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校园贷陷阱:利率高达1300%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摘要:“儿子第一次校园贷的借款是800元,利滚利后变成20万了。”
校园贷本是一种学生助学和创业的贷款平台。
近年来,学生因向校园贷借款而背负上巨额欠款的新闻屡屡被爆出,学生因还不上欠款辍学自杀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延伸阅读
学生群体成为高利贷的新目标
违规贷款机构抓住学生容易控制的特点,将在社会已失效的放贷手段推向校园。
一位学生家长林先生告诉记者:儿子第一次校园贷的借款是800元,利滚利后,到现在,他背负的债务,已是近20万元了!
校园贷借来的钱花着爽还着却很苦,短短20多天,800元欠款竟然滚到20万元!学生家长:家里面再怎么穷也不能让小孩去借高利贷!

校园贷横行,轻易套牢大学生
一个普通的学生是怎样背负上这巨额债务的呢?“校园贷”又是如何一步步套牢大学生的呢?

拆东墙补西墙,越补漏洞越大
林先生介绍,当借款金额累计到合同签订的两万元上限,这时上一家放贷人就会将借款人债务转移到下一家放贷人。
为了还钱,林先生儿子也丧失了理智,同时向多个放贷人借款,这让他的债务爆炸式上升!


林先生儿子一笔借款的年利率高达1300%,再加上每一次借款还要给一笔不小数额的上门放款费和上一家放贷人的介绍费,800元的借款要滚到二十多万不会要太长的时间。
林先生儿子几天煎熬之后,才向家里人说明情况。林先生说,他也曾经想过报警,但是在借款时,儿子向放贷人登记了家庭、学校、老师、同学的联系方式,有的同学还录制借款视频。
林先生担心放贷人采取不法或极端方式讨债,影响儿子学习,甚至威胁儿子的人身安全,所以才选择妥协。

校园贷是陷阱
误入陷阱应及时报警
记者也查询到近几年来,校园借贷在很多地方的高校都普遍存在,坑害了不少在校大学生:
一名女生借1千元买衣服
过一个月要还7万

大二生借9万要还百万元
只能辍学回家躲债

苏大88名学生深陷网络借贷
有的学生甚至因还不上借款而吞药欲自杀



针对校园借贷乱象,在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教育部门、银监局、高校党委,加强不良网络借贷监督整治力度,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等,避免学生上当受骗。

然而,在一些高校,记者在公告栏、宿舍走廊、厕所等角落还是可以看到各种校园借贷的广告。
有的借贷广告可能已经被校方处理,记者拨打了几个广告上的电话都不能打通,然而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还有很多这样的借贷信息。


对于校园借贷的合法性,记者咨询了律师:
律师:非法校园贷在法律上不受保护
律师介绍,法律上所保护的民间借贷,合法的利息标准是每个月不能超过两分(2%),而校园贷是收取极高利息的非法民间借贷,不受法律保护!

一些学生误入借贷陷阱后,没有能力偿还贷款,而受到放贷人散布个人隐私、损害名誉威胁逼迫时,这些学生该怎么办呢?

律师:只要超出每个月两分利标准的费用,都是可以不承担的,即使贷款方步步紧逼,也有权拒绝支付。
放贷者已经涉嫌非法经营,再使用敲诈勒索等不法手段回收贷款,更是触犯法律,借贷者应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一旦发现放贷者有运用不法或者不良的方式来催款,可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向校方反映请求他们帮助。

(本文著作权归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网友热议——
@傅峙峰WSJ(专栏作家):
校园贷极其可恶,借钱的学生也极其……
@霜叶(知名互联网博主):
大学生,是一个在法律上已经成年可以具有完全责任能力,但同时又没有社会经验的群体。
所以这个群体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全部的责任,同时又并不具备与社会人士、机构进行交流沟通谈判博弈的经验和能力。
因此,校园贷这种从大学生群体身份与认知能力间的错位空隙里切入的东西,可以说恰恰是利用了大学生没有社会经验却可以承担完全责任的空子。给一个没有收入的群体进行放贷,还大多是翻着花样的高利贷。
真乃黑心行业。
@王志安(资深媒体人):
校园贷问题的确比较大,没有还款能力的学生群体,其实根本不该开展这种贷款。如果文章报道属实,很多公司的做法也更类似于诈骗而不是金融服务。但也要看到,民间借贷有需求也有市场,不要把所有民间借贷都归为所谓的诈骗。
@sven_shi(知名时评人):
现在校园贷的报导是记者在乱写,所以才会导致大家以为校园贷是高利贷,政府没管。
这些事情其实就是这些人闯了大祸不肯说实话。校园贷累计的流程一般是这样的,大学生向放贷人借款3000元,约定年利率24%(合法利率),然后他拿到钱之后自己再给介绍放款人一笔钱,借3000,很可能要给中介1500。然后他到手1500,但是必须要按合同,以3000的借款额去还钱。到期肯定还不上,就再找中介,找第二家放款平台借钱。有些人甚至还是同时向多家借款平台借钱。
这些借钱的大学生是成年人,借的时候就没准备还,因为问他们一句借款时有没有想过怎么还,都说不知道。借的钱越来越多,知道闯祸了回家找家长,家长找记者,面对记者的时候都不肯把实话说出来。编出一个自己只借了800块,最后要还20万的谎话。记者当然也跟着按照这个口径去报,因为这样点击率高。
其实事情就这么简单,钱肯定要还,这些借款甚至连高利贷都不是。只能说借钱的人自己蠢。成年人了还把自己当小孩。这些事情政府要管,也是让这个成年人还钱。以后想要规范这些行为,就是讨论出台个人破产制度。
政府挡不住人作死的,尤其是那些借钱时连还款计划都没有的成年人。
@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资深时评人):
我的经历和大学生面对的校园贷恶果略有差别,但其实核心是一样的,对大学生来说,贷款的目的应该是让你赚更多的钱,例如创业,或者是弥补家境问题造成的学费困难,而不是得到钱用于满足个人消费。每个大学生的情况都不同,但掌握好前面的原则,就不会让自己陷入裸条困境。
校园贷绝对是个火坑,盲目跳进去跟赌博没啥区别,再次提醒,切记切记!
大学里你借过钱吗?向谁借?为什么借钱?对“校园贷”你又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