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特朗普

特朗普"反移民新政"可怕在哪?

新浪热点

关注

摘要:“未来不知会发生什么”所造成的恐惧,远大于“移民新政”本身。

当地时间1月27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以“带有恐怖威胁嫌疑”“可能危及美国国家安全”为由,宣布暂时禁止来自索马里、利比亚、叙利亚、伊朗、伊拉克、也门和苏丹等7个穆斯林国家的公民和难民入境。即便这些人已通过合法渠道获得美国签证、拥有美国绿卡,照样“拒入没商量”。

特朗普移民新政引争议:受限七国纷纷强烈回击

对于这项措施,人们冠以各种名目,如“签证新规”“禁穆令”等,但更多人称之为“反移民新政”,并认为此举将开一个“坏头”,导致更多偏激的反移民及难民措施出台。

如果仅看“1.27” 禁令,其实并不能得出“反移民”的结论。问题在于,这只是一系列“新政”中的一环。

去年11月13日,特朗普就在接受CBS采访时重申“禁止穆斯林入境”的竞选承诺,不久后更强调“就职后至少驱逐200万非法移民”的保证。1月25日,特朗普上任后第五天,他在签署“修墙令”的同一天宣布,不再对收留非法移民的州和城市提供联邦资金,并加强移民管理机构执法力量。

人们原先以为,禁令只会涉及申请或将来可能申请入美签证、美国绿卡的相关国家公民,结果却连已通过合法渠道获得签证甚至绿卡者也不能入境,持这类签证和绿卡在美国境内合法学习、生活和工作者也要“立即走人”,甚至上述国籍的民航雇员(哪怕雇主是美国公司)也将难以合法在美国机场落地、休息。

这不仅是鸡飞狗跳,简直是要天下大乱了。

延伸阅读

特朗普“移民新政” 华人需要担忧吗?

美国的移民问题主要涉及到三大类移民:合法移民、非法移民、难民。目前看来,特朗普对后两类影响会更大。

查看详情

尽管像其它领域“新政”一样,特朗普随后不断对其“移民新政”(姑且不称之为“反移民新政”比较好)修修补补、涂涂改改,以应付各方的责难;2月1日,特朗普更亲自上推特表示“争论这是否叫做禁令并无意义,我们的目的只是不让怀有坏心的坏人进入美国”,但反对声仍然越来越高涨。

我们看到,抨击特朗普“新政”的不仅有宗教人士、人权团体之类“在野派”,也有司法界、企业界、政坛的知名人士。

这份名单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奥朗德、加拿大总理杜鲁多等一直对特朗普印象不佳的外国元首,以及谷歌CEO皮查伊、推特CEO多西等常常对特朗普啧有烦言的美国企业家,甚至包括特朗普就职后首位访美的外国领导人英国首相梅,以及曾是其经济顾问团队一员的优步联合创始人卡拉尼克,还有像共和党知名保守派麦凯恩、格雷厄姆等一直支持他或至少不怎么反对他的人。

大家到底在担心什么?

首先,特朗普上任至今不过十多天,就已经“近乎与全世界开战”。

为维护“新政”,特朗普接连开除代理司法部长耶茨和代理移民及海关执法局长拉格斯代尔。威胁抗议外交官“不干走人”,更表明他“执行决心”之大。人们不免担心,“这一切很可能才刚刚开始”,担心“新政”未来将波及更多族裔和人群。这样的话,不仅移民美国的渠道会“收窄”,甚至未来想去美国“走走看看”,都要看这位大总统的脸色。

其次,短短十多天里,奥巴马苦心经营8年的内政外交遗产,包括TPP、能源新政、全民医保、移民及难民政策……逐一被特朗普“打翻在地”,且动作刚猛,浑不顾忌碎片是否会伤及其它,而包括对外交官、公务员等专才的人事清洗,也带有明显“党同伐异”色彩。

这也让许多人担心,自己即便未能在奥巴马时代沾光,也一样要为“去奥巴马化”陪绑。

第三,特朗普对搭建内阁班子、充实内阁行政人员团队显得漫不经心。虽说至今连国务卿都未能正式上任,特朗普却早早配齐了白宫幕僚的30人“小团体”,这其中有他自己的女婿、死党,以及“死党的死党”。

这些人一方面惟特朗普马首是瞻,不停为特朗普“救火腻缝”,另一方面越过内阁、国会,对美国大政方针施加极大影响。

如最受信任的首席幕僚斯蒂芬·班农,日前打破惯例出席国家安全委员会并发言,本身已饱受质疑和责难,如今的“移民新政”,让更多人质疑其在当中所扮演的角色。要知道,斯蒂芬·班农曾在美国工程学校咆哮“这里充斥南亚人和东亚人”,大骂硅谷CEO中20%是亚裔,“这里还是不是美国的心脏”。

