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学生群体成为高利贷的新目标

学生群体成为高利贷的新目标

南方日报

关注

摘要:违规贷款机构抓住学生容易控制的特点,将在社会已失效的放贷手段推向校园。

上海大学生小侯为了缓解手头紧张,借款4万元,谁知却在高利贷的层层套路下,掉入“深渊”——— 半年时间,欠下贷款100多万!

这是南都记者近期收到的一个大学生父亲的报料。无独有偶,在广东务工的武先生也向南都记者求助,其儿子大四期间向多个互金平台和借款公司借款,贷款年化利息均超3 6 %,部分甚至高达2000%以上。

南都记者多方采访发现,学生群体深陷高利贷并非个案。壹宝贷总经理罗浩杰表示,由于学生群体贷款需求旺盛,但自我保护能力和法律意识淡薄,正在成为高利贷的新目标。“校园贷成为高利贷的主要市场。”广州安易达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北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民间金融公司向校园发展业务中采取了拉人头的方式,靠学生之间互相介绍,给予提成或者减免利息,让高利贷在校园蔓延。

案例1:借款4万,借条却打了9万元

因为借款4万元,最终却背上了超100万元的负债。“这事如果不是发生在我儿子身上,我都不信。”上海的侯先生近日向南都记者报料,儿子小侯遭遇高利贷,在民间金融人士层层套路下,不断拆东墙补西墙,半年时间竟欠下100多万元的债。

侯先生告诉南都记者,事情发生在去年6月,在上海读大二的小侯收到一条“校园贷”的短信,称可以为学生族提供分期贷款。因恰好手头紧,小侯动了借款的心思。“在上学的时候有兼职,就想着先借了然后慢慢还掉。”小侯告诉南都记者,他没想到的是,正是这条短信让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小侯称,他联系到了借款者李某、冯某、欧阳某等人,第一次借款被带到上海一家饭店,从饭店老板处借款5万元。“但实际到手只有4万,借条却打了9万元。”小侯说,5万的借款,对方要求扣除2000元上门费和8000元中介费。至于9万的借条,对方告知,若按时还款无需按借条还。

根据约定,小侯每半个月按约定还款2000多元,一共还了3期。但到了第4期,借款的饭店老板突然提出,要求立刻还清所有借款。“兼职赚钱,怎么还得起。”就在小侯不知如何是好时,欧阳某再次出现,并称可以帮小侯“平账”。

小侯称,他就这样被带到上海源达大厦,向其中一家公司借款1万元。这一次,被要求一个月后还款1 。3万元,而需要打6万元的借条。在到手的1万元借款中,中间人欧阳某和借款公司分别抽取了1500元手续费和2000元中介费,小侯到手的资金只有6500元。

小侯表示,为吸取第一次借款的教训,第二次借款后的第15天,他凑齐1.3万元到借款公司还钱后,却被告知提前还款属于违约,要求他偿还6万元的违约金。而且,一群大汉将他带到一辆车上威胁拿不出钱,不放人。

小侯称,走投无路的他只能再次找到欧阳某。欧阳某再次把他带去找饭店老板。“打了一张12万的借条后,要求每月还利息1 。2万元。”小侯说,借款者还“宽慰”他,本金可以等拿得出来再还。

小侯不清楚的是,一次次的借新还旧,已将他拖入一个还款的“深渊”———此后,小侯经历了超过10次被介绍到不同的地方借新款、平旧账。最初4万元的借款越滚越大。

“一共打了20多张借条,金额100多万元。”侯先生说,中间他们筹款还了近30万,但这些高利贷放贷者期间亦通过威逼索要方式,让小侯的欠款不断增加。而借款事件完全打乱了小侯的求学生涯,因不堪借款者的骚扰,他们一家四处躲债,如今小侯辍学在家。

案例2:瞒着家长借“校园贷”日息高达10%

同样因为儿子借款签下一身债务的还有在广东务工的武先生。“看完山东的高利贷催收报道,我在想会不会有一天我也会被逼到这个份上。”武先生对南都记者表示,2015年-2016年期间,儿子瞒着他在借贷宝、期待乐、玖富深圳分公司、诺诺磅客等6家校园贷平台以及3家私人借贷公司、1家银行借款,至今利滚利至少欠下10多万元借款。

据武先生介绍,因生病在家,其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一儿一女读大学的学费均是借款以及助学贷款。但在重庆读专科的儿子从2014年开始,瞒着他向一些线上校园贷平台借款。其间,为了偿还贷款,儿子向不同的平台借款。

“这些贷款利息太高了,根本还不上。”武先生称,以其在期待乐的一笔借款看,5000多元的本金连本带息还了5000多,还有1000多元本金,但没多久,加上各类费用还需再还7000多元。“加上已经还的5000多,还款金额是本金的近3倍。”武先生表示,这样算的话就是日息10%以上了。

武先生告诉南都记者,涉事平台都是直接的贷款公司,没有一家不超过36%,从利率角度看,均属于高利贷。据其测算,其中多个平台的年化利息超过2000%。其间,儿子尽管变卖手机和笔记本,但都是杯水车薪。

武先生称,因为还不起贷款,家长和老师、同学开始不断收到催收团队催债。儿子为了躲避催收至今未和家人取得联系。

最高检:今年将研究“校园贷”新问题

支招:学生常常误入哪些高利贷套路

套路一:诱惑借款:借点短钱,利息不会高?

