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鱼缸+几条小鱼=海洋馆?

新浪新闻客户端
摘要:网友:门票40元的海洋馆还不如“花鸟鱼虫市场”,这可能是个“假海洋馆”。
近期,有人在朋友圈里传“郑东新区新开了一家海洋馆”,但有网友表示,去现场发现被quo了:弄几个鱼缸装了几条鱼也算“海洋馆”,门票还要40元!

有人表示“有这闲钱还不如去花鸟鱼市场逛逛”。但是也有网友说,其实“海洋馆”真的也就小时候会相信啊,毕竟全国各地的海洋馆都挺坑,很少有能看到很特别的!
网友们都被惊呆了,一位网友发言:“我们这的稻草人展,风车节,什么什么动物展,都是假的,别问我为什么知道!”莫名为这位朋友感到心痛!
海洋馆不专业、欺诈消费者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为人诟病。
去年7月,广州市正佳广场的海洋馆里,人们拍到了一只北极熊。这只北极熊看起来状态极差,眼神忧郁,并不时的拍打玻璃,引发了网友对该场馆是否有饲养北极熊的资质的质疑。
北极熊本应生活在北冰洋周围的浮冰和岛屿上,还有相邻大陆的海岸线附近。而现在却出现在炎热的广州。
海洋馆究竟还有多少问题?
果壳网友Elang考察了正佳广场海洋馆后这样说:
1、经过现场观察,馆内还有许多非常值得吐槽的地方;但至少一半以上的鱼类生存的环境还算理想。
2、部分饲养区存在设计不合理,大小不合适,混养动物数量过多等问题。
3、馆中饲养的北极熊、北极狐、北极狼,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
4、在具体某个场馆的设计问题背后,国内商家和游客对于“动物园应该怎样”的观念滞后,是更普遍、也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海洋馆中较好的方面
首先,必须要客观的说,在实地观察了之后,确认了在去之前就有考虑过的一件事情:
在微博/微信中的配图(AI:此处指1月份关于鲸豚类的负面报道)带有强烈的主观意愿。经过现场观察,虽然有非常值得吐槽的地方,但馆内至少一半以上的鱼类生存的环境还算理想。(注意,我说的是鱼类。)
水族区特别是珊瑚鱼区的丰容做得还算不错,特别是几个溶洞的设计可圈可点。其次就是在游览的过程中遇到的那些工作人员,记录水体情况和动物情况还是挺认真的,而且也(偷)听到一些很有建设性的发言。
动物们的生存状况
[北极熊]
这个是笼区的本体。相信稍微有点经验的壳友应该会发现问题:虽然这里有水池,有陆地,看起来和常规的北极熊展区很像,但·是太窄了!以北极熊的体型,在岸上走的时候真的有可能会失足掉进池子里。

这个北极熊笼区的设计还有一个我认为最不合理的地方——没有任何隐藏点!
北极熊区连任何能够隐蔽身子哪怕是藏起脑袋的地方都没有!更糟糕的是,仅有的两个能够提供“安全感”的角落,一个被安装了观察窗,另一个则是饲养员出入的门!换句话来说,这个笼子里面,没有任何地方能够给北极熊提供一个远离游览者视线、声音等干扰,安静地思考一会熊生的地方!
[白鲸]
馆中饲养的白鲸和鲸鲨确确实实是幼体,其中鲸鲨连亚成体都算不上……鲸鲨目前饲养在一个巨大的水箱之中(确实很大),活动空间算是足够的——但是并不代表在它长成成体之后这个空间仍然足够;白鲸的环境要更差一些。

