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的周星驰,还英俊吗?

新浪热点
摘要:《西游伏妖篇》没有那么好,但周星驰西游世界的精神内核,并没有多少变化。
有心人大约会记得,作为演员的周星驰留在大荧幕上最后一句经典台词是2008年的《长江七号》,满是周氏的戏谑和无厘头:我觉得我好英俊。
那一年,周星驰46岁,白发乍现。人们在《长江七号》里看不到尹天仇、零零发、至尊宝、唐伯虎或是阿星的影子——那些一定程度上只能是周星驰去演绎的搞怪的无赖的又打不死的小人物,一面是扑街仔的窘迫邋遢,一面是自欺欺人的意气风发。

心照不宣,莫名心疼,《长江七号》之前的周星驰,就是有这般的观众缘。

电影《长江七号》的截图
大家统一而团结,香港影坛有爱称演员的传统,伟仔、华仔、发哥,最受宠爱的是张国荣,荣少。
而早年从影并非一帆风顺的周星驰在自己不到30岁的时候就在影迷的拥戴中有了星爷的称谓,其中膜拜,自不必多言。
然而《长江七号》开启了周星驰的评论两极时代,喜欢的继续喜欢,不喜欢的甩一句“星爷老矣”,经历了《西游降魔篇》和《美人鱼》的消耗,到了这次的《西游伏妖篇》,舆论开始反弹,豆瓣最高票的短评这么写:周星驰徐克,你们缺钱直接给大家个支付宝就行了。真不用这样。
被拥戴,被刻薄,你心目中的周星驰,还英俊吗?
1
挺尴尬的一个事情是,一部西游记,确实撑起了华语电影的半壁江山,排除《大闹天竺》这种打着西游声势的擦边球,豆瓣里光名字里带“西游记”的影视作品有105部,比另外三大名著加起来还多。
西游记架构起来的世界观分为两派,一派是1986央视版的《西游记》,那里面被脸谱化的师徒四人和有名有姓的妖魔鬼怪们,是根植在几代人心目中难以撼动的经典,从某种程度上说,借着80年代电视机的普及,以及而后3000多遍经久不衰的重播,它的影响远超吴承恩的《西游记》原著。

在这一重世界里面,孙悟空是无所不能的齐天大圣,唐僧慈眉善目,八戒憨态可掬,沙师弟只会说“师父被妖怪抓走啦”,一台摄像机走了全国26个省份、中间屡屡被央视中断资金的老一辈的电视工作者,为人们构建的是一个简单干净的二元世界,简单到什么地步呢?一直到许多年后,我们回想起那些妖魔鬼怪,竟能生出可爱和怜惜的感觉来。
另一派则是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系列,它的壳子是无厘头的、闹腾的、打破一切规则和传统,但底子却是彻骨的悲伤和无奈,至尊宝你怎么选,要不戴上紧箍咒,放下一切,西行取经。要么眼睁睁地看着紫霞死去。

哪里是什么盖世英雄,齐天大圣,最后城墙上那句“他好像条狗啊”已经被传颂了千万遍,流连于这个世界的信徒们在至尊宝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倒影,周星驰的西游一点儿都不美好,就是硬邦邦血淋淋的现实,再怎么神采飞扬的无忧无虑的至尊宝,都会变成一条狗,再怎么风华绝代春三十娘,最后还得委身那么丑的二当家,爱的死去活来的紫霞和白晶晶还不是都不得善终。
那年英俊到不行的周星驰,借着西游的名头推给我们的是一个无比残酷的逻辑——生而为人,就是来人间受苦的。
2
没什么孰优孰劣,86版《西游记》是孩子世界里永不熄灭的英雄梦想,《大话西游》则是遍尝生活困苦之后心领神会的成人寓言。
一定程度上,周星驰在华语影坛的地位正是由对这份世界观的挖掘和巩固而奠定的。好的喜剧,都有个悲伤的核儿。
《西游伏妖篇》让人失望的地方恰恰在于,热闹是热闹了,但是那个“核儿”的打磨确实太过粗粝潦草,这才让一众粉丝感到陌生和失望。

