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直播时代 传统武术神话要完?

直播时代 传统武术神话要完?

新华网

关注

摘要:格斗高手与太极拳师对战为“武术”祛魅,传统武术打造的神话恐怕真的要完。

武术的魅力,一半是基于事实,一般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某种程度上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武侠题材影视作品的流行,重塑了武术的生态。

文/张丰

这个假期的成都,阳光明媚。那场在网上掀起巨大波澜的格斗高手与太极拳师的对战,并未改变什么,公园里练太极的老人和往常一样多。但是,从他们身边经过的时候,我的景仰少了一些,而怀疑则多了几分。

昨天,在“新京报评论”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太极拳的这次失败并不代表中国传统武术不行。读完之后,我有点自己不同的想法。窃以为,在直播时代,传统武术打造的神话恐怕真的要完了。

对话被"秒杀“的太极拳师雷

内功真的存在?

大多数人都是从视频中观摩这一战的,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太极高手雷雷的失败,显得有些滑稽、可笑。这不是同等层面的对决,更重要的是,与人们以往习惯的荧屏上的武术有很大的差异。人们不禁感叹——太极高手的跌倒也太日常了吧,怎么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4月30日,就在国人讨论武术到底还行不行的时候,英国新崛起的重量级拳王约书亚击败了乌克兰的小克里琴科。这是一场相当精彩的较量,小克里琴科经验丰富,但是最终输在了体力上。获胜者和失败者都出言谨慎,因为根据合同,他们还将进行一场比赛。这场比赛可以说非常惨烈,两人都被击倒过,但是在赛后的记者会上,两人却一致认为这是“绅士的比赛”。

这是真正“现代”的比赛。在科技的帮助下,电视评论员已经可以分析两人的肌肉含量,出拳速度,每一拳的力量。体育的现代化也已经到了非常精细的水平,这让训练更有针对性。一个拳手的出拳习惯,对手往往了如指掌,并有一整套人马参与讨论、决策和改进。因此,拳击比赛,并不仅仅是两个拳手的比拼,而是整个团队科研水平的对决。

相比之下,中国的武术,却仍然有一些太过玄妙的东西。比如,所谓“功夫”,到底是什么力量在发挥作用?传说中的内功真的存在吗?除了骨骼、肌肉这些生理要素,你打出去的拳,还有别的神秘力量吗?中国武术的传承,仍然是那种师徒私授的模式,缺少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训练,还在坚持秘传和门派至上,“某某拳多少代传人”,这种称呼似乎就暗含着权威。

影视剧重塑武术生态

在中国,武术是一种文化。这样的表述其实已经足够说明,武术除了是强身健体的锻炼之外,还有一些“想象”性的东西。远古的高手很难追寻,即使是现代历史上有名的拳师,大刀王五或霍元甲,“人们熟悉的”与“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仍有很大差距。以少林寺为例,尽管有史料证明在历史上确实有习武传统,但是即便是典籍意义上的武术,中间也几乎中断。目前流行的少林拳,其实是上世纪80年代后的“新开发”。

因此,武术的魅力,一半是基于事实,一般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甚至“想象”也会反过来影响现实,前两年一些所谓武林门派聚会,大师们的穿着和道具,都像是从影视剧中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说,80年代以来武侠题材影视作品的流行,重塑了武术的生态。一些原来根本就是虚构的门派诞生了,而且还重新虚构、解释了自己的历史,因为这时候的武术,本身也是旅游产品,甚至是一门生意了。

武术未完成现代转身

武术被视为一种“国粹”,某种程度上耽误了武术的现代化。这么多年,中国武术都没有能够成为奥运会正式项目,本质原因就是难于进行量化分析,也就很难确立一套比赛用的规则。太极拳和少林拳的区别,可能只是动作不同而已,最终只有打倒对手,才算比赛结束,但是如果这样理解,似乎就没法体会出武术的“奥秘”了。相比之下,日本的柔道与韩国的跆拳道,则完成了现代转身。

