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谈"太极VS搏击"事件

新浪文化
摘要:今天练武之人,与其在武功当中求胜人,不如在武功当中求胜己。
文丨马云
虎嗅注:一场太极拳和自由搏击之争,在互联网的火上浇油下迅速被各种懂不懂(看到日常肥肉满身的自媒体人也写文讨论就显得尤其可笑了)吃瓜群众讨论得热火朝天,最终吸引来了太极拳爱好者马云。马云日前刚在阿根廷完成“五新”全球化的传道授业,就被国内的这场业余比赛吸引到了,在他眼里,魏雷是一位太极运动业余“爱好者”,而综合格斗(MMA)教练徐晓冬则是一位“准专业”的自由搏击选手。
他评论这场比赛:“这是一个典型的由斗嘴引发的街斗,连普通的比赛都称不上,既没有技法也没有观赏性,唯一的特殊之处是围观群众特别多。”马云作为“太极拳”的资深爱好者——据他所言,“学到现在太极拳老师跟过不下8位”——却宣称自己“习拳很久,一直业余”。并说自己从21岁后没有机会参与过“斗殴”,因此也就几十年没有一场败绩。一贯的言辞幽默。但马云还是忍不住为太极正了名,关于太极拳能不能实战的问题,他说“太极拳作为一个拳种肯定是能实战的”,但也承认大部分人是“练太极操,或者只是太极拳公园江湖的爱好者”。

马云强调:“练太极的最大乐趣不是来自争斗,而是从争斗中感悟太极。”他认为练太极要等到50岁之后才能看出效果,“如果你希望50岁以后还能打,还有乐趣,那太极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一般来说50岁以后,练自由搏击的人基本上只能坐在看台上‘遥想当年’了。”最后马云告诫练武之人,“与其在武功当中求胜人,不如在武功当中求胜己。”
以下是马云在从阿根廷飞往墨西哥的飞机上写的这篇《时差随笔----太极拳和自由搏击》,发表在其微博上:
时差随笔----太极拳和自由搏击
这几天一位太极运动业余“爱好者”和一位“准专业”的自由搏击选手的“打戏”吸引了超乎寻常的关注。这本是民间的“私斗”,但是借助互联网媒体,居然引起了各大“武林门派”之争。
哈哈这是一场“唱戏的”和“看戏的”互动得最好的一场“秀”,竟然有人还为此生了气,当了真!我也是一位热爱太极和自由搏击多年的伪拳迷。从小到大,即使看两只鸡打架我也愿意赶几里路去看。金庸,古龙,梁羽生等小说我读过无数遍,无论是MMA还是UFC比赛,我打开电视根本就关不了,大学到现在太极拳老师跟过不下8位。
习拳很久,一直业余,不过从21岁后我没有机会参与过“斗殴”,因此也就几十年没有一场败绩。所以像所有男人那样,我也经常在孩子面前唾沫横飞的吹嘘当年的辉煌。太极拳能不能实战?回答是肯定的,太极拳作为一个拳种肯定是能实战的,但真正能打的人确实不多,成为技击高手的更是凤毛麟角,绝大部分人其实是练太极操,或者只是太极拳公园江湖的爱好者。太极拳原本不是为了技击而创造出来的,它是用拳来阐述太极哲学思想的一种运动。技击只是太极拳中的一部分,绝不是全部。
太极拳用拳术来体会阴阳变化,虚实转换,动静结合,上下相随,舍已从人……真正的太极高手每次走架、推手和散打练拳就是在活动身体的同时,反复揣摩体验太极哲学思想。至于要把太极拳练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这样的神技之人,乃百年不出之奇才,少之又少,仅有杨露蝉、孙禄堂等少数先辈才有。 而且如今的太极拳竞技也基本上沦入了“以壮欺弱、慢让快、有力打无力”蛮力之争了。但今天吹嘘自己太极神功的大有人在。