单单看水质条件的话,白鲸的待遇比起前面的水族要好很多——但是话锋一转,这个池子除了很大之外,依然没有任何丰容……而且因为这里的白鲸还只是幼体,以成体白鲸3~5米左右的体长来看,这个池子还是不足以容纳6条白鲸同时生活的。从池子的宽度和深度来看,以白鲸正常的游动速度,这个水池从池壁的一端游动到另一端的时间还不足15秒(掐表算过),而且因为深度不足无法作出上下巡游的动作,导致白鲸只能够采用我们最不想看见的姿态——折返——的方式来进行运动。
白鲸本身是一种好动的生物(充满好奇心的大海豚),池中的丰容(没有丰容)估计很快就会让它们感到无聊……
除此之外,明显看到了白鲸区设置了一个浅滩……(鲎:为什么?!为什么你这种纯水栖的哺乳类有浅滩而我却没有?!)如果根据官方资料来看,这个浅滩真的要被用作与白鲸亲密接触的话……且不论齿鲸在被迫爬上浅滩是所承受的压力有多大,如果不经消毒随便让游客接触这种脆弱的生物,可能带来多少病痛我暂时无法想象……
ps:白鲸区的旁边设置了一个白鲸餐厅,商业味道做足了,设想一堆闪光灯和拍玻璃窗的熊孩子……
[北极狐的笼区]

这个笼子里的“丰容”简直是让我很想把设计者抓出来谈谈人生……是什么让你觉得放两个狗屋在里面就可以满足北极狐的生理需求了?真心说起来,与其放两个狗屋在里面还不如把冰冷的水泥地板换成沙土的来得实际一点呢!
如果狐狸有个狗屋还算说得过去,那么它们的邻居北极狼,就更惨了!
[北极狼]

作为一种体型和活动范围都是北极狐的数倍大的大型犬科动物,这只北极狼被单独关在一个和北极狐的笼子差不多大小的空间里面,而且整个空间里只有……两根木头和一根骨头(假)……同样的水泥地板,同样毫无意义的丰容。
[海鸟]
本次速推过程当中看到的最令我不解,最匪夷所思的槽点。
在一个不足4米高的笼子里养着海鸟!而且明显是鸻呀!飞不起来怎么愉快地玩耍呀!

动物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北极熊]
首先,在北极熊笼子里面,没有任何地方能够给北极熊提供一个远离游览者视线、声音等干扰的有安全感的遮蔽物。

这里展出的这只北极熊努力尝试把自己的脑袋往观察窗的一角(尽量远离窗户那一点点能遮蔽不到半张脸的地方……)躲藏,并且即使是处在角落也难以保持安静状态,不停地变换动作,毛色看起来也不很健康……总的来说,整体处在焦虑不安的状态——而且这还是在试营业期间、工作日中午、几乎没有游客的状态下……后面的事情有点不敢想……
哪怕是架一座假的冰山,好歹有个能藏住脑袋的地方也行啊……
[北极狐]
这里必须要说一下,这种白色的小妖精有一个最基本的需求是挖洞——挖洞对于北极狐来说,既是满足在荒芜的极地上寻找食物的需要,也是筑巢安家躲避战乱和骚扰的需要。一个良好的巢里面可以窝上一窝大大小小的小妖精,而且兼具躲避风雪和捕食者的作用。
这个火遍网络的gif就是一只北极狐在抓雪下的老鼠——这才是它们在自然中的行为和状态。
然而在正佳的这套丰容里面,两个狗屋显然无法满足所有北极狐个体躲避和隐藏自己,以寻求安全感的需要——所以,我看到了不止一只个体尝试在可以远离游览者视线的、靠近观察窗的位置的墙角边上努力地刨着水泥地板……可以负责任地说,这已经是一种显著的、焦虑和不健康的行为了。
[北极狼]
对于这种群居(至少是结伴生活)的动物而言竟然连个聊天的对象都没有!这直接导致了这只北极狼出现了比前文中的北极狐更糟糕的行为状态:
在我观察的时间里(虽然速推总共用了30分钟左右,因为察觉到这只北极狼个体的行为异常,我在这个位置停留了接近三分钟),它只是一直盯着笼区墙壁上的一个破洞(这个破洞的来源也是个问题),但是却不表现出任何尝试接近或者采用视觉、嗅觉等手段探索那个洞的行为。就这么观察那个洞一段时间之后,它保持着与那个洞最远的距离(贴近观察窗一侧)徘徊一圈之后,又换个角度继续盯着那个洞——这可是非常严重的刻板行为……
[企鹅]

