧就被安徽卫视宣布定档在了秋季,但后来因为没能如期过审,就被搁浅了。随后不久,有消息称该剧将在2016年底播出,但后来也被证实只是传闻。
《白鹿原》定档4月16日后,几大主演和剧组还跑场多个城市进行宣传。理论上来说,因“重大历史题材”而引发的内容审查不应该是突然断档的真正原因。尤其是作为一部投资近3亿元的史诗大剧,《白鹿原》剧方应该每一步都会走的谨小慎微。

但原著书粉都知道,《白鹿原》本身就是一部具有魔幻主义色彩的历史巨著。
在创作过程中,陈忠实大量借鉴了潜意识、非理性、死亡意识、性本能等多种现代主义手法,增强故事情节的曲折性,以此突出人物命运的不可臆测。
尤其是魔幻主义手法,通过中国传统农村中的那种融主观和客观、生与死于一体的原始宗教的二元论世界观,揭示了人性的悲剧和苦难。
延伸阅读
为何《白鹿原》总是投资黑洞
从电影到电视剧,富有争议的《白鹿原》一直是文化娱乐行业投资的“黑洞”。
据知乎网友评论,书中大量封建制度下对女性的禁锢和蹂躏。
白嘉轩的母亲白赵氏的言论:
女人不过是糊窗子的纸,破了烂了揭掉了再糊一层新的。死了五个我准备给你再娶五个。家产花光了值得,比没儿没女断了香火给旁人占去心甘。
鹿子霖的儿媳,鹿兆鹏的老婆。她死的时候:
儿媳不再喊叫,不再疯张,不再纺线织布,连扫院做饭也不干,三天两天不进一口饭食,只是爬到水缸前用瓢舀凉水喝,随后日见消瘦,形同一桩骷髅,冬至交九那天夜里死在炕上。左邻右舍的女人们在给死者脱净衣服换穿寿衣的时候,闻到一股恶臭,发现她的下身糜烂不堪,脓血浸流……
车木匠的女儿小翠被南头杂货店的女婿凌辱致死:
合欢之夜过去的第二天早上,车木匠两口子早早起来筹办酒席准备迎接女婿和女儿双双结伴来回门。太阳冒红时,他迎接到的是女婿的骂街声,新姑爷从镇子南头一直骂过来,在镇子中心的十字路口停住,不厌其烦地反复吼叫着一句骂人的话:咱娶回来个敞口子货嘛!敞得能吆进去一挂牛车!

虽然凭借庞大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纠葛的人物关系,《白鹿原》荣获了中国长篇小说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但对于这部小说,还是有人给予了一些负面评价。
“作者过于深情地描绘了封建帝制覆亡前后小农田园经济的这一抹夕阳余晖、古老村族的最后的宁静,这实质上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
“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近现代史的文学作品,从中只看到传统的宗法文化的作用,却几乎看不到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化的影响,这不能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真实。”
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从某种角度而言,或许《白鹿原》本身就不适合翻拍成影视剧。

躲过了《人民的名义》,或再遭《欢乐颂2》碾压
俗话说得好,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此前,《白鹿原》第一集播出后,两家卫视收视率分别为0.654和0.523。
这与当时风头正劲,收视率分分钟就要破8的《人民的名义》相比,简直就是差等生的水准。
但是,在豆瓣平台,《白鹿原》的评分却高达9.2分。其中,5星好评占到了70%以上,1星和2星差评微乎其微。

《白鹿原》剧方虽然联合播出平台以“为了取得更好的播出效果择机播出”临时改档,但其它剧目与播出平台也是有合约的,《白鹿原》方面不可能任性的一直随意调档。
只是,巧妙避开大热剧《人民的名义》之后,《白鹿原》恐怕又要装上《欢乐颂2》这个劲敌了。
《欢乐颂》第一部在去年的同档期收视率中一直一路飙升,甚至霸屏,热度与话题更是高居不下。此次《欢乐颂2》的前期宣传更是铺天盖地,几大主演近期不断卖力站台宣传,预告片更是发了一轮又一轮。
正午阳光在《外科风云》上栽的跟头,似乎也有意要在《欢乐颂2》上补回来。


翻看《欢乐颂》的豆瓣评分,7.3分。这在电视剧领域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评分了,要知道上一部大火的爆款《人民的名义》也才8.4分。
当然,《白鹿原》与《欢乐颂2》在题材和受众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名著改编以及具有历史冲击力和价值观的《白鹿原》,观众群可能更多的会集中在中老年层面,而时尚又具有话题性的爆款现实题材电视剧《欢乐颂2》,更多吸引的肯定是年轻观众。
从停档到复播,《白鹿原》剧方总是临时性的给出相关通知,在内容审查、规避热剧之外,也难逃炒作的嫌疑。
本文著作权归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及其作者娱眼科技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网友大V热议——
@金乾生(企业高管):
此剧从酝酿、筹备、编剧、修改、拍摄、制作到最后成品,历时十七年,倾注了众多影视人的心血,牵动着企业界、文化界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目光。特别是停播事件的发生,更让该剧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无形中发挥了花钱炒作都不能比拟的推广作用。电视剧《白鹿原》是陕西的大事、影视界的盛事、忠实迷的喜事,其与生俱来的历史维度、时代宽度、文化高度、思想厚度和情感震撼力,必将创造出新的收视纪录。向集总筹划总制片于一身、屡创辉煌、再上高峰的我省著名影视企业家赵安致敬!
@圈少爷(知名娱乐博主):
电视剧《白鹿原》刚播一集,豆瓣就给出了9.5的评分,可是这部剧收视惨淡,在网络上没有任何水花。事实上,开拍的时候,我就一直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张嘉译、秦海璐、何冰的加盟,更因为背后的制作班底以及基于名著强大的魅力,演员表里,张嘉译是飞天奖视帝,秦海璐是金马影后,何冰是国家一级演员,人民艺术剧院演员,还有N多实力派演员加盟。昨天朋友来我家看了一集,整个剧的画面质感完全不输大荧幕电影,听闻演员们为了这部戏去体验了7个月的关中生活,甚至请教当地农民学习,实在不易。可能是因为没有人气明星出演整部剧的基调又不是主旋律,所以无人问津。这真是个名著改编的没落时代,人人都想拍名著,等到能拍了,没人爱看了。
@公孙喵(历史博主):
“被”叫停这个描述非常准确,加油白鹿原,我看过九十分钟片花,还原的还是相当棒的,推荐观看,陕西话巨萌。
@李康有为(自媒体人):
可能因为《人民的名义》太火了,怕受到冲击,随意调整了档期。只能这么解释了。片方这么回应有点说不过去,之前片方说不清楚,等通知。今天来了这么一出,那之前就是白白让政府审查部门背锅咯?
@洪榕(知名财经博主):
重看了一遍电影《白鹿原》,里面瑞金书记和达康书记飙戏很过瘾。
电视剧白鹿原复播,你有开启追剧模式吗?分享一下你的观后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