太极拳确实是好功夫,真功夫都是靠时间和勤奋练出来的。再说如今,会点武术的男人有几个不吹嘘的?!呵呵。人人觉得太极是四两拨千斤,此四两是太极的四两,非蛮力四两。这是一种修为,天下能真正修到太极四两的人几乎没有。至于公园太极,本身是一种“早锻炼文化”,嘻嘻哈哈的在一帮老头老太里鹤立鸡群一下,切磋交流,最后在众多老头老太羡慕仰望的眼神下,扬长离开,回家多喝一口酒。尽管说有点“拳打南山养老院,脚踢北海托儿所”的豪气,但是老有所乐,多好啊,干嘛一定要说人骗啊?呵呵这是人家沉浸在自己的YY中的江湖文化而已。
总之呢,太极拳是肯定能打的。至少练过的人和没练过的人还是很有差别的,拳打不识,毕竟街斗中,高手并不多。练太极的最大乐趣不是来自争斗,而是从争斗中感悟太极。冷兵器时代早结束了,太极拳更应该是文化乐趣。这场“打斗”是否公平?说实话,这是一个典型的由斗嘴引发的街斗,连普通的比赛都称不上,既没有技法也没有观赏性,唯一的特殊之处是围观群众特别多,而且吃瓜群众起哄希望看更大的戏,起哄到后来上升到太极能不能打,武术是否有用,传统文化是否有作用。太极拳不是为了搏击而生,但现代自由搏击第一天就是为搏击而生的。
如果真的为了打斗,自由搏击确实进展速度来得快,效果明显。但如果你希望50岁以后还能打,还有乐趣,那太极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一般来说50岁以后,练自由搏击的人基本上只能坐在看台上“遥想当年”了,因为那时候的速度和力量已经不太行了,而太极讲究柔性技巧,练到50岁以后也许正当壮年。
一场街斗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更何况用自由搏击的搏击能力去和太极拳的搏击比,规则不一致,根本无从谈起,这就好像一定要拿篮球的进球数和足球的进球数相比,说足球不如篮球,这是拿鸭和鸡比。如果是比赛,规则就得先设定好,今天连斗蟋蟀都要先称体重。一切运动都有自己的乐趣,自己的规矩。
击剑原来是欧洲早期的决斗之术,剑术决定生死,现在仅是一项体育项目;现代文明里,拳剑刀棍基本就都是一种运动乐趣。在枪炮甚至导弹、核弹面前,一切武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煎何太急?所以,今天练武之人,与其在武功当中求胜人,不如在武功当中求胜己。
2017年5月3日于阿根廷飞往墨西哥途中。
本文著作权归虎嗅网及作者马云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延伸阅读
直播时代 传统武术神话要完?
格斗高手与太极拳师对战为“武术”祛魅,传统武术打造的神话恐怕真的要完。
微博热议--
@江子鸭(网络作家):
其实大家对徐的“支持”更多是缘于对沾衣十八跌隔山打牛之类宗师的痛恨!
@大吉大利哥(微博网友):
马云是商业天才,但也是个连王林都相信的人,是个神功迷。他论太极,呵呵,姑妄听之吧!
@吕妥妥哒(评论员):
很多人都站在搏击立场上看太极,觉得太极不行,进而否定了中华武术,站在太极的立场、文化的角度去看,它并不是为攻击而生,但练到极致又有攻击性,真正能把太极练到张三丰境界的如今有几个,很多人学跆拳道、搏击,认为太极是老年人打的,所以这场撕逼背后,更多的是太极文化的失缺。
@客家人肖导(公司高管):
马云,真不愧为一代“太极高手”!任何场合说话都一套一套的!
@在野的法曹(头条作者):
大家有工作,有事业,练太极只能健身,传统武术中的技击大家是现象级的,因为这种可行的路径没有,所以传统武术往往强调个人的悟性,离开这个传统武术的技击门径其实很难进入。
你是否同意马云的观点?你对于现代太极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