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癌症村"诉河北环保部门开庭

新浪新闻客户端

关注

摘要:多次败诉让冯军从对工厂打民事索赔官司转向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环评。

作者:苑苏文

农民冯军的官司走到了第十个年头,还没有赢过。究其原因,恐怕与这位51岁的退伍老兵一直在“挑战不可能”脱不开关系。

家门口的轧钢厂拔地而起,冯军两个女儿在2005年先后罹患白血病,长女死亡,邻居中白血病患者数量持续激增。自掏腰包做的检测表明,地下水重金属砷、锰超标,冯军起诉疑似污染企业,讨要赔偿,但法院判其败诉——即使从医学研究的角度,也无法确定白血病和接触重金属存在因果关系。

污染事件的发生,监管部门能否被问责?冯军多方申请,在2015年辗转拿到了轧钢厂所属“金铭公司”和“神华工贸”的环评表和环评批复,发现环评出具时间皆晚于投产时间——金铭公司是2000年5月开工建设,2001年底投入生产,环评报告出具时间是2004年2月;神华工贸是2005年1月开工建设,2006年11月投产,环评出具时间是2006年11月。而《环境影响评价法》是2002年10月28日通过,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另外,环评中还写道“项目500米区域内无水源地”,一直饮用工厂几十米处井水的冯军认为,工厂涉嫌未批先建,环评涉嫌造假。

冯军向廊坊市环保局、河北省环保厅、环保部申请行政复议,要求撤销环评,索要赔偿,但未得回复。2015年起,冯军转打行政诉讼,将河北省两级环保部门告上法庭。然而,一审、二审均认定冯军不符合行政诉讼的主体条件,驳回诉讼请求,后经申诉,河北高院指令再审此案。

4月13日上午9点,冯军诉廊坊市环保局、河北省环保厅一案再审在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再审的焦点在他的诉讼资格,下一步,再由法院决定是否进入实体诉讼。

对冯军来说,此次再审看起来像是一道曙光,但胜利仍然难以触摸。自从立志给女儿讨公道以来,冯军已经遭遇了30多次正式或非正式“败诉”,这次他已经比较淡定。开庭前一天,他在河北廊坊大厂县二里半村老母亲简陋的小屋里整理完上庭材料,还想着要去给麦子追肥。

时间的门槛

折腾两年,直到再审开庭,冯军终于见到了所诉的两级环保官员,廊坊市环保局政法科一位副科长和河北省环保厅一名法规处工作人员出庭,并各自聘请了律师。

此次再审开庭的焦点并不是环评。被告律师率先发难:《行政诉讼法》第46条规定了做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的一般起诉期限,及五年的最长起诉期限。两份被要求撤销的环评报告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做出,已经超过期限。

此外,被告律师认为,冯军与环评批复没有利害关系,这是因为此前民事案件判决认为,企业排污与冯军女儿患白血病没有因果关系,因此环评批复并未侵犯冯军的合法权益,应当驳回冯军的起诉。

一道门槛缓缓升起,横亘在这起民告官案抵达实质问题的路上。

冯军表示,《行政诉讼法》还有规定,起诉期限可以从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尽管法律规定总期限仍然不得超过五年,但他在2015年第一次得知环评报告有问题后,30天内就提起了行政复议,60天内提起了诉讼。

五年诉讼期限这条“死线”能否有商量的余地?曾经为冯军提供帮助的律师李健告诉财新记者,虽然有这条规定,但也应当考虑实际情况。“我本人的观点,还是应当从已知道或应当知道开始算时间,也就是2015年,而不是只看事件发生的时间,毕竟环评法是2003年才出台的,法律普及后要有个普及的过程,很多人不知道有这回事。”

在法庭上,两名被告律师都坚持应遵守五年最长时效。其中一位女律师说,这一规定,就是为了避免因无法确定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时间,引起诉讼期限一味延长,使得行政法律关系处于无限不稳定状态。

因为官司,冯军本人陷入的确陷入了“无限不稳定状态”。自从两个女儿得白血病后,冯军的人生就屡屡遭遇重创,他为凑医药费卖掉全家赖以生存的鱼塘,但大女儿仍然去世,后来,因为执着于打官司,妻子带着病愈的小女儿离开了他。如今的冯军,抽三块钱一包的“官厅”,多年来出庭一直穿那件脖领内用白布缝补的军绿色制服,勉力维持一点体面。

有微博网友在微博上对癌症村发表了看法:

轧钢厂搬来“癌症村”

十年前,冯军还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1998年,他在二里半村邻村夏垫村承包了20亩坑洼地,并花费三年时间将其改造成鱼塘,一家四口居住在附近。冯军说,当时一亩鱼塘一年能盈利2000元钱,养鱼每年收入三四万元,虽不富足,但足以供两个女儿读书。