电影《西游伏妖篇》剧照
大约是走进电影院前看了不少朋友圈传来的差评,看完《西游伏妖篇》,倒是觉得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烂,它当然算不上一部多么出彩的电影,但也绝没有一路营销号和带路党说得那么不堪。
真说圈钱坑观众,朋友你看了《长城》和《摆渡人》了吗?
86版和《大话西游》是两极,一个貌合神不合,一个神合貌不合。关于《西游记》,还有一股一直被忽略的力量,就是吴承恩老爷子的原著党,取材于民间传说的西游记成于明代,但故事源头可以一直追溯到元朝。
中国人的世界习惯忍受,生存逻辑历来是“去他妈的,活下去就好”,在86版《西游记》和《大话西游》出现之前的千百年里,孙悟空在老百姓的世界里就是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异类,除了后人熟知的厉害,他还有藐视一切规则礼法的傲慢,有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执着,他的英雄色彩并不在于战斗值,而是对于自由的渴望和一切不合心意之事的反抗。
在一个提倡逆来顺受的国度里面,反抗精神自有他的宝贵。我们爱孙悟空,我们爱周星驰,说到底是,即使知道一切反抗会失败,结局是悲剧,但老子还是这么干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的《西游伏妖篇》收获了不少原著党的认可,在吴承恩的西游里,悟空有乖戾暴躁的一面,佛心和神性是随着取经路一点点凸显的,而唐三藏,迷恋“御弟哥哥”的朋友,可以找来原著看一下,你的世界大约会崩塌的。
3
《西游伏妖篇》最大的惊喜是长长的字幕放映完毕,周星驰和徐老怪化身清洁工——9年之后,周星驰以这样的方式在大荧幕上露了一把脸。
红衣黑帽,灰白相间的头发成了标配,他拿着喇叭喊:不是大片,所以没彩蛋。如果是大片,怎么会没彩蛋呢。后边紧跟着一个周星驰标志性的笑,然后黑屏,灯亮。两个老顽童的西游幻梦完毕,一如既往,喜欢的继续喜欢,不喜欢的:我靠,这回是什么鬼?!

从外在而言,周星驰确实没有那么英俊了,“星爷老矣”成了既定事实,借着吴亦凡的嘴巴,《西游伏妖篇》让人最为触动的是那句“而我只是一个凡人”。
而周星驰也只是一个凡人。
很多人讥笑他贩卖情怀,相比于《大话西游》,《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的角色设定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雷打不变的是《小刀会》和《一生所爱》的配乐,熟悉的旋律响起,悟空出场时还是大英雄的样子,一生所爱在白云外,还是戏里戏外解不开的悲哀。
不买账的,觉得周星驰堕落成了凉油炒冷饭的精明商人,对嘛,《一生所爱》放在《大话西游》里是紫霞和至尊宝逃不开的宿命,《西游降魔篇》里是多少往事在心头、“我一直运气不好,我还有机会吗?”的怆然。
但到了《西游伏妖篇》再用,大约是故事线被特效压得太过孱弱,说得刻薄一点儿,演员们的表演都不大配得上这个歌儿了。
但是被广泛质疑的演员阵容,对国产电影目前的操行稍有了解的朋友,大约都能懂这并非周星驰能全权决定的事。

林允在《西游伏妖篇》中饰演小善。
观众缘这东西有时候根本没道理可讲,吴亦凡全程掉线的演技白瞎了那些好像只有周星驰能诠释的台词,林允比《美人鱼》时期进步了不止一点,但是再怎么卖力,好像跟紫霞也差了一万个舒淇那么多。
可不管外界买不买账,是感动或是讥讽,周星驰就是死活不肯换掉配乐,心疼他的,给这份坚持意淫出来一个分外忧伤的动因:紫霞留在他心里的那一滴泪,他始终是忘不掉的。
4
周星驰的偶像有两个,李小龙和孙悟空,此外他还是个漫画迷,热衷《多啦a梦》等卡通片,对不善言辞的周星驰来讲,这些爱好支撑着他走过困窘和算不得开心的童年,也多少投射着他不善于向外人表达的内心。
所以他的电影里,永远有儿童视野里的大英雄,有儿时的漫画书和棒棒糖,《西游伏妖篇》被骂惨了的比丘国一段,马戏和气球,机器化的红孩儿,从场景上来说,周星驰和徐老怪联起手来,造了那么一场童年的梦,成人看到这里,多了逻辑推理,多了权衡计算,多了莫名其妙和为什么。