当然,班农等幕僚或许只是特朗普的“背锅侠”,问题在于“小团体操作”让一切充满着不可预测性。有的阁员已经抱怨,“很多争议性决策我们事先都完全不知道,全是总统和幕僚们商量着办的”。

很显然,“未来不知会发生什么”“不知发生的事是怎么决策的”,其所造成的恐惧,会远大于“移民新政”或其它什么新政本身。

第四,大到TPP和《气候变化协定》,小到签证、绿卡,其性质都是美国政府所签署的契约与作出的承诺。在短短十多天内,特朗普废除、改变这些承诺,以及在遭遇重大阻力后的反复涂改,等于向外界透露出“新一届美国政府并不重视自己承诺”的信号,这自然会造成更严重的恐慌。

至于“新政”未必能“防范恐怖威胁入境”,则反倒是“次要问题”了。实际上,自“9·11”事件以来,几乎所有美国本土恐怖袭击事件的策划者、实施者,即便按照“新政”仍可畅通无阻出入美国。

从目前“新政”的内容看,对大中华地区的访问者、留学生和移民影响相对不大,但鉴于“特朗普风格的不可预见性”,倘若未来出现如传闻所言“重新调整移民标准”之类的“新新政”,华人也一样可能是受害者。

但更大的受害者却可能是美国自己。

正如英国《独立报》文章所言,美国和美国社会是开放的移民政策的最大受益者,移民甚至难民及其后裔为美国带来更多宝贵的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世界各地的人才曾坚信“只要个人努力、有才能,在美国就会获得最充分的施展机会”,如今“新政”却正在不断暗示他们“进来前先看看你的族裔”。

或许该文章所言“拭目以待,看着美国未来所可能遭受的、对本国国民经济最严重的伤害”失之夸张,但对“一只没落地靴子”的恐惧,的确可能造成叵测后果。

本文著作权归冰川思想库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微博热议——

@这里是美国(海外资讯博主):

近日,在一场抗议特朗普移民新政的集会活动中,一位美国移民怼道:你(特朗普)的三任妻子里面有两个人是美国移民。这难道还不足以再次证明美国人民需要外来移民去干大部分本土美国人不愿意干的事情吗?

@评论员李铁(评论人):

我不觉得特朗普的移民新政有什么问题。在赴美签证上,中国护照和法国护照一样吗?签证一直都是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对待,何况移民!这与平等、人权毛关系!天天在那骂特朗普的散装知识分子,你们先把美国的共和精神搞清楚。道听途说了点哈耶克,学了三板斧就以为知道了自由民主? 

@曹景行(媒体人):

特朗普“十日新政”,已逼得民主党无路可退。奥巴马打破前任不批评后任的禁忌,代理司法部长公开抗命,都是两党全线对抗的信号。下一步必然围绕最高法院大法官任命来一场恶斗,如果任命通过,将是特朗普的重大胜利,今后会更加强硬。挟一半民意的支持号令天下,特朗普对内就是要用他的意志驯服共和党,更要把民主党自由派整得永难翻身,未来美国政坛或将屍横遍野!

@文茜小妹大(媒体人):

其实 iPhone 接近 70% 的利润已经留在美国国内,所谓在中国组装只占了利润 1.8%。特朗普叫工厂回美国,哪怕特朗普发现 iPhone 全球销售量下滑,对美国经济反而没有好处,损人不利己。或许他可以理解自己的政策是不对的,但有些事还是不能改变的,因为他对美囯劳工就业承诺,是他最重要的权力基础。

@王冉(投资人):

去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时候,很多在美国的华人支持特朗普以及他的砌墙政策,因为他们觉得特朗普把别的族裔的人挡在外边,自己以及自己的子女就可能获得更多的机会。没想到特朗普上台不足一个月,一道移民禁令已经让他们自己感到风雨欲来,噤若寒蝉。

这是相当多的中国人最可悲的地方。他们心中只有得失观,没有价值观;他们眼里只有利益,没有是非;他们手里只有一把度量短期盈亏的尺子,却没有一枚通向远方的指南针。

老虎没咬到他的时候,他就说你素质太低不该翻墙招惹老虎,万一老虎真的咬到他的家人了,他又会转身去告动物园没有尽责。

当社会不公发生的时候(譬如不可描述的某人大毕业生被打致死事件),他会觉得这跟自己毫无干系,甚至还会指责寻求司法公正的人居心叵测。他们相信--虽然很盲目--这样的事永远不会落到自己头上。

是什么让中国人变成今天这样?又是谁最希望中国人都变成这样?这个问题只宜思考,不宜讨论,否则就会不可描述。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些遇事没有基本价值准则只计算局部得失的人,在一个丛林社会里一定会活得很辛苦,因为他需要不停地变换姿势,露出或挪开自己完美的菊花。

加载中...