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为什么带

为什么带"s"的手机名同命不同

新浪新闻客户端

关注

摘要:要让“小改款”口碑和销量都超越前作,就要充分吸取前作的经验和教育了。

作者:李谋

说起来,手机数字型号后面出现字母后缀(比如Plus、Note、s等)以示产品特征的习惯,并不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事情。

提一个经典型号,大家都会恍然大悟,比如诺基亚N97Mini。当然诺基亚带字母后缀以表示功能区别的手机还有不少,另外的典型则是6700c和6700s。两款产品虽然都是6700,但两者的区别颇大,一眼就能识别——6700c是直板,6700s是滑盖。这其实也很容易理解,这里的c代表“Classic”,s代表“Slide”。

时过境迁,滑盖手机早已经退出了主流消费者的视线,但s作为型号后缀的手机产品还是络绎不绝地出现。

新机喜欢加个“s”

这次“s”后缀潮流由第三代iPhone手机iPhone3GS带动,这时的“s”含义为“Speed”,重在表示与前代iPhone3G相同外观下更快速度。

在全球引发抢购风潮的iPhone4之后,苹果并没有如愿推出iPhone5,取而代之的是iPhone4s,而这次,“s”被解读为“Siri”,即iPhone4s上语音助手的名字。当然由于传奇人物史蒂夫·乔布斯在iPhone4s发布前后的逝世,4s也被解读为“ForSteve”。

此后,苹果又在iPhone5、iPhone6之后推出了iPhone5s、iPhone6s等机型。虽然各自的“s”含义不同,但总的来说,这些以“s”作为后缀的iPhone都有如下特点:

外观相比不带后缀的前代几乎没有变化,比如iPhone6s相比iPhone6仅在后盖上多出一个“s”,以及厚了0.2毫米。

在前作的基础上补全了遗憾之处,iPhone4s改进了iPhone4上的天线,从此iPhone用户不用再“换个姿势”打电话;iPhone5s换上了新的颜色,手机就此摆脱了“掉漆门”;iPhone6s用上7000系铝合金之后,手机也不怕被一屁股坐弯了。

内置功能比前代强了不少,iPhone4s是第一款用上双核处理器的iPhone,iPhone5s是第一款用上64位处理器的智能手机并且搭载了TouchID指纹识别,iPhone6s则搭载了3DTouch为iPhone交互增添了一个新的维度。

在iPhone系列手机大获成功称为行业标杆之后,这种以“s”作后缀为新款产品命名的习惯也逐渐被国产手机接受。这些国产的“s”不一定有专门的含义,但这些国产新机基本都具备以上列举的三个特点,相比原作整体提升还是不小的,只是因为外观相比原作没有大的变化,难以被认为是全新的产品,于是这类产品都被视为“半迭代”产品或者说“小改款”。

“小改款”产品也大多是以功能微调的做法进行着改变,总的来说,这样的改变不惊艳,但颇为实用。

同一个“s”,不同的命运

实际上,业界推出“小改款”产品的做法并不鲜见。一则如果前作销售强劲,那么“s”小改款可以借着前作的东风,从销售一开始便获得较高的认知度和好的印象;二则,在外观没有大改的情况下,以“小改款”产品的身份推出新品比较符合消费者的预期,也不至于让消费者认为该新品迭代速度过快。

不过,即使是iPhone,不同的小改款产品,最后的销量成绩也不大相同。

2012年1月,苹果公布的财报显示,自2011年10月14日到12月31日,iPhone3GS、iPhone4和iPhone4s总共卖出了3704万台。根据ConsumerIntelligencePartners的统计调查,iPhone4s在2011年第四季的销售占了整体iPhone销售的89%,以这个比例来计算,iPhone4s总共卖出了3296万台,和前代机iPhone4第一季1860万台的销量相比,成长了近1400万台,增长速度骇人。

2013年9月23日,苹果发布消息称,距全新iPhone正式上市的9月20日仅过去三天时间,iPhone5s及iPhone5c的销量突破九百万台,创下了新的纪录。而这其中,“iPhone5s的需求已超出首轮供应量,大部分的网上订单将会在未来数周内付运。”

不过到了iPhone6s这里,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iPhone6s和iPhone6sPlus在2015年9月发布,苹果在2016年4月发布的第二财季季报却显示,苹果公司第二财季利润下滑22.5%,收入自2003年以来首次下滑,iPhone销量也出现有史以来的首次下降。

自2007年问世以来,iPhone销量连续八年增长。但苹果表示,第二财季iPhone销量仅5119万部,较上年同期的6117万部低了16.3%。

iPhone 6s评测

iPhone6s与iPhone4s、iPhone5s获得不同销售成绩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Siri、64位处理器、TouchID比3DTouch这样的功能更为实用,另一个方面则是iPhone6s系列的前作iPhone6因为苹果突破性地用上了大屏幕,而使得不少原本使用大屏Android旗舰的用户用上了iPhone6系列,这部分人在次年继续换外观变化不大的iPhone6s系列的比例有所下降。

其实从现在的眼光来看,iPhone6s系列的2GBRAM颇为实用,而iPhone6系列,尤其iPhone6Plus,则是目前最卡的iPhone。当然,这些只是后话了。

聚焦到国产手机领域,小改款手机出现得不少,但真正拥有超越前作口碑和销量的却不多。

以Pro6为基础推出的魅族Pro6s,其关注度在发布后不仅便被煤油们心心念念的“Exynos8890”旗舰Pro6Plus给抢了过去;至于小米手机4后续的改进款小米手机4s,还有多少人记得这款与小米手机5同时发布的产品?

