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认领的骨灰要怎么处置?

新京报
摘要:在国内的一些殡仪馆里,有很多骨灰盒多年来静静躺在那里,无人认领。
据《央视新闻》报道,清明节即将到来,人们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对逝去的亲人进行祭扫,寄托哀思。但在国内的一些殡仪馆里,却有很多骨灰盒多年来静静躺在那里,无人认领。太原市龙山殡仪馆是山西省最早的殡仪馆,到目前为止,这里存放着16000多个骨灰盒。而长期无人认领的骨灰盒占到总数的10%以上。目前为止,存放最长无人认领的已经有38年。
延伸阅读
殡仪馆无人认领骨灰增多
太原市龙山殡仪馆是山西省最早的殡仪馆,到目前为止,这里存放着16000多个骨灰盒。而长期无人认领的骨灰盒占到总数的10%以上。
无人认领骨灰的问题,不仅仅太原龙山殡仪馆存在,其他一些殡仪馆也存在。无人认领的骨灰如何处理?这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越积越多,那必将给殡仪馆带来管理的麻烦。

据了解,无人认领的骨灰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无名无主骨灰,主要是街头流浪人员,或者是其他无法核实身份的人员死亡火化的骨灰;还有一种是有逝者姓名、有承办人,但多年不来祭拜、续费,也无法联系到承办人。对于这类无人认领的骨灰,殡仪馆工作人员再怎么寻找亲属,恐怕也很少有人来认领。
无人认领的骨灰长期放在殡仪馆,占用了有限的资源,政府还要为此支付费用,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对于无人认领的骨灰该如何安置?由于殡葬管理条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导致了殡仪馆目前的尴尬境地,既不能擅自处理,又不得不处理的尴尬。虽然有的殡仪馆也举行过一些集体安葬的仪式,但相比于数量庞大的无人认领的骨灰,是微乎其微的。
既然骨灰无人认领,那么要由法律来“认领”,由法律来处置。
无人认领的骨灰究竟如何安置?必须要依法处理。没有依据的处理,会带来很大的麻烦,这也是殡仪馆无法处理的根因。这就需要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或是修订殡葬管理条例,对于无人认领的骨灰能够有处理的依据,那么殡仪馆只要依法操作就行了;如果的确是再也无人认领,超过了规定的期限,那就实施“生态葬”。
这样既可以让这些无人认领的骨灰有处“安放之所”,又能够使殡仪馆能够从中“解放”出来,避免陷入尴尬的境地。
本文著作权归新京报评论(公众号ID:xjb-pl)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网友热议——
@我就是搞推广的小胖(企业高管):
死无“葬身之地”,做后辈子孙的岂不是不孝顺吗?
@悠悠阿呆(媒体人) :
中国有句古话“入土为安”,建议把没信息的、有信息没后人的,集中入葬吧,总是放在仓库也不合适。能联系上家人的,劝家人领走。
@动感风(微博网友):
还是自然葬吧!死去的人要为活着的人腾地方。
@我是在大连冻成狗的高云跑丶(微博网友):
这我估计也不敢销毁,万一让家属知道了那还不得好好讹殡仪馆一笔,跟钱有关的时候,有些人的感情那简直是上辈子的悲伤都回忆起来了。
@旷为道-天共远(微博网友):
相关亲人不管什么原因!!!不能遗弃了之!领回去海葬、江葬、树葬……都可以。但这样遗弃,真是对逝者的不尊重。
@仓鼠乙巴(微博网友):
今天去烈士陵园,看到一些没有亲属认领的骨灰盒放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小房间里,心里还是有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