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夜间灯光显露GDP或超官方数据

夜间灯光显露GDP或超官方数据

观察者网

关注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服务业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部分,服务业的增速也被低估。

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GDP增速6.9%,创6季度新高,实现了“开门红”。这一数据引发外媒热议,纷纷强调“中国经济增速持续强劲”。而在一份美国经济学家的最新报告中,对夜间灯光研究的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增速比官方数据还快的。

一季度GDP同比增速6.9% 怎么看? 解读第一季度经济数据

4月17日,美国财经网站“市场观察”(Marketwatch)发表一篇名为“卫星图像显露出中国经济怎样的面貌?”的文章。文章援引美国马萨诸塞州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的最新报告,指出中国经济的实际表现可能远高于中国官方经济数据所呈现的那样。

撰写这份报告的研究者运用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使用追踪记录中国夜间照明灯光的卫星数据,来作为衡量中国经济状况的“指标”。

《经济观察报》书评对夜间灯光发展指数检测贫困进行了评论:

夜间照明的数据由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维护并对公众开放。研究者表示,已有一些研究指出,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增长率,夜间照明都是衡量地区经济活动的重要参考。例如通过夜间照明的对比,显示朝鲜与韩国之间的经济差距。此外,夜间照明还可以作为非洲村子或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地区经济波动状况的样本。

报告指出,从纯粹的时间线来看,中国的GDP增速和中国夜间灯光的增长率并非呈现相关态势。在实证分析的层面,研究者需要更灵活地控制改变卫星探测属性。研究者表示,该研究的预测是基于对中国各省的夜间灯光和经济活动的差异性增长进行分析,而非从整个国家的层面。此外,由于该报告聚焦经济增速而非经济发展水平,研究中在所有原型中都包括了省份的固定效应。

这份报告长达45页,作者是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分别为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经济学家亨特·克拉克(Hunter Clark)和马克西姆·平可夫斯基(Maxim Pinkovskiy),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夏威尔·萨拉-伊-马丁(Xavier Sala-i-Martin)。

文章称,西方媒体的普遍观感是,中国官方经济数据准确性有所欠缺,中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会为了政绩夸大数字。但报告的三位作者则表示,实际情况可能恰恰相反,中国官方公布的经济数据低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实际表现。

作者表示,经过分析,我们看到中国经济表现十分良好:“我们的研究方法预测,在2008年经济危机前,中国GDP增速低于官方预测。相比中国官方统计,2008年,中国GDP增速经历了小幅度的下滑,然后在2009年和2010年出现了强劲的复苏,在2011年以更高的增速稳定下来。”

报告称,该机构过去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与一些市场参与者的预测神似。

报告指出,“例如,我们与巴克莱银行和彭博社的预测一致,估计中国经济增速在2007年达到11%左右,在金融危机前没有出现大幅飙升,但中国官方GDP记录显示,从2005年到2007年,GDP增速从12%增长到15%。”

但报告显示,该机构对于中国目前的GDP增速预测要高于市场参与者,也高于中国政府。

作者称无法确定中国低估自身经济表现的确切原因,“但其中一个解释可能是,中国的统计报告低估了服务业的增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服务于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服务业的增速也随之被低估。”

报告指出,目前这份研究还在分发供讨论和评论阶段,尚未经过专家评审。

《科学时报》2011年曾报道,美国耶鲁大学宏观经济学家Xi Chen和William Nordhaus发起的一项跟踪研究指出,夜间灯光跟能源消耗、人口增长、GDP增长紧密相关。他们在2011年5月16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即一个特定地区较亮的夜间灯光照明与该地区较高的GDP紧密相连。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陈平对观察者网表示,对这样的数据结果并不感到诧异,国外研究机构对中国夜间灯光卫星图的研究从一个侧面显示,GDP增速确实存在被低估的可能。

陈平指出,中国改革的不足之一就是软件的发展落后于硬件的投资,国家统计局低估中国GDP的原因:第一是还没有全面的财产登记制度基础,报税的人口不及一半;第二,地方政府为了降低税负,低估实际的服务业收入,忽视农民的建房投资,对灰色经济的监管相当落后。第三,从西方引进的国民经济统计制度,原本是为资本主义体制设计的,搬到国内必然严重低估非私有部门的经济贡献。

陈平表示,如果改进中国目前的统计制度,估计人均GDP和居民财富的真实数字会大幅增加。

未来中长期,中国经济是否如该研究报告所预测,维持这样复苏向好的局面?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对观察者网表示, 中国经济一季度表现非常好,有几个原因:一是大的国际环境都在变好。二是中国自己的经济小周期,也见底了开始反弹了。

姚洋表示,中国经济是在复苏,但是复苏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稳定,有可能比较脆弱,所以政策应该保持今年两会说的基调,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财政政策保持比较宽松积极的态势,这对经济复苏是有帮助的。

姚洋指出,中长期来看,他觉得我们进入了新一轮的景气期,如果七年一个周期没错的话,此次经济复苏应该可以维持到2024年左右,将迎来下一个经济繁荣期。

本文著作权归微信公众号观察者网(guanchacn)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延伸阅读

摩根大通上调今年全年中国GDP增速

信贷对于经济的支持力度或趋于下行,基建投资增速下半年增速可能减慢。

查看详情

微博热议——

@井中天空中云(微博网友):

用夜间灯光亮度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并非百分之百准确,但这并不妨碍从学术视角尝试用它来对传统GDP统计做必要的“补缺”,以测度真实的经济增速。至少灯光数据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是太空卫星对地球的“自然扫描”,最大程度市政厅|从外太空视角测算中国地区经济增长。

@机灵鬼马哒嘉(微博网友):

一直搞不懂,晚上开灯的城市能说明什么,经济发达和物资充足真的有那么high?我想精神文明和物资发展总不可能亦步亦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没有希望但的确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兰兰mxrzzm(微博自媒体):

研究表明一个地区夜晚的灯光亮度和它的GDP成正比。目前美国人60%以上的休闲活动在夜间;北京王府井出现超过100万人的高峰客流 是在夜市;重庆2/3以上的餐饮营业额是在夜间实现的等等。

@侯安扬HF(微博自媒体):

美国极少数的面积集中了美国大部分的GDP。你大部分国家的图里面也照样能得到这个结论,中国夜晚灯光最亮的地方也就集中在少数区域。企业进行经济活动都是要讲究效益的,让他放厂子在山沟里就严重规模不经济,等哪天行政力量一撤就又从山里跑出来。

@笑镜子ing(微博网友):

其实幸福指数,真的和一个城市有多少高楼,有多亮的灯光,有多少gdp没有什么关系,只要我们所吃的,所喝的,所呼吸的都是干净的就是莫大的幸福了,这一切是多么渺小多么简单多么遥远啊!想起儿时一抬头就能见到的那片晴朗透彻的蓝天,应该一去不复返了吧。

呀,好像被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秘密呢。你对这个说明怎么看?可以到评论区留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