2001年,在冯军家鱼塘北面约30米,建起了河北大厂金铭冷轧板带公司(下称“金铭公司”);2006年,附近又建起了廊坊神华工贸有限公司(下称“神华工贸”)。冯军拍摄的照片显示,金铭公司的污水一度明沟直排,从鱼塘边经过,排向鱼塘南边的尹家沟,再顺沟流入鲍邱河。

鲍邱河流经三河市和廊坊市,沿岸数十个村庄。近20年来,沿岸陆续建起化工厂、钢厂、皮革厂,过去有鱼有虾的鲍邱河就染成了黑色。冯军回忆,在夏垫村养鱼时,经常有污水漏进鱼塘里,他只好用麻袋堵住,而一家四口的饮用水和养鱼用水,都是从鱼塘附近自打的机井里抽出的地下水。2005年开始,陆续有村民被查出白血病,村民曾集体找环保部门反映情况。

2006年,冯军的大女儿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M5型。冯军说,医生告诉他,城市小孩得急性白血病一般是因为室内装修污染,农村小孩一般是因为环境污染。冯军后来又将二女儿送到医院检查,也被诊断出白血病,只是病情更轻。

为给女儿治病,冯军从鱼塘撤出,得到45万元地面建筑物补偿。并和其他村民一起找环保部门反映污染情况。然而大厂县环保局对金铭公司总排水口的废水检测结果却表明,其中重金属砷、锰并不超标。之后,廊坊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也发布了检测报告,显示金铭公司废水中各项监测值均符合标准,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三级标准。

冯军对上述检测结果并不信服,他找来了大厂县卫生防疫站的工作人员,对自家40米深水井里的水进行取样,井水的检测结果与企业污水截然不同:按照《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标准,水中锰含量超标8.2倍,砷含量超标1.4倍。

央视曝光河北癌症村

2007年,冯军大女儿去世。据媒体报道,在鲍邱河沿岸的南寺头村、马坊、赵沟子等村庄,均有人死于癌症。夏垫村白血病患者激增,2007年,冯军和附近的村民统计出一份近10年来夏垫村因癌症致死的名单,把这份近30人的名单交给了媒体曝光,令夏垫村一度被称为“癌症村”。

这看起来并不像是巧合。冯军和许多村民都相信,癌症的元凶就是工厂,工厂排放污水,污水中的致癌重金属进入地下水,再通过水井进入村民的体内。

目前,夏垫等村的村民已经不再自打井引用地下水。

污染与癌症难证因果

2008年,冯军向大厂县法院递交诉状,要求金铭公司承担责任,赔偿大女儿冯亚楠的医疗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抚慰金等各项费用一百余万人民币。但一审、二审均败诉。2010年,冯军申诉至河北省高院,仍然失败。

同样的一串败诉也发生在冯军代后来痊愈的小女儿起诉金铭公司环境侵权案上。两起案件的败诉原因都是“证据不足”。

如何证明白血病是排污引起的?这是世界级的医学难题。和所有癌症一样,尽管都认为重金属污染会导致人群患癌率提升,但由于“血癌”白血病的发病机制难以定论,所以没有医生敢断言冯军女儿患癌与污染的直接关联。

更何况企业否认污水排放超标。在诉讼中,金铭公司出示了大厂县环保局和河北省水环境检测中心廊坊分中心对排放污水的检测报告,报告显示其中砷和锰含量没有超标,甚至不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

“对方的律师说,工厂排的水直接喝都没问题。当时臭烘烘的红汤子遍地流,怎么喝啊?”讲到这里,冯军很愤懑。

一直关注冯军案的“自然大学”志愿者田静对污水达标同样抱有质疑。“冯军居住的地方只有工厂一个污染源,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地方能够产生砷、锰等重金属,因此只要冯军家井水里检测出重金属,就基本可以推断是工厂排放的了。”

冯军诉金铭公司的案件中,二审法院采信了工厂提供的权威检测,不过也对冯军提供的水井中重金属超标的检测报告予以采信。但最终驳回上诉的理由为,冯军未向法庭提供其女死亡的身体里含有多少砷和锰,只是提供了医院的证明,证实其确实患有M5型白血病;冯军也无法证实其女喝了井水、并因此导致死亡。法院认为,白血病病因很复杂,应当有权威医疗机构的鉴定才能证明冯军之女的发病原因。

冯军说,北京著名医院的医生曾用肯定的语气告诉他,他女儿得白血病就是井水被污染所致。但当他请求医生开具书面证明时,却遭到拒绝。“医生他不能代表医院,得院长同意才能开证明,可是我上哪儿找院长去啊?”