“一般起借金额不高,但是会让你越借越多。”谈及高利贷在学生群体中的套路,徐北表示,为了诱惑大学生借款,放贷者一般提供的金额起初只有3000-5000元,期限较短。“这样基本年化利息高,但短期内的利息金额不会高,学生一般不会太敏感。”徐北表示,但加上手续费和各类费用,实际利息非常高。一旦超过学生还款能力,就需要一直拆东墙补西墙。

套路二:砍头息,坑你没商量

砍头息是民间金融业内的行话,指的是放高利贷者或地下钱庄,给借款者放贷时先从本金里面扣除一部分钱,这部分钱就叫做砍头息。

“如出借人借给借款人10万元,但在给付借款人款项时直接把利息2万元扣除,只给借款人8万元,而借款人则给出借人出具了10万元借据,即借据记载的数额大于实际借款数额。”罗浩杰向南都记者表示,小侯就是遭遇砍头息。而因为学生群体往往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即便在此过程中觉得有问题,也往往不敢言,任人摆布。

套路三:还不起?给你介绍门路去平账

“还不起?给你介绍门路带你去平账。”这是在小侯的百万债款中最深的套路。

实际上,这并非小侯一个人的遭遇。广州一名民间金融圈人士向南都记者表示,“平账”即由另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偿还第一家公司的钱,借款人再签下更高额的欠款合同。徐北表示,为了“平账”,借贷公司会甚至故意让借款者违约,比如还款时借故到外地,让借款人无法联系到;或是违约的条款设置得非常苛刻,比如“逾期还款”的时限是按小时甚至分钟计算,债务就翻着倍地往上涨。

套路四:规避法律风险,留有一手

据介绍,为了规避法律风险,这些高利贷机构往往留有一手。如在借款过程中,因为法律不保护高利贷,他们往往会骗借款人前往银行转账取款并拿走现金,留下银行流水作为证据。比如与借款人一同到银行转账,他们先将欠条上允诺的金额20万元打入借款人卡中,接着让借款人取出,然后拿走其中的10万元,而借款人却没有拿到还款单。最后借款人实际到手的钱只有10万元,但是银行流水却显示有20万元进账。

业内观察:高利贷之手伸向校园

高利贷业务延伸到校园。在采访中,无论是侯先生还是武先生都提到了上述问题。而事实上,这并非家长的主观判断。

“校园贷确实成为高利贷的主要市场。”广州安易达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北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样地,壹宝贷总经理罗浩杰也表示,因为目前没有正规金融机构可以满足学生群体的贷款需求,在此背景下,违规的放贷公司、民间借贷逐渐将业务延伸至校园。

徐北表示,部分民间金融公司向校园发展业务时采取了拉人头的方式,靠学生之间互相介绍,给予提成或者减免利息的方式,让高利贷在校园蔓延。

“学生群体虚荣心强,自控力不足,自我保护意识又太弱了。”罗浩杰在采访中表示,正因为如此,违规贷款机构抓住了学生容易控制的特点,将一些在社会中已经失效的放贷手段推向校园。

本文著作权归微信公众号南方都市报(nddaily)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延伸阅读

七种校园贷风险被揭秘!

树立合理、理性、适度、健康的消费观,是预防陷入网贷陷阱最好的防火墙。

查看详情

微博热议——

@王志安(资深媒体人):

校园贷问题的确比较大,没有还款能力的学生群体,其实根本不该开展这种贷款。如果文章报道属实,很多公司的做法也更类似于诈骗而不是金融服务。但也要看到,民间借贷有需求也有市场,不要把所有民间借贷都归为所谓的诈骗。

@上海律师_叶雪飞(律师):

建议提起诉讼将超过36%的部分追讨回来!不幸坠入高利贷陷阱,在面对高利贷无理取闹的步步紧逼的时候,要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律法人生(律师):

高利贷并没有合法违法的说法,法律也只是规定了,所有加起来月息超2分的债法律不保护,即通过法律程序要债不支持,并不意味着放高利贷要受法律制裁。高利贷可怕的地方在非法讨债(法律不帮我,那我自己来,其实人家根本不指望法律)。非法要债,哪怕涉嫌抢劫,只要没死人,公安都说是经济纠纷而不管。

@浮华背后(微博自媒体):

高利贷是越来越猖獗了。首先需要与民众普及如何识别高利贷,我相信很多人不知道高利贷指的是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这些知识需要普及,需要引起民众重视。

@枭小鱼(微博自媒体):

1,高利贷是门生意,是生意就得有风险,必须规定高利贷比如最高年利150%之类的,超过无效,而且必须限制一次性单人只能借比如一两万不能多2,人家还不起允许破产,比如10年内只允许保持基本生活需求除非钱还了。3,国内急需把国企砍死一半以上,不然国企钱没处花去买地涨房价,民企没钱发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