平心而论,这两个小改款手机进步还是颇为颇明显的。Pro6s电池增大后补上了Pro6最遗憾的那一地方,而小米手机4s则从最为诟病的塑料机身,换成了更有质感的玻璃机身。但两者出现的时机,实在是不妙。

不过,市场中还是异数的,比如OPPOR9s。

这款手机的前作为国产手机单品销量冠军OPPOR9——单品在国内的销量超过2000万台。

据市场调研机构赛诺的数据,OPPOR9s不仅接棒R9稳居线下销量冠军的宝座,而且OPPOR9s1月份销量超300万,创中国智能机单机月销量历史之最。

有微博网友列举了一些R9s的销售数据也能说明R9s的热销程度:

回到这部手机本身。OPPOR9s在R9推出半年后发布,两者间隔的时间并不长。其外观相比R9原版并没有特别大的改变,但外观细节和内置配置提升不小——R9s的后盖用上了微缝天线、处理器换成了更受好评的骁龙625、CMOS为与索尼合作的IMX398、指纹识别模块进一步改进、在机身设计没有大改的情况下换上了超过3000mAh电池。

可以说,这些细微的改变都让OPPOR9的槽点——配置太低、后置相机表现太差、电池太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尤其是高通骁龙625的使用和IMX398CMOS的加入,更是颇受好评。

另一方面,销量在去年获得长足进步的OPPO对于供应链的话语权也在提升。在R9热销时吃到屏幕供应短缺之苦而不得不换屏之后,OPPO在R9s时期着重关注了这一部分的情况,R9s也不再受到屏幕供应短缺之苦。

再加上OPPO为R9s推出的新配色,以及一系列推广活动,最终这款手机获得相当可观的销量,甚至超越此前的冠军OPPOR9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的来说,厂家以“小改款”的名义来推出新品,这是十分合理的。不过要让“小改款”口碑和销量都超越前作,就要充分吸取前作的经验和教育了。

吃一堑,长一智。古人诚不欺我也。

本文作者李谋,著作权归微信公众号爱范儿(ifanr)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延伸阅读

连续5个月线下最畅销 R9s的优势在哪?

从OPPO R9s的热销中我们可以看出,国产手机的综合体验已经不亚于iPhone。

查看详情

微博热议——

@wisdom5198(微博网友):

N97mini是N97的后续机型,功能上基本差不多,与N97的区别是,机身比N97小巧轻薄 取消了镜头保护盖,存储空间由32G降为8G,不过同样支持扩展卡,另外就是机身后盖改为金属的盖片,个人觉得更具质感,另外一点就是N97mini无论行货水货都是包含WIFI和3G功能的 。

@EivenING(微博网友):

作为学市场的童鞋,唯一到现在怎么也不能理解的一件事就是,为什么所有手机厂商都要给手机一个莫名其妙的数字编号,旗舰机就叫IPhone 小改款就是IPhone S,塑料款就是IPhone C,可以在发布的时候说明一下第几代就可以了啊 。

@司马小挫逼星哥哥(微博网友):

回忆下我用过的手机,诺基亚6700c、诺基亚6700s(我的第一部智能机)、魅族m9(第一部触屏智能机)、魅族mx、iPhone 4s(三件套里最后入手的)、iPhone 5s、iPhone 6s Plus,七部手机可以说三个完全不同的时代~用知乎的一句话,全球消费者已经眼睁睁地、活活地、当场把手机从电器用成了耗材。

@请叫我风雅(微博网友):

苹果三大产品线上的创新,如今确实没那么强势了。iPhone 7也是小改款,如果iPhone8没有在硬件、设计、功能上有重大突破,苹果手机霸业可能会出现断层。iPod则是被放弃的产品。乔布斯过世前後,绝对是苹果历史上的最高峰,是不是正在走下坡路呢?

@对的没错我就是(微博网友):

不懂为什么现在世面上的手机颜色都是黑白金粉?苹果推一个色,各大手机品牌纷纷效仿。反观以前,我最喜欢的诺基亚6700s,当时的感觉是“每个色都好喜欢都好想买”,现在的手机怎么都跟被苹果强奸过一样的?

大家伙都用过几个s?看了这篇文章是不是感同身受呢?可以到我们的评论区留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