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北京野生动物园又有游客下车

北京野生动物园又有游客下车

环球网

关注

摘要:北京野生动物园工作人员强调防护措施是安全的,称游客下车可能是寻求刺激。

3月19日,环环真的只是想带家人周末出去走走,结果把一个新闻送上了热搜。

大家也许已在微博上看到,又有人“险入虎口”。

事发地是北京野生动物园,注意,这是位于北京大兴的北京野生动物园,而非而之前那个发生老虎吃人事件的八达岭野生动物园。

这家野生动物园分为步行区、猛兽区和自驾区。自驾区域园方规定是可以开窗,但禁止下车的。

上午10点多,环环和家人驾车进入自驾区内的水禽区,突然看到后车中一辆丰田SUV,一人带着两个孩子下了车,随即被工作人员劝阻。

随后这辆丰田SUV进入白虎区,车上人员再次下车,这次从车上下来了4个人(图中挥手者为工作人员),其中有两个孩子。

在工作人员劝阻下,他们又上了车。

事发后,环环将事件在微博上发布,迅速引起很大关注:

网友用调侃表达了对这些人安全意识淡薄的痛心:

连@平安北京 都再次提醒:发出这么多血的教训还叫不醒你!老虎不是吃素的!!

在此期间,多家媒体联系到环环,询问事发经过,媒体关注的焦点,在于园方安全措施如何,有无提醒游客自驾区禁止下车,下车游客是否有可能遭受水禽和白虎袭击等。

这些情况环环也正想说。

首先,与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吃人事发时情况不同,北京野生动物园自驾区内,游客与白虎并非直接接触。

北京野生动物园自驾区内但凡有猛兽的展示区都设有一个壕沟,将猛兽与游客隔开。壕沟外围装有电网,可在紧急情况下防止猛兽越出。

园方工作人员对媒体说,游客与动物最接近的地方至少8米远。壕沟深度超过10米、猛兽一般不会靠近沟边。

事实上,这次下车事件确实没有朝着出现重大人员伤亡的方向发展。

3月19日下午5时,北京野生动物园给环环发来一份声明:

关于游客下车情况说明

媒体关于3月19日“北京野生动物园自驾游览区一家人多次下车,工作人员劝阻”的报道,经核实,属实。

3月19日上午10:20左右,在白虎观赏区一家人停车后下车观赏,现场工作人员按规定立即上前劝阻,游客未听从劝阻,该区域当值值班经理约2分钟后到达,经劝阻,游客上车继续游览。未发生涉及游客的安全事故。

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环环想想依然后怕。

首先,环环开车进入自驾区时,工作人员只是提醒,凭借入园手环和门票可以在自驾游览后,再次进入步行观赏区域,但没有人再口头上警告说自驾区内禁止下车!不过,在自驾区内,环环确实看到了“禁止下车”的标志。

环环看到,自驾区内,每隔不远就有工作人员站在壕沟旁值守,但遇到执意下车的乘客,他们的劝阻能起到多大效果?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北京野生动物园工作人员强调防护措施的安全的,并称游客下车可能是为了寻求刺激。

环环只是目击者,无法了解游客的动机。环环只是清楚,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即使防护措施安全也大意不得。

2016年7月23日,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区,一女子擅自下车被老虎攻击,其母为救女亦下车,引发一死一伤。

老虎咬死男子事件家属:动物园有责任,管理存漏洞

今年1月29日下午,浙江宁波雅戈尔动物园,一男子为逃票翻墙误入虎区,被猛虎袭击后抢救无效身亡。

珍惜生命,从不下车做起!

本文著作权归微信公众号环球网(huanqiu-com)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延伸阅读

宁波动物园老虎咬人致死事件的法律分析

遵循过错推定原则,如果园方能证明自己确无管理漏洞,就无需承担责任。

查看详情

微博热议——

@薛福康的微博(微博网友):

这一拨人的反常行为有电影《盲井》情节的影子。鉴于此,园方和公安部门需要做的事:1、查一下这一拨人在危险区反复违规下车“闲逛” 是其中哪个人的主意? 2、该指使者在来园前是否为这拨人购买了巨额人身保险?3、几个不懂事的小孩子是不是被拐骗来的 ?

@民建上海薛新明(微博自媒体):

死了会害死老虎和园区。中国婆婆妈妈太多。孩子惯的任性。

@啊喵的家(微博网友):

之所以要把野兽区和游客区隔开,就是为了区分文明和野蛮,当文明冲破束缚不守规矩,踏入野兽区就得遵守丛林生存法则而不是文明法则,弱肉强食,不可逾矩。 

@春天春风春雨春雷(微博网友):

建议制定这样的规则:自驾游游客在危险区域下车,公园警告经三次后,游客或动物发生危险,由游客承担相应责任,并赔偿公园损失。

@徐汇本拉风(微博网友):

但凡碰到这种情况,立刻启动紧急预案,即刻报警,关闭游览区,强制驱逐肇事游客,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起诉,并要求其赔偿园区关闭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Charon酱(微博网友):

这种人一经发现直接上全行业黑名单行吗,下次再想去哪玩直接说:不,我们拒绝接待你们 。拒绝为你们提供任何服务。自己不为自己的安全负责还要扯服务方和老虎的后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