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共享单车盈利还有没有希望?

共享单车盈利还有没有希望?

虎嗅网

关注

摘要:打的仍然是价格战,拼的还是补贴力度,走的还是“老套路”。

此前,认为共享单车靠押金就能实现盈利的人只怕要失望了。 

2月28日,摩拜正式宣布与招行合作,未来双方将在押金监管、支付结算、金融、服务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合作。招商银行将对监管账户内所有资金进行严格审核、监管,确保押金的管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摩拜与用户之间的《用户指南》、《车费与押金》的规定。对押金设立专用账户,保障专款专用。 

根据艾瑞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摩拜在2017年第一周的WAU(周活跃用户)已经达到584.9万人,按照每人缴纳299元押金计算,摩拜单车沉淀的资金额度可达约17.6亿人民币。 而中国经济网在几天前也对于沉淀的押金可能成为“沉淀资金”提出质疑,

在用户一充一退的时间差里,在灰色地带的庞大资金在做什么呢?

水够“深”吗? 

和共享单车需要承担的(生产、运营、维护)成本相比,押金实在没多少钱。 在许多文章中,都将摩拜每人299元、ofo每人99元的押金说成是创业公司的“套路”,并断言其中“水很深”。假如将这笔押金挪作他用,并从中获得利润,它就够花吗? 

简单计算不难发现,按照17.6亿人民币为本金计算,活期储蓄年利息超过500万,而投入理财产品中,年化收益可超过5000万。 

这5000万对共享单车来说,并不算大数额。摩拜从2017年开年至今,除新加坡“国家队”淡马锡对其进行的股权投资之外,已完成2轮超过3亿美金的融资。而传言中,ofo正在进行新一轮1.5亿美金的融资。相较于二者的融资进度来说,5000万人民币似乎并不值得创始人冒险。 

从单车角度看,摩拜与ofo不论从技术、产品还是成本上都在趋同。摩拜从3K左右下降至千元左右,而ofo则从3/400元上升至800元上下。而即便并未公布损坏率和丢失率,但重复投放和维修也是一笔巨大的投入。5000万人民币与共享单车企业需要承担的成本相比,并不算什么。

阿里入局,“价格战”开打

为了争夺用户、抢占市场份额,客单价五毛、一块的共享单车,竟然也猝不及防地打响了价格战。 

首先,ofo在2月18日至2月19日推出了免费骑行的活动,而摩拜随后就在第二天同样宣布不限次数的免费骑行。随后,ofo推出冲返100%的活动。而就在今天,我也同样收到了摩拜的优惠信息,在账户中储值100元,即可得210元的活动。按照半小时0.5元,单次出行半小时计算,210元可使用420次,加上各种免费活动,充值100元使用1年单车绰绰有余。 

而就在今天,阿里也宣布加入这场战争。蚂蚁金服于今天宣布参与永安行的A轮融资。尽管永安行并未透露具体融资金额,但创始人孙继胜透露,本轮融资金额在同类共享单车企业当中是最高的。并且,蚂蚁金服方面表示,二者将合作推出“免押金骑车”服务,芝麻信用分数超过600即可通过支付宝免押金骑行。 

众多竞争者入局共享单车,打的仍然是价格战,拼的还是补贴力度。由于目标用户完全一致,只能不断压缩收入空间,让利于用户。致力创新的共享单车走回了“老套路”。 

而盈利的那一天,离这个赛道越来越远了。

本文著作权归虎嗅网及作者常芳菲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延伸阅读

胡玮炜回应摩拜单车押金质疑

“摩拜单车押金的账户一直是独立的,被监管的。”

查看详情

微博热议——

@五岳散人(时评人):

有些媒体纯他妈没事找事。共享单车押金用途关你鸟事?那是正当商业行为。你们要真的有胆子或者闲得蛋疼,怎么不去追问一下公交卡押金的下落、用途,以及获利去了哪里?

@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医生):

昨晚我退了摩拜单车押金,也就几分钟,退回了微信。倒是之前充值的20元,没法退。公交卡不记名无法挂失,丢了就歇菜,这笔资金沉淀才是大问题。

@来去之间(微博CEO):

ofo在校园里做的时候单车不是3个月回本么?而且这业务是有押金的,一个用户进来就先预付了几百次的使用费……

@hyde_cool(微博网友):

有一个自行车工厂,几十万辆车卖不出去,大量裁员,面临倒闭。有一个高人指点,车干脆不要了,都扔街上,装个手机App,安装密码锁,转型共享单车,每辆车押金299,很快就圈了20亿,市值几十亿美金。

@马走日-CCA技术分析(微博网友):

共享单车赚的不是骑行的钱,而是用户量。每个用户299押金,但是不一定每个用户平均下来一辆车,除去单车成本和运营成本,其实还有很大的可以操作的利润空间,这个东西各个共享单车公司肯定有自己的算法的。

@新财富杂志:

除了用户的使用问题,还有人质疑摩拜单车“盈利问题没解决,是一种创业套路,通过炒作、骗风投”。对于这类问题,胡玮炜表现的非常从容:商业模式不一定非要找,不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只要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就可以。如果我不去做的话,我会很难受。创业的路上,最大的竞争对手永远都是自己。就算这次失败了,那也是一项公益。

@极客世杰(程序员):

从天津回来的路上一直在想摩拜单车,ofo的盈利模式,前几天一直想不明白,突然想到京东,再回来一想突然明白了,这是个巨大的红海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