唐僧初到比丘国
倒是看电影时旁边一直咋咋唬唬的小朋友看到这里,奶声奶气地跟一旁的大人喊:妈妈,这个王国好漂亮啊。
从《长江七号》开始,围绕着周星驰,关于“星爷变了吗”的争论就不绝于耳,但是如果真的是一路认真看周星驰电影下来的观众,既不会对这个句子有什么疑问——他也许会力不从心、会江郎才尽,但这个人真的没什么变化——也不会是那种轻易被“我们欠星爷一张电影票”的营销套路忽悠的人,谁也不欠谁的,周星驰拍他的电影,爱看就看,不爱看骂骂也没什么,多简单的事情。
关于周星驰,他的孤独,他的不近人情,结交不下朋友,错过一生所爱,电影世界之外,你很难去说周星驰有多么成功。
这或许是一切真正在喜剧上有所建树的人的宿命,制造了无数快乐,自己却无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搞怪无厘头,极尽搞笑之能事,人们拍着腿笑到肚子抽筋,他们的眼神却是疏离和孤独的。
《西游伏妖篇》没有安排路演,在前期采访中,有记者问到“江郎才尽”的话题,周星驰回答得很坦荡,是啊,就是江郎才尽了,但是没办法,还是喜欢拍电影。

周星驰与徐克
是,这次的《西游伏妖篇》没有那么好,但抛开网上那些人云亦云的口水,理清暗含的逻辑线,周星驰西游世界的精神内核,并没有多少变化。
他为什么不换掉《一生所爱》,因为一切早注定了:苦海,翻起爱恨,在世间,难逃避命运。相比于86版《西游记》无所不能的齐天大圣,自己确实更偏爱周星驰建构的西游世界。
英雄当然是好的,但如果大圣和圣僧都是凡人,我们在人间的一切贪婪软弱妥协投降,不就都变得不那么难接受了么?

周星驰版《你不是真正的快乐》
本文著作权归每日人物(公众号ID:meirirenwu)及作者矮木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网友热议——
@ 思想聚焦 (网络编辑):
很多人说,周星驰变了,周星驰的电影越拍越烂了,我却觉得,能读懂他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星爷从来都不会辩驳什么,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孤独吧。
@苏芩 (作家):
周星驰电影里的孙悟空乖戾,敏感、蛮横、凶残、单纯,再掺杂着淡淡的忧伤,这像星爷本身的反照,才干者狂妄,“你们恨我可又干不掉我”!我那么喜欢周星驰,他老是讥笑着跟你讲一个悲剧故事,于是我们笑着笑着就哭了……这多像我们终将归于寂灭的生命。
@杜子建 (自媒体):
他如今的票房,其实都是观众为他的历史成就买单。观众们内心深处更多的是在向《喜剧之王》、《大话西游》、《唐伯虎》、《苏乞儿》致敬,买的是一种怀旧。他如今的电影水平并不比他的往日成就高。
@唧唧(微博网友):
我觉得有时候不需要去看影评,或许不会带着偏见去看电影,少点人云亦云少点厚古薄今。我们都知道,大话西游出来的时候投资方亏观众也不喜欢,现在不也成了文青必看五十部吗?
@唱点反调呢(微博网友):
这个电影不是预期中的周星驰那种电影,没那么搞笑,也没那么煽情,也不是预料中那种西游,可能很多人的差评就是因为这种不符合预期。但我还是觉得挺好看的,蛮符合我的预期,讲众生相,讲修行,虽然苦难,却又好玩,我觉得很好,甚至是少见的牛掰~
@南方姑娘(微博网友):
星爷永远在我心里,不管他现在拍了哪些观众不喜欢的电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星爷的电影创造了一个新的电影世界,星爷拍过的那些电影,看的时候可能觉得好笑,但其实都说到了心里,都感人至深。喜欢星爷的电影,会一直看着他的电影走下去。
@2yh_(微博网友):
周不能在最功成名就的时候隐退吗?不是不能,是不愿意、是真爱电影而已。
@鱼小小(微博网友):
年少时并不喜欢看周星驰电影,觉得太吵闹了。等年纪大了,看到了喜剧里的悲剧内核,反而被深深打动。怜悯他,又好像在怜悯自己。又或者,是自己骨子里的悲观主义被戳穿了吧。
延伸阅读
周星驰:哪有人欠我电影票,是我欠观众的
周星驰表示,“哪有人欠我电影票,但是你说我欠观众的,我常常有这个感觉,还欠挺多的。”
周星驰回应吐槽:我就是偏爱如来神掌
《西游伏妖篇》受到颇多质疑。几位主创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也针对网上热议的几大争议话题进行了答疑,畅谈了影片台前幕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