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最新数据:本科毕业生起薪4300

最新数据:本科毕业生起薪4300

财经网

关注

摘要:学未致用:只有1/4应届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直接对口。

日前,O2O招聘平台发布《2017年应届生就业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应届本科生起薪4300元,比预期薪酬低了900元;只有1/4应届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直接对口;签约单位与理想单位一致的比例不足4成。

本科生起薪4300元,硕士生起薪5900元

报告显示,2017年专科应届生起薪2800元,本科应届生起薪4300元,硕士研究生起薪5900元,博士研究生起薪7900元。

起薪与应届生预期薪酬存在较大幅度差距,其中专科应届生预期薪酬为3500元,本科应届生预期薪酬5200元,硕士研究生预期薪酬6500元,而博士研究生预期薪酬为9000元。

性别在起薪上也呈现出较为明显差异,其中男性本科应届生起薪为4400元,而女性为3800元,二者相差600元。

学未致用:只有1/4应届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直接对口

大学专业不但意味着数年的学习方向,而且往往承载着一个沉甸甸的人生理想。大学毕业能否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直接意味着能否实现“学以致用”,甚至人生理想能否达成。

但数据显示,56.7%的应届生表示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完全不对口,只有1/4的应届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直接对口,其他应届生表示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但不直接对口。

而且随着就业年限增加,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直接对口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今年应届生直接对口比例为25%,毕业1年直接对口比例为11%,毕业2年直接对口比例仅为5%。同时香草招聘数据显示,在大专及以上学历中,随着求职者学历提升,签约岗位与所学专业匹配度相应提高。

签约单位与理想单位一致的不足4成

今年毕业应届生人数又创新高,达到破纪录的795万人,就业成为每位应届生未出校门就要感受的压力。在就业的高压下,“能不能找到工作”成为比“能不能找到如意的工作”更现实的选择。

数据显示,只有34.9%的应届生表示就业单位与理想中的单位一致,超过6成的应届生表示签约单位并非“意中人”。学历在就业选择中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随着学历的提高,就业单位与理想单位一致的比例也明显提高。

而性别在就业单位的选择方面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果,报告显示女性比男性更难签约理想单位,66.4%的女性应届生表示签约单位并非理想单位,而男性应届生该比例仅为34%。

IT互联网是应届生就业最热门行业

数据显示,2017年最受应届生青睐的行业是IT/互联网/通讯/电子,其次是金融/银行/投资/基金/证券/保险,排在第三位的是服务业/医疗/酒店/旅游。

2017年应届生在就业难度感知方面,表示“有点难,但可以接受”的比例占到49.3%,认为“很难,要费很大功夫”的比例占到32.4%,表示“很轻松”、“不难”的比例合计占到12.8%。而在影响应届生签约的因素中,工作经验以44.9%排在首位,紧随其后的是个人能力和学历,同时与实践能力直接挂钩的工作经验也被用人单位作为选择人才的首要因素。

本次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应届生在就业选择中最看重的因素排名,薪酬以59.1%的比例高居榜首,晋升空间、行业前景分别以53.5%和34.6%的比例紧随其后。

如果暂时没找到工作怎么办?2017年应届生对这一问题的答复呈现出积极乐观态度,87.2%表示会继续找工作,并有10.7%表示将继续进修。其中有44%的应届生对就业辅导类课程表示非常感兴趣,并愿意付费学习。

2016高效毕业生就业难度指数排名

▲数据来源:梧桐果网

地质类、矿业类是由于中国经济放缓以及供给侧改革造成的需求量的减少;而经济贸易类岗位需求量并不低,但是由于此专业毕业生供给量更大,因此经济贸易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较大。

相对容易就业的专业分布在一些供需量不大的冷门专业,比如军事类、医学类、天文学类、艺术理论学等,其中尤其以医学供需矛盾最为突出,在最容易就业的20个专业中,医学类专业有10个之多,占据了半壁江山。

本文著作权归财经网(公众号:caijingwangwx)以及其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新浪新闻客户端联系。

微博热议——

@赵忠心家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在《谁是鼓吹读书无用论的鼻祖》一文的前言中,我谈到,有的家长不支持孩子多读书是缺乏长远的眼光。就拿工资收入来说,早上班可以早挣钱,但最终的收入还是比不了高学历的。昨天的北京晚报报道了一个消息,《2017年应届生就业报告》中显示,专科应届生起薪是2800元,本科应届生起薪4300元,硕士应届生起薪是5900元,博士应届生起薪为7900元。印证了我的观点。我经常跟一些家长说,孩子只要愿意继续读书,有能力继续读书,就全力以赴地支持孩子多读书。

@简历义工(自媒体):

本科毕业生找工作,不要和别人拼经验,因为无法拼。用自己的优势拼与自己情况差不多的人。事实上,高中生做的事,博士生做的事儿,都不是你本科生的菜。要找到自己的菜,去和别人“抢-竞争”。是时候转变一个思维,不要和职场老鸟拼经验了。

@黄大壮的内心戏台子(网友):

毕业后教育部对毕业学生有个跟踪就业情况的调研,这个是直接会决定学校的教学水平的,我们辅导员让我们工资要多高填多高,专业全填对口,工作全写满意。实际上当时我正失业,找工作没人要。 你们的这个报告就是这样出来的。

@万象-文献(网友):

毕业就失业,孩子们距离报告里的就业工资究竟有多远?

延伸阅读

全国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目前,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300元,这一水平为全国最高。

查看详情

你毕业后拿到的第一份工资有多少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