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揭开去美国造玻璃原因

观察者网
摘要:去年年底,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因为赴美投资建厂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近日,曹德旺再次谈到赴美一事,霸气表示,福耀去美国开厂造玻璃,是因为“你(美国人)又需要、又不会做,肯定要去外面买……你不像我中国人可以扎紧裤腰带,当然卖给你了!”
曹德旺是在12日晚的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做出这番表态的。这次论坛的话题不是“跑路”、“不爱国”,而是特朗普对中国可能的“贸易战”。
对于特朗普屡次表示要收紧对华贸易政策,“非一般的企业家”曹德旺直言,特朗普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

而对于中美贸易即将面临的挑战,曹德旺并不担心:
我只研究美国人需要什么,他需要的东西会不会做。你又需要又不会做,只能去外面买。我做的好,有这个机会就卖给你。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人为什么不会造玻璃?
事实上,美国从前不但能造玻璃,而且造得还很好。曹德旺2014年赴美投资时,就是直接收购了美国玻璃巨头PPG的工厂。
总部位于匹兹堡的PPG创建于1883年,就是做玻璃起家,如今已经是世界领先的涂料和特殊材料公司,涉及工业、交通、消费品、建筑材料和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然而随着前些年全球玻璃行业产能过剩,PPG集团决定剥离这一业务,转型为一家化工企业,福耀玻璃借机接下PPG的资产,获得了进军美国的绝佳跳板。
有趣的是,不仅是福耀,当时不少中国企业都恰恰是在这段玻璃行业的不景气时期做大。
2015年,险资“前海人寿”在二级市场逐步增资持股控股行业龙头“南玻A”;另一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旗滨集团,则是在玻璃行业最困难时期以低成本大举收购玻璃企业,转型成为一家以玻璃制造为主的企业。
或许曹德旺接下去的一段话说出了背后的原因:
因为你不像我中国人可以扎紧裤腰带。你们衬衣不洗了,穿完以后就是扔,我当然做生意卖给你了。

↓现场视频↓

其实不只是在美国,今年福耀还将加大在德国和俄罗斯的海外投资,投资总额达2亿美元。
在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曹德旺表示,福耀2017年度的总投资预算为42亿元(6.1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一将投向海外市场,目的地为德国、美国和俄罗斯。
去年福耀的年度收入合计达166.2亿元,同比增长22.5%;其净利润为31.4亿元,同比增长20.7%;去年福耀的海外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25%。
当然,肯定有人要喷造玻璃没有技术含量了……
简单举两个例子。

雨天行车时,雨水覆盖在汽车玻璃表面形成一层水膜,导致驾驶员视野模糊,影响驾驶安全。福耀集团研发的憎水玻璃,让汽车在雨天行驶时,雨滴可以迅速被风带走,玻璃变得透明。
此外,作为仪表盘信息承载介质的HUD抬头显示玻璃,驾驶员只需保持正常驾驶姿势,就可以在视线前方看到车速、油耗等行车信息。

↑奔驰车上的同类玻璃↑
这样的中国制造,请再给我一打!
本文著作权归观察者网(公众号:guanchacn)以及其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新浪新闻客户端联系。
微博热议——
@克里斯托夫-金(独立经济学家):
曹德旺言之灼灼,高谈赴美建厂是因为美国税负低,还给大量补贴,似乎美国皇恩浩荡,12日晚在清华论坛上,180°拐弯,又说赴美是因为美国人造不出玻璃,说谎不红脸,翻脸不认人,毫无诚信,难道不知康宁(Corning)1851年就生产世上最好的玻璃和陶瓷?
@本宝宝喵喵喵(网友):
加紧对美投资,我们也要剪一剪美国的羊毛,不能只让美国每十年来剪一次我们的羊毛,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秦汉雄风在(自媒体):
支持曹德旺。在中国做大了,走出国门去更大的市场发展,提升中国制造业影响力,是好事。实业才能兴邦。
@不知名儿的草(网友):
根据消费差异和特点,先确定好可靠稳定的消费市场在哪,一举拿下最大竞争对手,为后面做好铺垫,企业的市场之争是在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之下的实力和智慧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