为给两个女儿治病,冯军共花去医疗费50多万元,再加上持续不断地打官司,据他计算,已经支出了60多万元。

中国的“汤姆斯河”

鲍邱河的污染,及其后来的“癌症村”并不是偶发现象,而是普遍的发展之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拔地而起的工厂引领国家走向富足,同时也为河流、地下水和大气、土壤增加了沉重的负担。中国政府对此早有意识,在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环保力度,比如冯军笃定的痛苦之源“金铭公司”和“神华工贸”,在2013年上半年,就被国家环保部点名处理。

环保部称,当地群众举报,大厂县“金铭公司”、“神华工贸”和另外一家宝生钢铁制品有限公司三家企业违法排污,导致鲍邱河水体污染严重。依据举报情况,廊坊市环保局对相关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依法处罚,并在政务网站公告。涉事的三家企业已停产,同时启动了鲍邱河综合治理工作。

4月12日,财新记者在夏垫村东头的一座桥上看到,尹家沟已经成为一道暗渠,依然不断有黑色水体从其中排入鲍邱河,而鲍邱河水体依然黑臭,水流撞击处飘着持久不散的泡沫。鲍邱河周边数家工厂依然不停生产,在其上游的廊坊县级市三河,有数千家上规模的钢铁、印刷、食品加工、建筑建材企业。

鲍邱河治理被重重掣肘,夏垫村患癌的村民也因难以举证而无法获得补偿。实际上,在大多数处于发展中的经济体,这种尴尬时常显现。在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新泽西,汤姆斯河的小镇的居民遭遇了和夏垫村村民类似的厄运。

小镇位于郊区,沿汤姆斯河而建,一座生产染料的大型化工厂的到来,带来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却也因为偷排污染了汤姆斯河的水系,进一步污染了饮用水。几年时间里,附近居民里有40多名青少年得了白血病和其他癌症。

在法庭上,汤姆斯河的居民同样遭遇了冯军面临的困境,由于无法证明癌症和污染的关系而处于劣势。为了弄清楚癌症集体爆发的原因,当地政府投入大笔资金,聘请流行病学、病理学专家介入此案。最后,在政府、媒体、公益组织等多方力量的施压下,化工厂与汤姆斯河的癌症患者达成了和解,给予了相应的经济赔偿。

但对冯军来说,到目前为止,金铭公司只在大女儿死亡后赔偿了1万元,条件是把鱼塘附近的饮水井封上。

无法直接证明污染与患癌的关系,但在环保力度越来越强的当下,冯军仍希望维护合法权益。中国在2003年开始实施了《环评法》,并于2016年的修订中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冯军认为,“金铭公司”和“神华工贸”的环评报告表违反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多项要求和相关标准,但监管部门仍然对该报告表作出了批准决定,涉嫌违法。

4月13日上午,在关于冯军是否具有诉讼资格的法庭调查上,他一直重复,如果运气好,才可能进入实体审判程序的诉求:依法撤销两企业的环评批复、200万元的国家赔偿,以及依法责令两企业停产整顿,并承担行政责任。

还有希望赢吗?走出法庭的冯军没有回答。

本文作者苑苏文,著作权归微信公众号财新网(caixinwang)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延伸阅读

污染贫富分化:污染癌症村的环境政策意涵

村民因为污染遭受了巨大的健康、经济损失,却没有从污染带来的发展中获利。

查看详情

微博热议——

@留步云偌(微博网友):

中国癌情:每6分钟就有一人被确诊为癌症,每七到八人中就有一人死于癌症!未来10年,中国的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将继续攀升。从癌症县癌症村,中国肿瘤发病的历史与地理坐标背后,是社会发展与生活方式数十年变迁带来的癌症高发态势。

@乔建祥谈文化(微博网友):

中国的农村污染程度很多地区早已经已经超过城市工业污染。农村污染是面源污染,水、空气、土壤。这样的污染很难治理,农民的身体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癌症村也越来越多。这会导致农民因病返贫,劳动力下降,抛荒现象。

@刘文化(微博自媒体):

因饮用不纯净的自来水而引发的地方病也时有时有报道,如深圳商报的《淮河支流出现癌症村》,南方都市报的《清远短命村肇因水污染 全国四分一人口饮用不洁水》及新京报的《浙江水危机,催生水难民》等,饮用水水质问题有可能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人人都必须对水质保持高度警惕。

@林晓Jerry(微博网友):

癌症村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工业环境污染,如大量的化工厂、印染厂、造纸厂等企业污染。癌症村的分布与这些企业形成了集中和沿河分布的特点,例如,污染严重的淮河流域,沿岸出现了20多个癌症村。

@北美一棵草(微博网友):

广大农村地区,穷的穷,破的破,还有大量山区,靠开矿挖煤过日子,不堪入目。什么尘肺病癌症村时常出现。看到这些,我们内心是否沉重。

你觉得轻松,一定是有人帮你承担了属于你的责任。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你对癌症村有什么改善的建议,欢迎到评论区留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