极地的另一个代表企鹅也有在馆里展出,不过依旧是数种混养……对鸟类不熟悉,但也知道在这其中有某些企鹅的脾气并不是那么好,再加上企鹅是一种领地意识比较明显的动物,进入繁殖期的时候尤甚……如此混养会不会出什么问题还真的有点不敢保证。(澳村那几种脾气好的也都是单种分开养的……)
总结
部分饲养区的设计不合理,丰容欠佳,大小不合适,混养动物数量过多等,其中以哺乳动物区为甚。在我看来,哺乳动物区的设计到了有些令我震惊的程度……
一些互动区(浅水区)并没有设置任何阻拦装置,游览者轻易就可以伸手接触到动物,无论对动物还是对游客来说这显然是不明智的……
最令我不能理解的是,在楼高不足4米的馆内竟然展出了海鸟(不是企鹅)!从动物福祉的角度来看这是绝对不应该的!
实际上很多问题主要是出在整个馆区处在准备和调整期,水质什么的都没有调整好(不过话说……水都没养好敢养鱼?!——这是在现场听到的一个工作人员的用力吐槽)。补充丰容和改善水质什么的也比较容易。但是哺乳动物的笼区特别是大型哺乳动物的环境实在是很糟糕,除非狠下心来减少动物的数量或者对笼区进行大改,否则的话……但考虑到建筑物的整体承重和结构等情况,还真未必那么好办。
从当时情况看来,有大量(几乎一个鱼缸前面站着1到3人……)的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调研,而且从他们的对话中听到提及丰容不足、水质条件不达标等情况,并且有人(疑似技术人员)督促现场工作人员必须进行改善,至少证明海洋馆方面正在采取一些措施。但直到我完成这次速推的半年之后,却又一次看见了“最悲伤的北极熊”这样的报道……

如果一定要提出一个建议,我会说:请放弃你们不擅长处理的陆地哺乳动物部分,专心把鱼养好吧!还有,请放过那些飞鸟……
本文只是一个学过几年动物行为的人的吐槽而已,但也希望大家能够关注一下我们身边的动物,特别是动物园里的动物。最近几年,国内对于动物园的动物福利问题开始提起关注了,但还是远远不足。怎么样的环境、怎么样的园区设计对于动物来说才好,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噱头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动物的行为、生理,动物与人的互动,成本与效果结合等等多方面的复杂学科。
在我们改变“动物园只是拿个笼子关着动物给人看”这种观念,和“这只老虎怎么总是不动让我把他砸醒”这种令人发指的举动之前,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呢……
一个AI
想象一下,如果把你丢到一个和家里温差几十度的地方,在玻璃笼子里赤身裸体被人围观,还没人跟你说话。

本文综合自新浪新闻及光明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微博热议——
@允在呀(教师) :
你们可能没看过国际风车节,地上插几个风车,就国际了。
@宅萌秀(自媒体):
想起来那拴着驴的动物园。
@冬天到了嘞(微博网友):
每个城市的蜡像馆千万不要去,去了就后悔。。。比如青岛的那个蜡像馆。冰冰的胸都快被人摸没了。
@Fairygodmother儿(微博网友):
看看宣传图和现场图…这完全是买家秀和卖家秀好吗?!还大型海洋生物科普馆,简直醉了,进去不到一分钟就逛完了,竟然还敢卖票!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浠尔与丹丹(微博网友):
之前南宁也有,当地的媒体还打广告,朋友圈都刷屏了。 门票四十元一张,后面开业去了好多人,还有些是从外地赶来看的,结果骂声一片。
@小亮小小成(微博网友):
常州前两天刚办过,朋友圈疯传,结果就几个鱼缸,第三天鱼还都死了!就跟之前的风车节一样坑!我发现朋友圈转的这种,千万不要去!!
你遇没遇到过这样坑爹的旅游项目?在这里留言说出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