徐晓冬对武术圈的挑战,是中国武术面临的大危机。在直播时代,武术“想象”的一半消失了,它必须以真面目示人。现代科学已经把人体的秘密解释得差不多了,身高、臂展、体重、力量、速度、爆发力……这一套体育术语,武术界很多人似乎还没接受,他们还躲在自己神秘的世界里,但是在镜头前,一切都会真相大白。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张丰 所有,转自公众号新京报评论,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微博热议——

@吾非羊(时评人):

虽然笔者对徐晓东近期不断挑战传统武术和“踢馆”乃至涉嫌炒作的举动心怀芥蒂。但是,笔者还是支持徐晓东能够继续他的“踢馆”行为。因为,徐晓东就像一条正在打破中国武术界目前重观赏、不实用、“假大空”现状的鲶鱼,出现的正是时候。太极拳师魏雷的倒下,再次敲响了当下一些中国传统武术缺乏实用性和技击性等问题的警钟,中国一些传统武术是该到了反思和改造的时候了。否则,传统中国武术真的将变成遭人白眼的“舞术”、“骗子”,成为基本不能用于使用的花拳绣腿。

@上善周海波(网友):

报仇可以。打假也没问题。即便是炒作也正常。但请别扯上太极。更别扯上中华武术。一面自己可以随便打,散打嘛。一面要求对手不可以散打,必须用“传统武术”招式?这算什么?做人做事要有底线。否则弄巧成拙,悔之晚矣。

@董云飞爱唱歌(自媒体):

自上周@MMA徐晓冬 把@雷公太极 打趴下以后,武林各门派纷纷向徐下了战书,如果真的能打且能打赢就去挑战,如果没有把握就不要自取其辱和侮辱中国传统功夫了,很多人都是武术的爱好者,雷公并不是大家所熟知的金庸武侠小说里的“太极宗师”,他仅仅是一个武术爱好者,徐现在锐气太盛

@何兵 (法学教授):

【生死协议的法律效力】近两天江湖上风波骤起,武林各大门派高手,纷纷要与踢场者订立“生死协议”,言明“放手博击,生死自负”。此类协议法律效力如何?假日无事,蹭个热点。

一,放弃诉权的约定,无效。诉权是国家赋予人民请求国家救济的权利,性质上属于公权利,而不是私权利。为防止恶霸强梁欺凌弱者,并逼迫受害人放弃诉权,从而逃脱法律制裁,国家法律不承认法院外放弃诉权的约定。亦即生死协议订立后,受害人反悔的,既可以提起民事诉讼,也可以进行刑事控告。

二,免于民事责任的约定,不受法律保护。虽然民事权利原则上允许放弃,但关于人身权利放弃的约定,并非都受法律保护。比如自愿放弃自由,甘作他人性奴的约定,不受法律保护。再如,出售自身人体器官的约定,不受法律保护。此类生死约定,因涉及生命和健康,不予许自由约定,不受法律保护。

三,免于刑事责任的约定,不受法律保护。如造成轻伤害,依法受害人仍可以自诉,唯在量刑时,酌量受害人过错,减轻加害人刑事责任。如造成重伤害甚至死亡,追诉权在国家,不在个人,生死协议不影响国家追诉。

四,合法博击造成伤害的,视为意外事件,通常不负刑责。合法体育竞赛,如拳击、足球,造成伤害的,通常作为意外事件,不追究刑责。如果确属故意伤害,另论。民事责任通常由保险解决。私下博击与合法博击之间,为何有如此区别?好比私下赌博,就是犯罪。而在股市上炒股上亿元(也是赌博),法律却不认为犯罪。

五,江湖虽远,法网无边。

延伸阅读

MMA吊打太极拳:直播还原真相

在注重实战的综合格斗面前,太极拳这种传统武术的实战价值实在有限。

查看详情

太极拳的这次失败代表中国传统武术不行吗?你怎么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